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SI:66%民众反对调高SST

(吉隆坡15日讯)政府早前宣布,今年3月起销售与服务税(SST)将从6%提高至8%。UCSI民调研究中心近日对此进行民调,结果显示1007名受访大马公民中,66%受访者反对提高SST税率、13%支持,及21%对此持中立态度。
该中心今日在新闻稿中指出,逾半(55%)受访民众认为调涨此税务将对国人个人财务产生负面影响,24%则表示提高SST税率不会影响其个人财务,仅16%对税率调整所造成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并有5%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同时,44%受访民众不认同提高SST是符合当前国家财务状况的举措;29%持中立态度,27%则同意调整税率是符合国家财务现况的合理举措。
“有趣的是,亦有高达71%受访民众认同政府对提高SST税率决策提供了合理的理由,24%持相反意见,及5%不确定。”
该中心表示,尽管大多数受访者接受政府对提高SST税率的正当理由,但相当大一部分受访者仍对提高税率表达了质疑和不满;并且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数受访者预期此调整将对个人财务带来负面影响,并对此感到担忧。
“总体而言,决策者有必要确保在制定税收政策过程中保持问责和透明度,并缓解民众的担忧。”
慎扩SST保民生/曾志涛
政府将从2025年6月1日起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的征税范围。这项扩展计划将适用于部分非必需进口高端商品,如三文鱼和鳄梨。
与此同时,服务税的适用范围也将扩大,涵盖此前免税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易,尤其是按服务费用计算的项目。
笔者认为,政府此举虽符合增加财政自主与减少对石油收入依赖的长远方向,但若考量不周,势必对民生与经济带来冲击。
首先,全球经济环境充满变数,而美国关税战已对马来西亚出口构成威胁。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我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或由原预期的4.5%下调至3.5%。
在外需疲弱与投资意愿减缓的情况下,内需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倘若政府执意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征税范围,必然导致商品与服务价格上升,进一步压缩民众消费力,形成恶性循环。
加剧贫富差距
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型企业而言,原已在高昂的生活与营运成本下苦苦支撑,若再叠加消费税压力,势将加剧贫富差距与不满情绪。
其次,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征税虽有助增加政府短期收入,但中长期而言,若企业因税负上升而缩减投资、转嫁成本或退出市场,反而会削弱整体经济活力。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与就业市场的重要命脉。一旦新增税务申报与会计合规等行政负担加重,不仅将打击就业市场,也将连带影响税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生方面,政府必须坚守基本保障底线,确保教育、医疗、交通、基础食品等关键领域服务继续获得SST豁免。
任何扩大征税措施,若波及民生基础,将引发连锁型通货膨胀与骨牌效应。
因此,政府在扩大销售与服务税项目时,必须以保护弱势与稳定中产为原则,精准界定应税与豁免类别。
政策沟通须透明
税制改革的成败,亦取决于政府能否在政策沟通上做到透明与及时。人民虽然能够理解国家需要增加财政收入,但更关心新增税收的用途。
政府应定期公布销售与服务税增收款项的具体去向,例如投入多少用于公共医疗、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或者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缓冲经济下行期间的社会援助支出。
此外,从市场与价格稳定的角度来看,国家银行与相关监管机构亦需与财政部密切协调,以免在销售与服务税扩大初期出现恶性通胀。
必要时,政府可针对特定民生领域设立价格引导机制或短期补贴措施,防止商家借机哄抬价格,确保物价在合理范围内调整。
总的来说,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并非不可为,但必须合理且有温度。
政府若能在扩大征税之余,同步推出周全的配套措施,如分阶段推行、保护基本民生、加强对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支持、提升税收透明度与落实价格监管,相信不仅能实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标,也能在逆境中稳定经济基本面,保障人民福祉与国家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