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小园主改种油棕 产地式微
椰子供不应求依赖进口

30年前,在峇眼拿督,小园主几乎100%都是种植椰子,后因椰油价格下滑,棕油价格上涨,园主才纷纷改种利润更高的油棕。
时至今日,椰子价格走俏,有部分小园主开始回种椰子,就好像是当初椰油被棕油打倒时,小园主改种植油棕一样的情况。
峇眼拿督主要椰子进口商陈桂森企业东主陈顺星指出,如今峇眼拿督只剩下几千亩的椰园,相比以前,种植椰子的小园主还不到15%,导致椰子供不应求,需依赖进口。
峇眼拿督是我国知名的椰子产地,连产地也式微,陈顺星的这一句,可谓让欲投资者闻之窃喜。

陈顺星指出,峇眼拿督生产的椰子主要是供应给槟城及吉隆坡,倘若更多小园主改种椰子,椰商就不必向印尼进口椰子应付市场,还可以出口到中国与泰国,赚取更多利润。
陈顺星于2017 年曾指出,当时的每吨油棕果价格是700多令吉,椰子是逾千令吉,椰子价格更好:但对比下,还是种植油棕树更有价值,因为油棕果每15天就可以收割,椰子是3个月才可收割。
“除非是油棕树已高龄,收成不好,须翻种,园主或许会考虑到可获补贴而改种椰子,不然没有小园主会砍掉‘摇钱树’”。
投资门槛:200亩地30万资金
心有了,钱有了,那么,想加入种椰业,门槛是什么呢?
陈顺星认为,投资种椰,最少需要200亩地,至少30万令吉资金,才能开始。
“1亩土地可种植70棵椰树,200亩可种植1万4000棵椰苗,若以种植马瓦椰(MAWA)计算,光购买椰苗就须耗费21万令吉。”

高级椰苗一棵80元
他说,目前(去年杪),每棵马瓦椰苗的价格是15令吉,若是高级一点的马达椰(MATAG),更被炒高到80令吉一棵。
“椰苗需7个月大才可种植,目前都是供不应求,小园主都需排队向政府订购,加上要寻求合适的地点种植,想加入椰业,一点也不简单。”
他表示,种植椰子的土地必须要带沙,否则椰树会生长的弯弯曲曲,椰肉也不会厚实。
“种椰子最好是靠河地区的沙地,如此一来,椰子才会又大又美,椰肉品质也会更好,但万万不可靠海,否则椰水会有咸味,椰肉也制不成椰干。”

易照顾收成快报酬佳
椰子种植门槛,从椰芭、椰秧、初期防范措施,每亩地估计1万令吉,优势是容易照顾,收成期快,长线回收报酬。
美食家海鲜酒楼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余铭伟指出,每棵椰秧的成本约10令吉,如一亩种150棵,成本即1500令吉。
“种植初期,只需聘用2名员工管理,也在园内提供宿舍,方便员工打理椰园。”
他聘请当地原住民打理,意外收获是原住民会总动员帮忙看护。
另外,他指出,每月椰芭开支,包括肥料及员工成本等,50亩椰芭所耗费用每月介于8000至1万令吉。
他指出,初期防范措施包括围篱笆挖深沟,防牛及野猪等动物闯入损毁农作物。
“害虫在初期种植的威胁不大,但一旦开花,就存着吃椰心,导致果结不成的失收风险,届时就需用香精味捕捉器挂在椰树,引害虫入桶罐。”

初哥边学边做边改良 亲力亲为3年终开窍
余铭伟的椰子之旅,则是边学边做边改良,过程积极参观友人的椰园及交流心得,从门外汉变初哥,如今渐渐对椰子种植“开窍”,从开芭、选购椰秧、呵护培育到等待收成丰硕期,亲力亲为,如孕育着心血结晶般细心守护监督每一棵椰树。
余铭伟指出,他是3年前才开始投入椰子种植领域,目前分别在双溪热力及甘孟私人地,开芭种植香椰树,面积逾50英亩地,种植约万棵椰树。
配种F1品质稳定
投资种椰,不论选种或地段面积,都有一定的要求。
曼绒县爱大华马达椰种植业者彭国明前年接受本报访问时,曾建议油棕小园主,如果有意改种植马达椰,必须种植配种的F1,凡是无经过配种的一定会变种,影响收成。
他建议,至少要有20英亩椰园,投资才有利可图。他认为,只种植5、6亩者,想要赚钱就须亲力亲为,包括亲身送货予买家,不可通过中间人,避免产量不足被压低收购价而无利润。
扎希:稳定本地市场商品价格 应加速橡胶产品多样化

阿末扎希(右二)与在场的学生握手交流。
(峇眼拿督26日讯)橡胶工业小农发展局(RISDA)受促加速实现下游橡胶产品多样化,作为稳定本地市场商品价格的长期措施。
副首相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表示,这旨在确保小园主能创造橡胶产品的持续需求。
“事实上,橡胶团(俗称胶屎)可生产出类似柴油和汽油的生物燃料等产品,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已得到标准机构的认可。若商业化成功,这类生物燃料的需求将推高橡胶团的价格。”
他今天为2025年昌明嘉年华会(北区)主持开幕仪式后说,除了生物燃料,成熟的橡胶木也具有开发优质家具制造业的潜力。
阿末扎希提及,在麻坡家具工业区,据悉其家具出口额超过850亿令吉,其中70%以上的材料来自橡胶木:“我们要求橡胶工业小农发展局寻找能生产适合家具行业的橡胶树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