地方

可不劳而获谁要做工?
滥同情养出更多乞丐

流浪者走上街道乞讨,期盼红绿灯前停下的驾驶者或乘客能够给予“帮助”,但其行为影响道路安全。

(怡保10日讯)古往今来,贫者为讨钱糊口,皆寻找人流多、善者多处兜售或行乞,但随着经济欠佳,贫穷人数增多,“善心蛋糕”已不足瓜分,令他们设法“创新”求生路。

新兴讨钱的手法千变万化,无疑离不开关键词“同情心”,运用他人恻隐之心获取财富,但到底哪一些方法值得帮助?哪一些方法应该遭到取缔?



怡保市区为何乞丐四起?慈善组织代表直言,怡保市民及游客过度同情心,“宠”出贫者不劳而获的懒人心理,市民及游客应反思及衡量该不该给钱。

“怡保商家四处征聘零工,人力空缺甚多,只要贫者愿意,除获取福利部每月300令吉辅助金,加上零工收入每日30令吉或以上,就足以生活,但若他们选择不务正业,不值得我们帮助。”

《南洋商报》记者针对怡保市长拿督占比曼日前称外地乞丐入驻怡保市行乞事件,向怡保慈善组织代表咨询看法,得出讨钱的贫者分为许多类型,但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该被“同情”。

首选帮助残疾人士

受访者归纳,若给他们选择,首选帮助残疾人士,接下来为无人抚养的贫老,但后者不应只伸手要钱,该作出相应的回馈,如物物交换,才比较合理。



“向市民或游客兜售商品或纸巾,虽有部分应用同情心理,但他们自力更生,比行乞者要有尊严,交易是自由市场,市民可自行判断帮不帮,以及怎样帮。”

受访者强调,浑水摸鱼、有组织性行乞、不愿意工作者,甚至是吸毒分子,就不应该帮助。

乞讨行为影响市容,受访者也不支持乞讨者采用不良方式讨钱,如“看车童”直截了当地要钱,以及在红绿灯处向停下的车子行乞。

看车童主要集中在食客密集区,而路口乞讨行为近期逐渐在怡保市内多处出现,包括张伯伦路与波士打律路口,美丹杰路口及江沙路一带。

政府警方应联合取缔

此外,流浪者或贫者为拾荒,收取有价值的循环品,将其他垃圾弄得散落满地,该举止令户主感到无奈。

不过,要解决不良行乞行为,受访者认为,政府、福利部、警方、地方政府需联合取缔,尤其是不可让贫者跨州行乞。

陈福贤(新希望社会关怀协会主席):不愿受老人院管制

退休老人无人养,没有工作只好走到街上讨吃,我们虽有建议让老人院收留他们,但他们不愿受管制,喜欢自由流浪的生活,因而不接受我们的帮助。

我相信他们不愿意当乞丐讨钱,但为了生活逼不得已,不过,有的“兼职”者,只在九皇爷诞、观音诞等日子才会抛头露面,聚在一起领取“甜头”。

对于那些走上公路乞讨者,他们可能想要“创新”,但我们不鼓励驾驶者给钱他们,以免他们养成了惯性,不仅危害道路安全,更扰乱交通秩序。

乞丐是没办法根除的,他们能讨则讨,不可讨则偷。年轻人需尽责照顾父母,以及政府通过长期良好的教育制度与扶助机制,才能尽可能减少乞丐人数。

梁志宗(怡保中华狮子会创会会长):政府提供周全福利

我国政府所提供的福利周全,贫者可向福利部申请援助,而残疾者也有收容中心供免费食宿,也有手艺工作可赚钱,但得看相关人士的意愿。

怡保有许多慈善组织提供膳食,基本上可解决温饱问题,若他们愿意做一点零工,就能够维持生活,当然许多乞丐是想到伸手讨钱更为轻松,才不愿求职。

乞丐当道会必然会影响市容,但不务正业或吸毒者若讨不到金钱,将会干案爆窃,而怡保的跳蚤市场更是销售赃物的最佳场所,二手物品以低价卖给外劳群体。

政府在取缔乞丐的课题上,需对症下药,比如吸毒乞丐,应由警方肃毒组及国家反毒机构将之逮捕送入戒毒所,而残疾贫老则由福利部送入收容所,不过当局要严厉执行才有效改善问题。

另外,有些人拿自己种植的蔬果来卖,虽然他们没有申请小贩执照,偶尔摆摊,至少他们有尊严,肯自力更生,我愿意协助这类贫弱群。

张国荣(怡保爱心之友主席):乞讨比做工更多钱

怡保人富有同情心“宠坏”了乞丐,即便慈善组织协助改善生活,他们宁可在上街乞讨,也不愿付出多一些劳力换取血汗钱。

曾接触一个个案,事主因少了一条腿,无法像平常人工作,当时我们筹钱为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让他能够回收循环资源,但由于回收工作耗费时间与体力,获取的收入却低于乞讨,他最终走回乞讨路。

乞丐太多有损怡保形象,改善乞讨风气福利局需主动出击,协助解决生活问题,毕竟300令吉援助金并不能足够贫者生活,若乞丐不是本地居民,警方就应该采取行动逮捕归案。

相对直接掏钱者,选择兜售纸巾、零食的老人较能够被接受,尽管他们也是应用市民的同情心,但至少他们有付出劳力及交换物品。

不能接受的是,乞丐走上街道行乞,我相信他们是从贫穷国家学来的,这样会吓到驾驶者,此外利用年龄因素同情心,让小孩售卖商品的方式也不行,那会让下一代的生活思维方式走偏。

 

 
 

 

反应

 

大千

美国“最帅乞丐”爆红! 拒当模特儿行乞“够简单”

(纽约30日讯)美国加州一名自称“职业乞丐”的男子因外貌俊朗而在短影音平台“TikTok”走红,引起网友热烈讨论。他在棕榈泉街头举牌乞讨的画面点阅超过50万次,不少网友称赞他“帅到可以当模特儿”,甚至有人留言“明天就想嫁给他”。尽管网络声量高涨,他强调自己无意从事演艺或模特儿工作,对现况已感满足。

根据英媒《每日邮报》报道,男子名叫布莱德·洛夫(Brad Love),自称是“职业乞丐”,主要靠在美国加州街头向路人乞讨赚取生活费。他去年开始在TikTok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目前粉丝已突破2万人,并在个人简介中标示金融服务平台“CashApp”帐号供人捐款。他也在上个月开设社媒“Instagram”帐号,目前约有600多名追踪者。

近日,洛夫在棕榈泉街头拿着纸板乞讨的影片爆红,他面带微笑向驾驶招手,画面中阳光洒落在他身上,引来大量关注。影片上线仅4天便突破50万次观看,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称赞其外貌。

有人写道“这人应该去拍Ralph Lauren广告”,也有女性网友开玩笑说“我们的婚礼明天下午3点举行”。

尽管网友鼓吹他转战模特儿或演艺圈,洛夫则公开表示毫无兴趣。他在Instagram和TikTok强调:“我是一名职业乞丐,不想当模特儿,也不想工作。”

他坦言,自己曾是护理师,但认为街头乞讨“简单得多”,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

根据洛夫过往分享,他曾一天赚进100美元(约431令吉),另一天约60美元(约259令吉)。不过他也坦承,走红后反而影响了他的“生意”。因为曝光度太高,警方已禁止他在原本的乞讨地点出现,甚至让他觉得形象受损。

据美国加州法律事务所“Shouse”资料指出,乞讨属于受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但若行为带有强迫性或侵犯他人空间,仍可能违法。

目前洛夫尚未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