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个人财务规划?/林伟龙
“个人财务规划是指你学会、实践与受惠于良好财务规划,以创造、保存及提高资本价值。”
今天,这个过程涵盖了适当的资料搜集、关键资料分析、有效的重组与健全的执行,以建立起你个人的经济。
更确切的说,我们专注于管理与提升你42%的总资产(见图表一),以将你的宝贵资源取得最大的回酬。
作为一种专业实践,财务规划行业发展正日益升温,主要由金融市场大量的宝贵金融资料/数据。
然而,我们许多人仍以为,这是一种“自我管理议程”,甚于善用各种有效的财务规划点子与观念。
今天就让我们打破这些迷思吧,因为我们了解到,我们需要一名财务规划师,帮助我们一起实现大家的财务目标。
举例说,若你需要每年4%的回酬,那么,我们或可考虑定期存款这个传统的储蓄工具。
另一个好例子是,若你放眼每年8至10%的回酬率,那么,单位信托或许会是更好的投资,而我们需找到对的财务规划师,获取他们的良好咨询。
基本上,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的投资管道,例如传统的银行、单位信托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大部分拥有单位信托管理能力),以及政府管理的基金如宏愿股票基金(ASW)及国民储蓄基金(ASN)。
4大支柱达致财务平衡
每一种投资工具都截然不同,含有不同水平的风险、资产配置及投资组合回酬。
身为财务规划从业人员,我们已鉴定了个人财务规划的4大支柱(见图表2),这是推动与取得一些可持续财务成绩的主要增长领域。
这4大支柱非常重要,因为在谨慎规划下,它将协助个人达致“财务平衡与保障”。
当我们健康时,我们投资,然后收成(1.良好的情况下)或(2.不好的情况下)当我们身体不健康,我们转移及减低风险,确保我们可以回到1。
老实说,市场上有许多财务规划从业人员,针对个人理财会有不同的优先事项,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与经验都不同。
但殊途同归,最终的目标还是一致与明确的,即协助许多家庭享有更高的资本增值、资产保存及在有意义的方式下进行分配。
我们专注讨论贷款规划、储蓄/投资规划、医疗/保障规划和替代投资。
贷款规划
这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大的债务,所以必须非常谨慎的规划与管理。
假如我们拥有良好的贷款摊销策略,我们可以省下多达约20至30%的宝贵资源,而非在基本贷款利率波动及大幅变动时,平白的浪费资源。
举个简单的例子,贷款80万令吉,年利4.45%,并在35年内还清,意味着每个月的贷款供期为3761令吉。
然而,中期至长期而言,基本贷款利率/基本利率会有所变动,假设贷款额及摊还期限保持不变,年利变成5.45%,你每个月将支付额外的13.5%,乘上来就是一笔21万3000令吉的机会成本。问题是,为何要让它发生?
储蓄/投资规划
这是我们探讨的另一个增长领域,探讨的是如何为孩子创造一笔教育基金,及为长者累积一笔充裕的退休金,足以应付退休后的各种开销。
我们都知道,教育成本不断攀升,对一些家庭而言,即使是基本的大专教育学费需求,可能也已穷以应付。
因此,我们必须设定务实的教育规划与目标。此外,我们也必须非常关注退休规划,通过资本清算vs保存法,避免你在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上过度开销,或退休金准备不足。
所谓的过度开销,指的是我们在不到10年内耗尽资源及所有退休金。想象一下这个可怕的后果……
医疗/保障规划
医疗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保障工具,尽管大量的保险资讯唾手可得,但大家将它视为理所当然,没有真正了解但我们需要时,其用处及好处。
医疗保险的存在,在于协助个人及家庭将医疗费减至最低,并减轻财务风险。
简单来说,当一个人入院求医,就必须支付医疗费用,尤其是必须留医或进行日间护理手术。当一个人患上严重疾病、轻微疾病及意外受伤而入院求医,医疗保险将为你支付相关费用。
因此,在购买医疗保险之前,了解有关医疗保险的真正利益非常重要。
替代投资
假设上述3个规划进展顺利,下一个要探讨的就是把替代投资所提供的财务机会最大化。
替代投资可以是大笔投资(散户或机构投资者)或大保障规划(涉及百万以上保额)。替代投资只有在我们通过一些“超级大户”的价值投资,了解投资的基本面,才有可能得以进行。
举例,市面上有一些表现优越的基金管理公司,在适当的筛选、投资配置与投资下,交出10年内总回酬逾150%至200%(这里使用的例子是单位信托投资组合)。
因此,回酬率可以提高,在适当的教育下,我们可以取得很高的回酬。
我们可以建设性的建议,我们希望确保上述每一项规划得以互相支持及密切合作,以达成你的财务里程碑。当然,还有更好的方法,包括中长期内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建立更强大的“个人经济“。
我们要累积未来的价值,现在就必须作出投资,没有捷径,因为每个策略都需要“时间x资源x工具”,
大部分时候,我们未能了解财务规划的重要性,直到大家获得良好与专业的财务规划人员,例如获得注册财务规划师(RFP)、特许财务规划师(CFP)认证者的“教育”。
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有好的准备,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40岁以下6大女富豪 靠什么白手起家?

