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观音坛八仙洞举行吕祖仙师千秋宝诞庆典 庆祝创庙41周年并筹募修建基金

嘉宾及友廟代表为怡保观音坛八仙举行的“吕祖仙师与众神千秋宝诞”庆典暨庙宇创立41周年纪念及筹募修建基金晚宴主持嗚鼓开幕礼。右1起为杨醒志,官亚福,真德拉,张广威,张志坚及郑可扬。左1起为陈学乐,罗智柔及周宗福。
(怡保13日讯)怡保观音坛八仙洞日前隆重举行“吕祖仙师与众神千秋宝诞”庆典,并配合庙宇创立41周年,举办筹募修建基金晚宴。
该庙主席周宗福在致词中指出,道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他表示,道教长期倡导的孝道、尊老爱幼、扶弱济贫、助人为乐等理念,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瑰宝。这些价值观不应局限于庙宇,更应深入社会各阶层,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净化人心,提升整体道德水平。
他强调,八仙洞自创庙以来,始终秉持道教教义,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与公益慈善。庙方不但定期举办各类庆典,也投入社区服务与教育事业,获得各界支持与肯定。活动当晚,该庙也宣布捐献1000令吉予育群华小武术团。
他指出,庙会活动除了强化信众之间的联系,也希望借此让更多民众认同道教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年轻一代应珍视中华传统智慧,不让祖辈传承的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失落。
他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弘扬传统文化,让道教成为促进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张志坚(左1)移交拨款2千令吉予怡保观音坛八仙洞,作为该庙发展与活动基金,由财政刘家溢(右1)接领。主席周宗福(中)见证。
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副部长M.古拉因公务未克出席,由其助理张志坚代表出席致词。张志坚指出,当前马来西亚在族群间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仍存不均,华裔在技职教育的参与率偏低,仅占21%。他建议政府设立非种族导向的“全民技术赋能计划”,根据家庭收入提供100%学费资助、实习津贴与国际认证支持,以惠及所有B40与M40家庭学生。
他进一步指出,佛教“五明”中的“工巧明”体现技术与智慧的融合,强调“禅定力”与“自利利他”精神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
他鼓励华裔青年打破“唯有大学才有出路”的传统观念,勇于投身技能教育,掌握工业4.0时代的机遇。
他亦宣布,M.古拉拨款2000令吉予八仙洞,作为庙宇发展与活动基金,以示对地方宗教文化传承的肯定与支持。
出席者包括丹斯里郑可扬、该庙名誉顾问拿督官亚福、拿督斯里罗智柔、拿督斯里张广威、拿督真德拉、梹城清雲殿慈善堂坛主陈学乐、班台金山济公庙主持杨醒志等。
重修工程完成 小贩7月返太平大巴刹

(太平23日讯)随着太平古老大巴刹的重修工程已完成后,预料太平不夜天公市的各熟食档可在今年7月间,重新迁回原地继续营业。
据知,太平不夜天公市小贩在过去数十年来都在大巴刹内营业,直到2020年10月则因大巴刹需进行重修,才迁至目前的都拜洗衣坊的临时地点营业至今。
参与的市议员刘长一向媒体指出,太平市议会有意将不夜天公市打造成为辖下的典模小贩中心,将推出一些规定,包括禁止小贩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餐具、采用过滤品过滤油污、衣著整齐及须穿戴帽子围巾等。
他表示,市议会也制定扣分制,如果小贩违例便会被扣分,扣足10分便会被吊销执照。市议会也将在公市内设立一个公用的清洗碗碟处。
他说,公市中央将作为摆放桌椅用途,并建议小贩向市议会提出申请,把公市两旁道路在夜间关闭,以便可以摆放更多的桌椅,让顾客享用美食。
须用过滤器免污染水沟
太平不夜天公市主任王诗荣也说,市议会有指示小贩们,须采用过滤器过滤食物残渣或油脂,避免食物残渣被直接冲入水沟,引发卫生问题。
他指出,目前在临时公市营业的摊档共有23个,小贩们在迁回大巴刹时,将会根据原有的档位营业。
收集同意迁回小贩签名
咖啡档东主苏荣兴说,随着市议会指示需小贩们同意迁回原有的档位营业后,故今日也开始向小贩们收集签名,并在本月28日前呈交给市议会。
他也指,之前公市中间的摊档将被移至前方,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作为摆放桌椅等用途。
他也说,大部份小贩也同意在迁回大巴刹时,在原本的摊位营业,不要再通过抽签方式安排档位。
2位市议员黄凯毅及林清益也出席。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