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严重疾病保障/林咿伶
何谓严重疾病?严重疾病是指足以夺命的疾病。严重疾病保单,顾名思义,就是专为严重疾病而设的保单,在保单持有人确认罹患其中一种严重疾病时,根据保单合约,一次过作出理赔。
严重疾病保单受保的其中一些常见疾病,包括中风、绕道手术、器官移植、癌症及脑部手术。
当受保人罹患这其中的一种,并获得一名医生或医师证明,保险公司将理赔受保人所投保的保额。
今天,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严重疾病,而这些保单确实让许多家庭受惠。因此,身为受保人,你必须据实呈报你的健康状况,确保没有知情不报或漏报、误报等,以便在需要索偿时,可以加速整个理赔程序。
在索赔时,受保人、寿险代理员、医生和保险公司都有共同的责任,必须合作及良好沟通,好让整个理赔程序顺畅。任何一方提供错误或不足够的医药资料,可能会拖慢整个理赔程序。
尽管严重疾病是夺命杀手,但由于医学的昌明,许多投保人在确诊严重疾病后求医,都能保住性命,并从投保严重疾病保单,确诊后获得一次过的理赔中受惠。
严重疾病保单是财务规划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被用来在投保人确诊康复期间,”替代失去的收入”。
这笔”收入”是在投保人失业或由于需要长期医病,被迫请无薪假期时派上用场。
标准/基本36种严重疾病或致命疾病
基本上,各保险公司36种严重疾病保单受保疾病名单大同小异,但一些公司可能会提供不同的保障。
举例,P公司或把冠状动脉疾病列入36种严重疾病保单,但这涵盖冠状动脉疾病所需的心脏绕道手术,其他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及其他种类冠状动脉疾病。
这或胥视保单年份及保单利益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典型的36种严疾保单受保严疾:
1.中风
2.心脏衰竭
3.肾功能衰竭
4.癌症
5.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6.严重性冠状动脉疾病
7.血管成形术及其他微创手术
8.末期肝功能衰竭
9.爆发性病毒性肝炎
10.昏迷
11.良性脑瘤
12.肢体瘫痪
13.失明
14.失聪
15.三度烧伤
16.因输血感染爱滋病病毒
17.全面的爱滋病
18.末期肺部疾病
19.脑炎
20.主要器官骨髓移植
21.丧失言语能力
22.脑部外科手术
23.心脏瓣膜手术
24.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25.细菌感染脑膜炎
26.头部重创
27.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8.运动神经元病
29.帕金森综合症
30.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失智症)
31.大动脉外科手术
32.多发性硬化症
3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34.(肾)髓质囊性病
35.心肌病
36.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严重肾脏并发症
普通与初期严疾保单的分别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及保险业界精益求精,今天,市面上出现另一种新的严疾保单,即初期严疾保单。
初期严疾保单和普通严疾保单有何不同?
普通严疾保单是在受保人确诊患上其中一种严疾时,作出一次过一笔金额的理赔,而初期严疾保单则是把受保范围延伸至确诊严疾初期。
当初期严疾保单初次面世时,保险公司将受保严疾种类扩大,有者甚至加到110种严疾。
这无关对错,因为普通严疾保单是一次过一笔钱理赔,而初期严疾保单则是根据受保人患上严疾的阶段及严重性来进行理赔。
举例,A先生确诊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血管严重阻塞,只有进行搭桥手术才能救回一命,因此其个案是普通严疾保单下理赔。
反之,如果A先生确诊心脏疾病,插入心脏起搏器可救他一命,那么,其个案将是初期严疾保单理赔。
基于初期严疾保单是提供短暂的财务援助,以医治初期严疾,因此,受保人必须定期检视保单,因为我们的需求可能会随着上述变动而改变。
也许5年前我们已投保普通严疾保单,但由于如今有了初期严疾定义的出现,我们或有必要加强严疾的保障。
严疾和风险管理的关连性
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预先鉴定潜在的风险,进行量化,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轻有关风险和后果。
对每一位家庭经济支柱而言,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举例,如果一家四口包括家庭主妇及两名小孩,一家之主不幸罹患癌症,顿时失去工作能力与收入,这不仅威胁为人父者的性命,也将令全家的生计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用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工具,减低有关财务上的影响,以及将无法预见的冲击减到最低。请寻求财务规划师评估你的收入与风险,因为我们需通过计算发生健康危机时,所需的实际替代收入,以有效管理有关风险。
鉴定实际需求基本步骤
个案研究A:
未来5年的净月入
姓名:XXX先生,已婚,未育
配偶:家庭主妇
年龄:38(夫妇同龄)
退休年龄:60
退休前薪金:月薪1万令吉
总开销:估计每月8000令吉
确诊疾病:2018年第二季中风,仍在世
情况:失去工作和所有收入
保险索赔:共向XYZ公司索赔5万令吉
5年所需生活费:48万令吉(未计通胀)
备注:
●房屋贷款,没买抵押定额式房贷保险(MLTA)/递减式房贷保险(MRTA),房屋供期为每月2500令吉,剩余房贷摊还期限为27年。