整理|郑美励
在全球财富的金字塔尖,女性亿万富豪本就比男性的人数来得少,那些凭借自身努力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在全球范围内仅有逾百人,而40岁以下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豪更是凤毛麟角,她们……是谁呢?
积累巨额财富往往需要漫长的岁月,甚至毕生的努力,这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大多数的亿万富豪(接近四分之三)的年龄集中在50至79岁之间。相比之下,年龄在50岁以下者仅占12%。
以下这群女性更是极其少数,因为年龄30以上,40未满,不靠父家娘家、夫家,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各自领域“白手起家”开创出辉煌事业,跻身全球亿万女富豪行列,她们的故事更精采。


1.郭如意
华裔移民之女郭如意(Lucy Guo)是全球少数白手起家、且大部分财富来自其早期创办公司Scale AI股份的年轻女性亿万富豪之一。事实上她2018年便曾上过福布斯榜,如今再度受到关注是因为她有份创办的AI公司Scale AI正在促成一份股份转让要约,允许老员工和投资者将所持股份卖给新投资者或再度参与投资的旧股东,预计将于6月1日完成。
此次交易对Scale AI的估值为250亿美元(约1084亿令售),较去年5月大涨80%。这一估值使得30岁的郭如意一跃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取代了从2023年就是40岁以下女性亿万富豪榜首的流行歌手泰勒丝。
郭如意于2016年与汪滔(Alexandr Wang)共同创立Scale AI,后于2018年因管理分歧离开,但保留了大部分股份(现估值近12亿美元,约52亿令吉)。据《福布斯》估算,加上她在第二家初创企业Passes中的持股等其他资产,她的总身家达到13亿美元(约56.4亿令吉,去年她的身家仅为5亿美元(约21.69亿令吉)。

2.泰勒丝
泰勒丝(Taylor Swift)是当代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艺人之一。凭借其标志性的叙事性歌词、跨越乡村、流行、另类等多种音乐风格的才华以及遍布全球的庞大歌迷基础,她在乐坛的统治地位已持续近20年。
泰勒丝自2023年10月凭借其“时代巡回演唱会”(Eras Tour)的巨额收入和音乐作品版权的巨大价值,成功跻身亿万富豪行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是首位主要依靠歌曲创作和演出积累财富而达到这一里程碑的音乐人。
据估计,她的财富来源包括版税和巡演收入、音乐作品版权价值以及房地产。今年她的排名被郭如意反超而屈居第二。

3.丹妮拉阿莫迪
丹妮拉阿莫迪(Daniela Amodei)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获得了英语文学、政治和音乐的文学学士学位后去了华盛顿特区的几个非政府组织工作,关注的都是穷人、腐败、地球环境等全球性议题。
她发现在这些“善意机构”的工作并不能对她关注的议题产生实际影响力。于是,她踏足科技领域。“我认为科技领域是相对较少的可以以个人工作产生非常高影响力的地方。”
丹尼拉后来进入由X平台前身推特创办人杰克多西创办的金融科技公司Stripe。随着深度学习的热潮袭来,丹尼拉从中看到了通过人工智能解决科学和健康等人类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最佳途径。
兄妹创立Anthropic
2015年,OpenAI成立,号称要成为一家开源的非营利机构,丹尼拉跟随其哥哥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的脚步加入Open AI,她从工程经理一路做到安全政策副总裁。2019年OpenAI顶不住巨大的成本压力,宣布将从非营利组织重组为“有限盈利”组织,并拿下了微软10亿美元(约43亿令吉)的投资,条件就是将技术授权给微软。这种逐渐商业化以及对创始初心的背离,使到达里奥等技术理想主义者决定“另起炉灶”。
2021年2月,兄妹俩联合一起出走的5名OpenAI员工,创立Anthropic。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OpenAI一跃崛起炙手可热的超级独角兽,而昔日默默无闻的Anthropic也成为OpenAI最大的劲敌。类似ChatGPT的AI对话系统Claude便是由Anthropic发布的。
截至2025年3月,Anthropic的估值已达615亿美元(约2668亿令吉),这也使到多名联命创办人的身价水涨船高。


