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遭骂干X娘
法院认证一句可能要赔…

(台北13日讯)在台湾,用粗口骂人,分分钟要赔钱,而且不少脏话字句已经获得台湾法院认证,先前有网友整理“台湾骂人价目表”,列举20项法院认证的判赔脏话字句!
据台湾《苹果日报》,新北市芦洲区一名许姓男驾驶,今凌晨1时许无照开着自小客车在永安大桥擦撞护栏后翻车,车上共5人轻伤送医。
不料记者到场采访时竟被另两辆同行友人阻扰拍摄甚至作势攻击,幸一旁警消即时阻止,避免纷争扩大。
警方调查,许男(21岁)并非因酒驾等因素被吊销驾照,而是一直未考照,凌晨也非为酒后驾车,也将在3个月内对许男开出6000元(约877令吉)的无照驾驶红单,而详细事发经过仍会调阅画面厘清。
另外许男友人对记者出言辱骂部分,已构成公然侮辱罪嫌,可处拘役或300元(约43令吉)以下罚金。
先前有网友整理“台湾骂人价目表”,列举20项法院认证的判赔脏话字句,今凌晨记者遭辱骂“干X娘”,依据法院认证的价目表可能会被判赔8万元(约1.17万令吉),不过目前该名记者尚未提出告诉。
无声的教诲/宇淮
文|宇淮
朋友最近向我诉说了一件让他耿耿于怀的事。他来新加坡工作已有一年多,期间搬过一次家,两次都与屋主同住。
虽未遇上古怪的房东,但他却经历了一件更为匪夷所思的事情——房东的孩子,竟用脏话痛骂自己的母亲。我听着不禁愕然,而朋友继续向我娓娓道来。他说那孩子不过小学三年级,却日日沉迷于电子游戏之中。
纵使隔着两道房门,依然可以时常听见他大声咒骂游戏里的其他玩家。有时技不如人输掉游戏,那一连串的粗话更是犹如洪水决堤般倾泻,各类语言都不落下。朋友虽对这噪音颇有不满,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次次忍了下来。
房东其实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孩子的行为。听到孩子高声喧嚷,她偶尔会走出来喝止几句,但更多时候是视而不见。孩子今天会如此不懂分寸,这其中多少有她的纵容。直到某天,那孩子又输了游戏,情绪失控下开始咆哮,声响大得让整个房子都在振动。
房东终于忍无可忍,走出房间呵斥了几句,未曾想换来的竟是孩子的恶语相向,骂完后还重重地摔门锁上。

养不教谁之过。但无论如何粗暴动暴都不应该。当戒!(取自Pixabay)
自幼父母注重言行
朋友说他当时人在房间里,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喘,而我在听他转述时,也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对母亲爆粗,这实在让我无法想象。
我的家教虽不算严苛,但父母自幼对我们的言行就相当注重:用餐时必须礼貌称呼长辈;见到师长必须鞠躬行礼……都说言传不如身教,即便偶有情绪,我也从未从父母口中听过半句粗鄙之语。今日我尚能秉持着些许教养,还得归功于父母这些无声的教诲。
后来中学我加入了廿四节令鼓队,粗话更是被视为大忌,凡有冒犯者,皆要为每个字付出500下俯卧撑的代价。尽管从未想过要说,但这无疑是一种严格的警戒,彻底断绝了我那一丁点的痞气,让我立志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
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了解到粗话在不同的语境下亦有不同的意味——它有时不过是朋友之间的玩笑;有时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人在现实压力下一种无奈的出口。我当然不会一味地谴责它们的存在,毕竟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但对母亲口出恶言,始终是我无法容忍的底线。
虚拟世界影响行为
可在我冷静细想后,或许还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孩子身上,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必然是多方共同导致的。我不由得感叹,如今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工作忙碌,便将手机丢给孩子,以图换得片刻清闲,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害了他们。
现今许多孩子过早接触到虚拟世界的乌烟瘴气,以为隔着一片荧幕就可以肆意攻击谩骂对方。这种观念一旦成型,他们也就难再对人有基本的尊重。
即便后来回到现实世界,他们也早已习惯出口成脏,同时也显得更为自我、不懂得体恤他人。
朋友对此深表赞同,不经意说出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听着这番话,我的思绪不知怎的飘回到了那个小小的房间。
那时的我站在父母的床脚,而父母倚靠在床头,静静地听我背诵刚学会的故事——彼时的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五光十色的电子游戏,但我比任何人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