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股本回酬见高低/翁诗进
据估计,我国约有3万兆瓦供电设施,其中81%由天然气、煤炭和柴油供电。其余19%由再生能源供电。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已开始扩展再生能源业务,即太阳能、水力发电、生物发电,以政府电力回购计划的特许权赚取长远收入。
什么原因使到这些上市公司,跻身于或另设部门投资再生能源?主要目的是以具有稳定性的长远特许收入,对冲其他较高回酬但风险也高的业务收入。
每类再生能源提供不同的回报率。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分享透过公开信息所分析出来的各类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回酬率。
首先,行业里有几个业务模式,即:
1.再生能源发电厂业主
2.负责建立再生能源发电厂的承包商(EPCC)
3.并购再生能源发电厂的承包商和业主
再生能源发电厂业主的收入,是通过销售发电厂所生产的电能给国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贸服股)和沙巴电力私人有限公司,收入的多寡,是根据发电厂的规模和回购价。
每个发电厂的利润,将在开始运作后的实现,永续性有赖于太阳能光伏和微型水电为期21年之久的再生能源购电协议(REPPA),而沼气和生物能源是16年之久。
融资周期短
EPCC承包商的收入,是来自建筑和启动再生能源发电厂,收入的多寡是基于承包项目的基础上。
利润将在每个项目在一到三年内完成后实现。其永续性有赖于未来获得更多承包项目的能力。
然而,这种业务模式的好处是融资周期短,因为EPCC承包商通常在项目完成后就获得付款。
各类再生能源回报率的比较:生物能源居高,但这较新的科技必有它的风险。
简而言之,发电厂容量越大就产生越多的电力,相应的就有较高的年收入。我们可通过以年产量乘以其回购价来推选年收入。
根据在回购计划,每类再生能源的回购价都不同。
太阳能光伏的回购价(基于小规模太阳能光伏实施,而不是大规模实施)最高,其次是沼气和生物能源,微型水电最低。
这可能是补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投资者,因为其发电厂一天里能发电的时间较少,只有白天那几个小时。虽然沼气生物能源和微型水电的回购价较低,但能够发电一整天,合计来发电量较多。
生物能源最快回本
上表显示平均每兆瓦的年收入。
生物能源产生最高的收入,其次是微型水电,最后是太阳能光伏。
然而,生物能源的收入,是基于假设评估计算的,尚未有像太阳能光伏和微型水电这种比生物能源技术已经存在多年的技术记录。
投资太阳能光伏和微型水电可得稳定的收入,但在贷款期内难有净现金流。
I)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微型水电项目的平均投资回收期约为9年。因此,如果项目是由债务融资,我们就不能指望在贷款偿还期内贡献多大的净现金流。
II)根据分析,我们注意到沼气和生物能源的投资回收期是最快的。
支付溢价涉足再生能源的上市公司
创合集团2700万买丹州能源公司
创合集团(PASUKGB,0177,创业板)的核心业务,是为特定行业和土建工程承包工程(包括设计、系统集成、安装、施工、测试及机电工程的调测),通过收购一家再生能源公司,获得在吉兰丹Sungai Rek微型水电的业主,年度容量2.8兆瓦(3.2兆瓦装机容量)。
整个交易的总收购价约2700万令吉,通过私下配售和附加股筹资,估计约每兆瓦约1000万令吉,比起新发电厂,收购价相当高。
直接购买而不是自己建造,也许是因为可提供即时且快速进入再生能源领域,因为据知,签订购电协议需相当长时间。
成荣集团参与彭亨太阳能发电
成荣集团(MUDAJYA,5085,主板消费产品股)核心业务,是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EPCC)、物业管理和生产交易,通过收购再生能源公司,获得彭亨Gebeng的1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购电协议。
总收购价是1500万令吉,获得该发电公司的60%股权,相等于每兆瓦250万令吉的溢价,但须注意,该购电协议是在太阳能光伏回购价还很高的几年前签订的,仍然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
财务战略如何影响股本回酬?
在我看来,企业对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方法,将有以下所示的财务回报情况:
1.如果上市公司投资再生能源的首要目的,是获得未来稳定收入和利润,他们就很可能会以私下配售或附加股来融资。这将贡献总收入、利润和现金流。但是股票会被稀释,意味着股价也可能下跌。
2.如果上市公司投资再生能源的首要目的,是尽量提高股本回酬率,那就应当最大化债务融资。基本上,这上市公司就应最大化发电厂收入与其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差。
结论
既然任何上市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价值,我就预见以下的结论:
1.更多上市公司将尝试投资沼气或生物能源,因为它提供相对于太阳能光伏和微型水电更高的回酬。
2.这行业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公司,累积再生能源的规模和数量,以便能够使用回教债券和普通债券融资,最大化股票回报率。
智民解股/翁诗进
种植业者跨入新领域 打造新盈利来源保增长
(吉隆坡3日讯)为了拥有更持久的市场机遇,种植业者开始加大脚步跨入新领域,如产业、再生能源、食品快速消费品,以及净零生物产品等,借此打造新盈利来源。
肯纳格投行分析员点出,一些种植业者都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依旧屹立不倒,主要得益于有利的种植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序的土地法规,运送通道以及国际市场便利等。
然而,上游扩张放缓,导致鲜果串增长下滑,且平均售价以及成本,将继续左右着赚幅走势。
为此,不难看到新的盈利动力正在涌现,其中,在去年5月,SD牙直利(SDG,5285,主板种植股)就开始进军工业园区开发,以及再生能源等两个领域,这无不提醒着市场,种植业开启了新持久管道。
分析员表示,这两个领域,主要依靠土地储备,且还要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同时也拥有成熟的商业联系,以及必要的融资渠道。
目前,有4个实打实的领域摆在面前供君选择,首先是产业。
随着吉隆坡的扩张,一个占地1200英亩的橡胶园,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八打灵再也,不过,土地发展成产业已然不是件新鲜事,只是与过去大不相同,现在种植业者更倾向于工业园区。
至于云顶种植(GENP,2291,主板种植股),则是在印尼雅加达开设Premium Outlet,目前正大举进军当地的住宅开发。
另一个可选领域则是再生能源,虽然早期使用空壳和废料发电自足,但现如今更是利用地库进军太阳能发电农场。
虽说SD牙直利并未从竞标中拿下LSS5大型太阳能项目,不过,目前仍着眼于全面垂直业务,放眼拥有1吉瓦的太阳能容量,涉及投资额约25亿令吉。

食品快速消费品有看头
分析员表示,目前也有多个大型种植园主扩大下游业务,如投资于橡胶制品、食物油精炼,以及油脂化学品等生产。
分析员指出,园主之所以会开辟这条道路,主要是实现业务多元化,以及不再局限于一两种周期性商品。
另外,还有业者涉足生物化学、生物材料等净零生物产品,借此大幅度利用棕油树的价值,同时,也能额外降低环境足迹至最低点,确保整个棕油长期永续。
分析员表示,放眼未来1至2年后,扩展的业务都会有所回报,且长期评级可能也会有所提高。
就整体而言,分析员乐观看待2025年的棕油价格,即每吨平均处在4200令吉,2026年则为4000令吉,主要是供应可能会继续出现短缺,且库存水平将同比出现恶化,进而让价格继续保持坚挺。
综合以上,分析员继续呼吁投资者增持种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