4.梅兰妮珀金斯
梅兰妮珀金斯(Melanie Perkin)是在线设计协作平台“Canva”的联合创办人兼总执行长。
Canva创立于2013年,由梅兰妮珀金斯与丈夫克里夫奥布雷希特(Cliff Obrecht)以及卡梅隆亚当斯(Cameron Adams)在澳洲悉尼联合创办,月用户高达2.2亿,其中包含来自Zoom等知名公司的600万付费团队用户。
当时梅兰妮珀金斯是一名桌面设计软件培训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频繁听到学生抱怨“学费又贵学时又长”,投入一整个学期却收效甚微。基于此,她萌生了开发一个在线协作平台的想法,旨在让设计的过程更“简单”,更容易得到“帮助”。
由于Canva的创办地在澳洲,与美国矽谷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让梅兰妮的创业资金一度遭受阻滞,拒绝她的投资机构超过100家。为节省成本,她先是将办公地点放在了父母的家里,并向父母借了一大笔钱维持网站运营,后来她的丈夫奥布雷希特也辞掉了工作,加入公司一边负责业务拓展,一边联系潜在投资人。
2011年,梅兰妮珀金斯参加了由知名投资人比尔泰组织的创业大赛,仅获安慰奖。作为极限运动爱好者,比尔泰邀请她们两口子参与冲浪派对。由于珀金斯患有“深海恐惧症”基本不下水,留出大量的时间在海滩上闲聊。多次参加派对后,她意外结识了未来的技术合伙人,前谷歌高管卡梅隆亚当斯。
卡梅隆亚当斯帮助Canva完成了从概念产品到商业产品的蜕变,进而帮助Canva拿到最关键的第一笔融资,逐渐走出“艰难求生”的困境。
梅兰妮珀金斯与丈夫各自持有公司约18%的股份,他们公开承诺,将他们所持股份的80%以上捐赠给Canva基金会,用于支持全球的慈善事业。一旦Canvo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公司估值、联合创办人将水涨船高。

5.蕾哈娜
蕾哈娜(Rihanna)本名罗宾蕾哈娜芬蒂(Robyn Rihanna Fenty)17岁在美国出道,发行的首只单曲《Pon de Replay》大获成功,此后持续称霸乐坛多年。音乐事业上的成功,为蕾哈娜累积了其他领域的资本。
除了香水业务,蕾哈娜还与友人成立了一家美容机构、开设摄影公司、与其他音乐家共同拥有音乐流媒体服务公司Tidal。不过这些商业都只能算是蕾哈娜音乐事业上的镶边之作,真正帮助她实现身家过亿的买卖是她的化妆品事业。
2017年,蕾哈娜推出了她的化妆品品牌Fenty Beauty。据福布斯报道,蕾哈娜拥有该品牌50%的股份,剩下的股份由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LVMH)拥有。此外,她还拥有内衣品牌Savage X Fenty 30%的股份并曾担任总执行长。这家公司数年前正在寻求IPO的机会,但迟迟未有正式消息公布。

6.卢依雯
卢依雯是珠宝品牌DR钻戒的创始人,现任迪阿股份董事、总经理(总裁),在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中,卢依雯是排名最高的中国富豪。
公开资料显示,卢依雯出生于1987年,来自河南普通的工薪家庭,2007年年仅20岁的卢依雯前往深圳打拼,遇见了同为老乡的张国涛,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妇。
3年后,夫妻俩决定创业,起初创办公司从事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策划业务,随后把业务锁定在珠宝市场,并创立了迪阿股份的前身——戴瑞珠宝。最开始,他们只是代理其他公司的珠宝产品,然后顺带进行特殊定制。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卢依雯决定自创品牌,即DR钻戒。2021年张国涛与卢依雯也顺利带领迪阿股份敲钟。
卢依雯在2017年便成功登上了“福布斯中国UNDER30”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