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霹雳华人火葬场委会一行人 访隆聚福阁骨灰楼取经

下霹雳华人火葬场一行莅访吉隆坡福建义山交流,前排左二起林忠强、陈炳钟、陈康益、戴炳基。
(安顺5日讯)下霹雳华人火葬场委员会主席陈康益一行人参访雪兰莪及吉隆坡福建会馆辖下之吉隆坡福建义山聚福阁骨灰楼,受到热烈欢迎。
陈康益说,兴建火葬场筹划多时,由于疫情担搁至今,目前正在积极策划筹足3000万建筑费。此次参访,主要是取经,希望从筹办、营运及管理骨灰楼的方式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
雪隆福建会馆会长陈炳钟致词赞赏陈康益魄力及胆识,耗资3000万打造下霹雳华人火葬场(包括焚化炉、骨灰楼及殡仪馆等设备),乃华社族群共同的事业。
“回顾雪隆福建会馆筹建聚福阁 骨灰楼时缺乏资金,周围非法木屋占地又不肯迁移,困难重重,但在会馆同仁的同心协力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顺利把骨灰楼建成。”
雪隆福建会馆总务戴炳基介绍聚福阁建在义山大伯公庙原址,与吉隆坡福建义山一脉相连,是义山及其美化和保养工作的一部分。
他与来宾分享福建义山打造成一个包含文化古迹、艺术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概念。福建义山曾于去年举办自然生态艺术展,邀请9名来自不同族群同背景的艺术家在义山境内展示创作,开放给公众参观游览;莅访义山浏览这些艺术作品的除了雪隆区国会议员外,也包括波兰大使与乌克兰特使。
戴炳基也简介聚福阁建筑格式,它融合闽南建筑风格,纯用自然采光、空间宽敞、通风凉爽,体现一座古色古香东方式的建筑。从聚福阁前面望去,吉隆坡市景地平线及其高楼大厦一目了然。阁内分大伯公殿和地藏王殿,也开设让主家供奉祖先神主牌灵位的聚孝厅,为一些移居海外或家中不便安奉神主牌位者提供方便。
该会青年团团长陈照权分享行销策略说,福位与神主牌位皆以梯次发售,位于眼视线的价格最高。每到清明节或秋祭期间都做促销,会员有折扣优惠。
交流会上,陈炳钟赠送一份聚福阁及福建义山资料予陈康益。出席者包括该会馆名誉会长兼署理会长林忠强博士、副会长李萍、义山暨骨灰阁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正智、副主任黄和来、威镇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吕清云、社会经济委员会主任苏爱然、福利委员会主任李雪燕以及董事戴炳煌。下霹雳华人火葬场委员会包括顾问陈鸿基、副主席陈成木、总务詹胜聪、理事赵德福、李金财、安顺福建公会总务曾国忠、财政黄奕仁。
视频推荐 :
林连玉基金清明祭祀 追思传承族魂奋斗精神

众人向族魂林连玉先生致祭。前排左四为林达与朱治和。
(吉隆坡4日讯)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今早率领董事会成员、林连玉家属林达、朱治和夫妇及行政部同仁前往吉隆坡福建义山的林连玉墓园扫墓祭祀。
众人敬献花果素贡后,集体向林连玉先生行三鞠躬礼,仪式庄严肃穆。
侯渊富在祭祀后向全体出席者发表感言时指出,两年前,林连玉基金前主席吴建成还建在时,每逢遇到难题,都会前来林连玉墓前,缅怀他的奋斗精神和坚强的信念。
学生参与壁画了解精神
他表示,希望借着每年清明扫墓追思的活动,提醒众人传承林连玉伟大的精神。
他说,因为林连玉当初对华人文化的守护,才让各民族今日在这片土地上仍拥有接受母语教育的平等权利。
副主席姚丽芳为大家讲解林连玉墓园的筹建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福建义山捐地、苏天助规划墓园建设、第二阶段孝恩集团与澳洲籍设计师参与扩建美化、永联会赞助与承接美化工程、独中师生创作文化墙等。
此外,她也提到,设立林连玉墓园文化墙壁画的目的,是为了透过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机会,对林连玉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
她说,林连玉基金自2009年开始邀请中学生及大专生参与壁画彩绘,以“多彩多姿,共存共荣”为题进行创作,历年曾参与的学校包括峇株巴辖华仁中学师生、吉隆坡循人中学师生、马大华文学会、吉隆坡尊孔独中美术班、关丹中华中学师生及霹雳南华独立中学师生。
众人在仪式结束后,轮流上香,各自追思缅怀。分享与交流环节结束之后,大家也在林连玉先生的墓园周围参观及合影。
出席者尚有董事会署理主席廖文辉博士、秘书长黄宝玲律师、财政黄荣庆、副财政何智良、董事梁广万及何信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