●汽车贷款,每月供期1300令吉,车贷期限还有5年。
●家庭每月最低开销为2500令吉。
●其他费用每月1700令吉
预防工作及解决方案:
●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协助当今陷入困境的家庭,克服家中重大健康事故。
●风险管理让我们把风险转移到另一方。举例,XXX应在中风之前,通过购买一份严疾保单,将无可预见的健康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一份每月450令吉的基本严疾保单(投资连接保单),将马上创造一笔30万令吉的基金,足以填补上述不敷数额26万令吉的缺口。
●通过一个妥当的量化分析,在发生健康危机时,持有的基金总额为52万令吉,没有任何缺口。风险管理的力量,可让你在发生健康危机时,安然度过难关,并在康复后,生活恢复正常。
●身为一名精明的投资者,我们应该意识到,投资你部分的储蓄,来为今后规划适当的保障,是否比起完全没有任何准备来的好?如果你看到了这个迫切性,你肯定会马上采取行动,妥当处理你的风险,而非以后才来做。
实况发现及结果:
●定期存款及单位信托总额@ 38岁为5万令吉。
●隶属雇员公积金局失去工作能力户头的公积金存款总额@ 38岁为12万令吉
●XYZ保险公司理赔金额为5万令吉
●经过详细计算,XXX家庭的累积基金为22万令吉,而实际所需的家庭净收入为48万令吉。因此,不幸的是,这个家庭尚缺少26万令吉。
●这个没有保障的风险,影响很大。这个家庭或将在发生健康危机后,活在财政赤字和恐慌中。上述22万令吉将支撑XXX家庭及未来两三年的生活开销,然后就会耗尽。
●试想象其影响和后果。尤其是有关家庭主妇所失去的一切,她离开职场已久,但家庭开销却要维持下去。
个案研究B:
未来22年的家庭净月入
姓名:XXX先生,已婚,未育
太太:家庭主妇
年龄:38 (夫妇同龄)
退休年龄:60
退休前薪金:月薪1万令吉
总开销:估计每月8000令吉
确诊:2018年第二季中风,还在世
情况:失去工作及收入
索赔:向XYZ公司投保的5万令吉
生活开销总额:22年=211万2000令吉(不含通胀)
●经过详细计算,如果XXX夫妇继续以同样的生活方式活到60岁,在发生健康危机时的累积基金为22万令吉,而未来22年实际所需的最低家庭净月入为211万2000令吉。不敷的数额高达189万2000令吉,而不幸的是,他们没有为这笔钱做好任何准备。
●在妥当财务规划之下,XXX先生须马上准备一笔为数120万令吉的基金,以在发生危机时马上可以派上用场,并在备用这笔钱期间,每年获取4.5%的利息收入,而每月须消耗的开销则是8000令吉。这可让其家庭耗费18.3年。若再加上在手的额外22万令吉,可让他和太太花上24.4年。
●因此,拥有一份严疾保单非常重要,因为XXX先生可利用保险作为持续填补有关财务缺口的工具。当然,在发生健康危机期间,马上要做的是削减各种开销,而这其实可延长上述生活基金的使用期限。
总结而言,一个恰当的风险与缺口管理非常重要。这有助将风险转移给第三者,并更有效的管理各种后果,将负面影响降低至最低点。
没错,风险转移协助你取得足够的资金,在发生健康危机期间派上用场。当你可以善用这点时,为何要忽略它?
必胜理财
退休生活不香了/许国伟
最近两则新闻报道,都让人觉得,老了,退休的生活,一点都不香。
第一则报道是关于老年人保费调涨。
人民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接获投诉,有投保人因进入新的年龄阶段,保费大幅上涨45%至50%,令不少退休人士被迫中止缴付了数十年的医药保单。
这是残酷的现实。
这不只是退休人士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即将退休的人都必须面对的考验。
一位朋友估算,他还有10年就要退休,现在的医药保险一年就要数千令吉。
保费将成最大成本
依照保费的调涨率,当他60岁退休时肯定要缴比现在更高的保费,接下来几年如果继续调涨,每年可能要缴上万令吉。
这样一来,保费的开销就成了他退休生活中最大的成本。
这迫使他不得不考虑,在退休后直接断保,有病再到政府医院挂号就诊。
据他说,反正退休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在政府医院排队排多久都能等。
多数人退休金不足
朋友这番话说完,大家都笑了。可这很可能不是笑话,而是许多人退休后的无奈选择。
因为,我们多数人都面临退休金不足的问题。这正是第二则报道提到的事。
华研智库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生活成本高涨与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下,现有24%的公积金缴纳率(法定缴纳率为雇主13%和雇员11%)已不足以支撑国人退休所需。
因此,华研智库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分阶段将公积金缴纳率调高至30%;二是建议从2028年起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1岁。
问题是这两项建议政府未必会采纳;即使采纳,也未必能在短期内落实;即使想落实,也未必受欢迎,最终可能不了了之。
早前的报道就有数据指出,24万令吉已无法应付退休生活所需,而是需要至少39万令吉,若想过理想的退休生活,则需65万至130万令吉。
但现实是,目前大多数公积金存户都未达标。
多数连退休金都不足以应付生活所需的人,不可能依靠医药保险,也负担不起高额保费。
年年都有人退休,年年都有人无法应付退休生活,未来也可能年年都有人断保。
这意味着,不用太久,可能只需5年,选择断保的人就会大量涌入政府医院,令本已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压力山大。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本该是老年退休后最基本的生活愿景。只是,在保费持续上涨、退休金又严重不足的残酷现实下,人们可能连老去都成了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