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履明:获中国广核资源支撑
Edra进军东盟能源市场

(吉隆坡21日讯)中国广核集团(CGN)将通过刚收购的Edra全球能源公司,从马来西亚出发进军庞大的东盟电流综合系统市场。
Edra全球能源总裁兼执行董事拿督林履明接受马新社专访时指出,在中国广核集团强大资源支撑下,将可使到该集团进军菲律宾、沙巴、砂拉越,甚至远至印尼苏门答腊的电流综合系统。
拟建海底电缆
他也指出,大马政府正在计划兴建一个涵盖东南亚至中国的海底电缆计划,而政府的目标甚至是扩展至孟加拉及印度。
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是于去年11月23日宣布以98亿3000万令吉,脱售子公司Edra全球能源公司100%股权予中国广核集团。
双方是于今年3月完成签署股份买卖协议。
1MDB脱售的能源资产,包括Edra Solar私人有限公司、EdraEnergy私人有限公司、Powertek Energy私人有限公司、Jimah Teknik私人有限公司、JimahO&M私人有限公司、Mastika Lagenda私人有限公司及Tiara Tanah私人有限公司。
林履明说,该公司是著名能源公司,这次立足于大马,此等优势造就该公司在能源计划的竞标过程中占据了有利优势。
“我们和其他国家拥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如今中国广核集团也非常注重Edra。”
他坚信,在中国广核集团的支持下,该公司在未来能开拓更多的能源业务。
贸易主权博弈下的东盟路/南洋社论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剧烈震荡的当下,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正面临双重考验:一是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冲击,二是南海主权争议对区域稳定的挑战。
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今次吉隆坡峰会上提出“东盟2045共同体愿景”,强调东盟需以团结与创新应对变局。
这不仅是东盟成立58周年后的关键转折点,更是检验其能否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维持“中间人”角色的试金石。
美国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东盟成员国施加了10%至49%不等的惩罚性关税,其中柬埔寨、寮国、越南等国承受最高税率。
此举严重冲击了东盟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却也意外催化了区域内部的协调合作。
东盟成员国虽经济结构差异显著(如新加坡关税仅10%,而柬埔寨高达49%),但马来西亚作为轮值主席国,成功协调各国达成共识:避免单边行动损害区域整体利益,并通过联合外交与美国展开对话。
例如,印尼、越南等国主动派遣特使赴美协商,而非诉诸报复性关税,体现了东盟“以对话化解对抗”的传统智慧。
这种策略不仅维护了区域团结,更强化了东盟作为多边主义捍卫者的形象。
为降低对美市场依赖,东盟首次与中国及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举行三方峰会,计划成立贸易投资特别工作组,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深化“一带一路”与东盟对接
中国总理李强在会上呼吁深化“一带一路”与东盟对接,而海合会则凭借资本优势为东南亚提供能源与粮食安全支持。
此举不仅分散了经济风险,也进一步巩固了东盟在“全球南方”合作网络中的核心地位。
另一方面,南海问题本质是主权争议与域外干预交织的复杂议题。
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如菲律宾、越南)的岛礁争端持续多年,而美国借“航行自由”之名强化军事存在,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东盟必须在维护成员国利益与避免选边站队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愿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与此同时,东盟需加速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准则》(COC)的实质性磋商,力争在2026年前达成协议,以多边规则约束冲突升级。
尽管谈判受成员国立场分歧拖累,但东盟可借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经验,优先在环保、搜救等敏感度较低的领域展开合作,逐步积累互信基础。
尽管存在主权分歧,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依存度持续加深。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975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制造业投资达240亿美元。
通过深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东盟可将经济互利转化为缓和争议的润滑剂。例如,中越铁路项目与印尼镍矿投资均显示出“发展优先”的务实取向。
2025年适逢东盟共同体成立10周年,马来西亚主导制定的“2045愿景”旨在将东盟打造为全球增长与稳定的“第四极”。
实现这一目标需三大支柱支撑:其一是制度创新,建立更具前瞻性的危机响应机制;其二是青年与科技,培育未来竞争力;其三是价值观输出,倡导“包容多边主义”的全球理念。
我们认为,面对“关税大棒”与“南海浪涛”,东盟的应对之道在于坚守“东盟方式”(ASEAN Way):以团结抵御外部压力,以对话消弭内部分歧,以发展超越地缘博弈。
唯有如此,方能实现首相安华所言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让东南亚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