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独家】骗徒骇面书索电话号码“求助”
回短讯中招代付网购费

不法分子骇入面子书后,冒充户主向友人索取电话,以及之后要求密码。

(槟城21日讯)就只回复一个短讯而已,你随时替不知名人士缴付网购费用!

继早前我国出现多起神秘电话行骗后,如今再有跨国不法分子以“先骇入面子书,再索取电话号码,复要求传送密码”3步骤方式,让受害者一时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代为缴付Codashop网购费。



槟城一夜百人中招

其中,槟城就有上百人在一夜之间因为这些短讯被硬生生地“坑”了近百令吉,换言之,不法分子在短短一个晚上骗走了上万令吉。

其中一名受害者峇央峇鲁区地方闻人陈来庭指出,自己的面子书被不明人士骇入,然后冒充他向亲友索取电话号码再求助,若收到短讯后将短讯上呈现的密码,通过面子书传过来;许多人不疑由他地传过去,结果不久后接获电讯公司短讯,指自己被征收了95令吉不等的费用。

事件发生在周五晚,而陈来庭透露,当亲友过后联络他,才发现中了圈套。

“我真的很不好意思,我也是过后才知道面子书被骇入,很多人因为我而莫名被征收钱。”



他也说,据了解,目前有上百人“中招”。

陈来庭知悉面子书被骇入,立即通过友人查询,并向面子书管理员反映,结果发现其面子书的操盘地点竟然在印尼峇厘岛。

他说,目前还不晓得究竟诈骗集团如何通过电讯公司行骗。

他也透露,中招的友人已经联络电讯公司查询,所得回复是必须等到月底的电话单才知道有关数额究竟有没有被征收。

另外,记者也尝试联络其中一家电讯公司,客服人员仅指出,有关的征收费用可通过邻近的电讯公司商议,看看是否能免除。惟一切依据受害者所能提供的证据,以及陈情双方的过程。

密码通过一组39230的号码传来,更贴心提醒小心诈骗。

提醒防诈贼喊捉贼

以贴心提醒,包装诈财骗局!

据了解,一旦给了骇客电话号码后,你的电话就会收到一则附上4个号码的TAC的密码短讯,其中,里头更表示,只要输入有关密码就等同继续交易。

换言之,这是一种类似信用卡过账的交易。

讽刺的是,短讯内竟然还贴心提醒,嘱咐要小心诈骗,不要将此密码与不知情的单位分享。殊不知,本身才是最大的骗局。

根据受害者表示,有关的短讯是发自一组39230的号码。

之后短讯传来表示一笔费用已经被电讯公司征收。

允第三方支付网购费Codashop便捷反遭利用

根据受害者的手机短讯显示,被征收的费用是拿来缴付Codashop的交易费用。

Codashop是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即在网上购买后,可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如电讯公司过账,即能帮助一些全球虚拟数码产品交易平台完成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越南的收款业务。

不核实买卖双方身分

Codashop的手机支付渠道相当便捷,他们都是通过与当地的东南亚电信运营商直接合作接入。这个过账过程,只需要一个密码,因此买卖双方不会核准彼此的身分,而是以密码和电话账号为准。

受害者就表示,根据面子书记录来看,不排除诈骗者是在印尼峇厘岛购物后,借由他人的电话户头缴付。

据了解,新加坡也曾发生类似事件,其中,尽管代缴过程涉及欺诈,但是由于交易本身没有问题,因此受害者只能自叹倒霉。

案发经过 

1.骇入面子书,冒充面子书主人 2.骇客冒充后,在面子书向朋友要求电话联络 

3.然后,骇客说一旦收到TAC 密码就帮忙传给他 

4.较后,一组39230的号码传来 TAC 密码 

5.若不疑有他照办,那么每一次的转送就会被电讯公司征收95令吉(依据不同电讯公司)

 

 
 

 

反应

 

东盟+

收到诈骗短讯 李显龙给出防诈贴士

(新加坡22日讯)新加坡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表示,他近期收到好几则诈骗手机短讯。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李显龙22日上午在脸书发文,提醒公众警惕发自不明且可疑电邮地址的短讯,当中包括发送者似乎已向新加坡“短讯发送者身分登记系统”(下称SSIR)注册的短讯。

李显龙写道,不少人像他一样,最近收到这些假冒新加坡关税局的短讯,声称他们有包裹遭扣留。他说:“我起初差点儿信以为真,因为这些发短讯者的身分都以字母和数字组合显示,而只有向SSIR注册的发送者才能这么做。”

他说,之所以断定自己收到了诈骗短讯,是因为“新加坡所有政府机构近期统一以gov.sg的发送者身分向公众发送短讯,这则声称来自关税局的短讯,却发自一个不明且可疑电邮地址”。

李显龙写道,他其后从新加坡资讯通讯媒体发展局获悉,SSIR保护的范围只涉及从电讯服务商发出的短讯,而不含盖苹果iMessage、安卓“富通讯服务”(RCS)等短讯应用程式,这让真假短讯混在一起,使人们难以辨识发送者的真实身分。

鉴于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李显龙建议公众可通过3种方法避免上当。第一,不要随便回复发自网上短讯应用程式的不明短讯,除非能确认发送者身分,“发送者可能不是(使用)电话号码,而是电邮地址或其他的字母和数字组合身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真实的”。

第二,若有疑问应直接向有关机构确认真伪;第三,与亲朋好友分享目前流传的诈骗手段,以防他们落入骗局,“时刻保持警惕,共同打击诈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