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开放·城市B40受惠 修建房屋可申请拨款

地方政府发展部通过“城市房屋维修援助计划”,帮助城市B40群体修缮屋子和兴建房屋。
(巴生27日讯)城市地区B40低收入群好消息,地方政府发展部将通过“城市房屋维修援助计划”,有条件帮助符合资格者,修缮屋子和兴建新房屋!
建屋最高7.5万
巴生市议员柯鹏飞向媒体指出,市议会已接获隶属中央政府的地政部公函,即日起开放让B40屋主提出申请,修缮屋子的每份申请最高费用为1万5000令吉,兴建新房屋最高则是7万5000令吉。
他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城市地区B40群体受促不要错失良机。
“这项来自地政部的项目,对象是城市地区的B40群体,帮助他们修缮破损的屋子范围,他们也可在自身地段善用拨款兴建房屋。”
他说,符合资格者,第一步可以先登入ekasih.icu.gov.my网站申请。
他指出,一旦申请通过,申请者就可以到市议会或服务中心领取表格,填妥后再呈交给市议会。
“市议会将负责回收这些表格,并估算每一份相关申请装修或兴建所需的费用,然后送到布城地政部审核,最终由该部做出最后定夺。”
他说,官员会根据申请需求估算装修和兴建价格,惟不一定可以拿到顶限,每份申请拨款皆视所需而定。
另一方面,他于周四(25日)和巴生市议员颜友鹰前往吉打路周四夜市,派发500个环保袋予小贩和居民。
他鼓励大家少用塑料,减少区内的塑料垃圾,而且中央政府和州政府都会慢慢淘汰塑料袋,今次派发环保袋也是教育民众的方式之一。
城市房屋维修援助计划条件
●资格准绳
1.屋主或家庭成员必须居住在相关地方政府的管辖市区范围。
2.通过eKasih系统确认贫困状况,是否为极度贫困/贫困/被遗弃(仅限B40 群体)。
3.如果没有在eKasih注册,屋主或家庭成员必须在州或县级的消除贫困焦点小组会议上确认贫困状况,并在申请时提交该会议记录的副本。
4.因年久失修或灾害造成的房屋损坏,如果还可以挽救,便可按照该部的规定标准修缮。
5.修缮仅涉及房屋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屋顶、亚答、天花板、楼梯、厨房、卫生间、浴室、门、墙、洋灰/木地板、窗户、水管、沟渠(周边排水/出水口)、排污系统及电线,不涉及房屋的基本结构。
●房屋类形
独立式住宅/半独立式住宅/排屋(仅限有地屋)。
●不被考虑的申请
1.对现有房屋进行内部或外部扩建、改建。
2.屋主或家庭成员住在非法木屋区。
3.屋主或家庭成员所居为租赁房屋。
4.屋主或家庭成员已经从地政部或任何其它政府机构,获得新建/维修房屋的援助,惟不包括涉及灾难。
5.申请没有附上完整的证明文件。

柯鹏飞(左六起)和颜友鹰到周四夜市派发环保袋。
城市房屋维修援助计划条件
●资格准绳
1.屋主或家庭成员必须居住在相关地方政府的管辖市区范围。
2.通过eKasih系统确认贫困状况,是否为极度贫困/贫困/被遗弃(仅限B40 群体)。
3.如果没有在eKasih注册,屋主或家庭成员必须在州或县级的消除贫困焦点小组会议上确认贫困状况,并在申请时提交该会议记录的副本。
4.因年久失修或灾害造成的房屋损坏,如果还可以挽救,便可按照该部的规定标准修缮。
5.修缮仅涉及房屋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屋顶、亚答、天花板、楼梯、厨房、卫生间、浴室、门、墙、洋灰/木地板、窗户、水管、沟渠(周边排水/出水口)、排污系统及电线,不涉及房屋的基本结构。
●房屋类形
独立式住宅/半独立式住宅/排屋(仅限有地屋)。
●不被考虑的申请
1.对现有房屋进行内部或外部扩建、改建。
2.屋主或家庭成员住在非法木屋区。
3.屋主或家庭成员所居为租赁房屋。
4.屋主或家庭成员已经从地政部或任何其它政府机构,获得新建/维修房屋的援助,惟不包括涉及灾难。
5.申请没有附上完整的证明文件。

一些低收入家庭的住家天花板渗水残旧,却没有能力修缮。
扎丽哈:助家庭减经济压力 学生被迫牺牲学业

(布城16日讯)随着经济压力加剧,能够接受教育与被边缘化学生之间的鸿沟正逐渐扩大。
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扎丽哈医生指出,尤其是B40低收入家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挑战,使许多学生必须牺牲学习时间,协助家庭分担经济负担。
她说,在这快速变化的世界,教育差距正在拉大,我们必须实施并持续推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扎丽哈今日在推介2025年布城补习任务计划后,向媒体这么表示。
担任送餐员帮补家用
她说,她对2023年超过1万名学生缺席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表示担忧,其中有许多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所致。
“有些学生为帮补家用,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担任送餐员,这影响了他们备考能力。”
她直言,问题并非学生缺乏学习意愿,而是有潜力的学生被生活重担所困。这些现实不能被忽视,贫困与辍学率之间的明确联系显而易见。
较早前,扎丽哈推介人类福祉计划(PUJI),以12万令吉基金为布城100名指定学生提供学习用品、研讨会、激励课程和补习,旨在减少学生辍学现象。
她形容,这项计划为长期投资,有助于打破社会与经济困境的循环,而该计划应扩展到更多有需要的儿童。
“因此,我已指示联邦直辖区局与教育部合作,探讨将计划扩展至吉隆坡和纳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