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芳心
独家报道:苏韵鸰
(吉隆坡8日讯)思灵(SIRIM)技术组成员陈芳心透露,思灵料将在明年4月推出环境、社会与监管(ESG)标准,以作为国内微型及中小企业落实ESG的指南,并预计于明年6月或7月全面落实该标准。
他今日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表示,明年4月宣布ESG标准后,若没有任何反对声浪或要求调整,相信明年6月或7月就会全面落实。
料明年中全面落实
不过,同时也是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的陈芳心认为,政府在落实ESG标准方面,应给予商家至少2年的缓冲期,让商家做好应对急剧转变的情况。
“毕竟国内仍有许多商家还没真正走出疫情的经济创伤,如今还要额外注资投入绿色低碳科技,融资成本过高,随时令企业吃不消。”
他坦言,为了确保大马经济发展在冠病疫情之后的永续性,以及强化供应链的韧性,思灵持续收集业界的意见,以制定推进ESG议程的框架,并鼓励国内微型和中小企业转用绿色科技。
“不过,在讨论这项课题的会议上,我反映了微型与中小企业所面对的难题,如现金周转、资金投入及绿色科技的专业知识等需要解决。”
盼政府聆听业界心声
他希望新政府能在落实政策或指南前,能与业界互相交流和聆听业界所面对的实况与问题,改善大马经济,而不是强制性落实,最终苦了微型和中小企业,导致这些仍在努力复苏的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询及不符合指南的商家或企业,是否会被对付或罚款时,陈芳心表示,思灵的会议上并没有提及执法或罚款事宜,毕竟拟定ESG标准指南,目前还处于拟订的阶段。
早在今年8月,时任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高级部长拿督斯里阿兹敏曾透露,为配合大马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该部将着手为我国制造业制定ESG框架,当中涵盖4大部分组成,分别是ESG标准、财政支持和奖掖、能力建设,以及市场机制,包括碳交易和碳定价。
对ESG陌生
企业需两年缓冲期
“许多微型和中小企业对ESG概念感到陌生,加上还未完全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入绿色科技或管理。”
陈芳心认为,政府需花时间提供培训计划,至少要让商家们了解ESG的概念,同时给予至少两年的缓冲期去实践,而不是仓促落实。
建议从出口商开始
“我建议优先让从事出口生意的商家接受培训,再陆续安排主要从事内销市场生意的商家培训,逐步去实践。”
他强调,微型和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顶梁柱,占全国企业总数97.4%,且对我国去年的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占国内生产总值37.4%,占出口总额11.7%,占总就业人数47.8%,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截至2021年,全马122万6494家中小及微型企业,尤其微型企业就占了78.6%、小型企业则19.8%,中型企业1.6%。”
吁政府提供可负担融资方案
陈芳心指出,比起成立ESG基金或设立奖掖,整个运作都需要额外支付监管费用,相信在申请程序也缓慢,建议政府提供可负担的融资方案。
“又要环保绿色科技,又要迈向工业改革4.0购买机器,这些都需要钱。”
他建议提供可负担型融资贷款,让企业购买自动化或绿色科技的机器,首年免息、第二年2%利息的贷款,更为实际。
他举例,中小企业购买相关机器投入环保自动化生产,可给予8年的可负担型贷款;至于微型企业则给予10年的可负担型贷款,如此一来企业就有充裕的时间制定现金流战略。
他指前朝政府在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并没有采纳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提呈的设20亿令吉的ESG基金建议,明显上届政府没有“意愿”要扶微型及中小企业一把,开启ESG之旅。
“新政府尚未重新提呈2023年财政预算案,但希望政府能听见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心声。”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