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7月进出口双数增长 首7个月贸易刷新高

(吉隆坡19日讯)我国7月份进出口录得双位数增长,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2.3%,进口年增25.4%,进而带动今年首7个月贸易创下新高,同比增长18.3%,至1兆6520亿令吉。

值得注意的是,贸易总额自今年1月起,就持续保持上升趋势,而7月更是录得21个月来最佳表现,带动贸易总额来到2558亿8000令吉。

出口表现走高,主要得益于棕油产品、机械设备及零件、石油产品,以及电气和电子(E&E)产品需求增加。

此外,出口至主要贸易伙伴的幅度也跟着扩大,其中对东盟、美国、欧盟和台湾的出口大幅增长,达到两位数。

至于贸易顺差方面,来到64亿2000万令吉,而这也是自2020年5月以来,连续第51个月取得顺差。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在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表示,进出口之所以走强,归功于国际贸易都有上升的趋势,进而带动大马贸易表现。

“看回2023年,国际贸易的整体表现都比较负面,但来到2024年,整体表现已有所改善,甚至有正增长的迹象。”

他表示,接下来几个月,预计都会看到大马贸易处在增长阶段,除非出现不可控的局面,如黑天鹅事件,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加深。

政府料延续现有政策

当被问及政府会采取什么步伐推动贸易,张永隆表示,以现在的局面来看,预计政府会延续现有的贸易协议政策,继续向中国以及印度靠拢。

他表示,可以看到棕油产品在7月表现突出,而这得益于推广产品至中国及印度效果显著。

至于电子电气方面,他指出,这依旧需要根据国际周期的脸色,不过,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需求依旧处在强劲的势头。

他点出,别忘了还有“中国+1”政策能提供动力,助大马贸易更上一层楼。

张永隆指出,尽管东盟国家将与大马竞争,成为外资在“中国+1”战略下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但大马拥有特定元素和优势加持,对于寻求多元化生产和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企业来说,大马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地点。

令吉走强有利进口

另一方面,随着令吉不断走强,张永隆乐见这将带动进口表现走强,因为能以便宜的汇率入货。

当然,令吉走强免不了会冲击出口表现,因为产品价格走强;不过他表示,令吉走强带来的冲击,不会马上显现,而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从数据中反映出来。

有鉴于此,他表示以目前的走势来看,令吉走强并不会成为进出口大起大落的关键因素。

“要我说,比起令吉走强,国际贸易情绪攀升,才是大马表现走强的关键因素之一。”

 
 

 

反应

 

北马

需“由马来西亚制造” 吴俊益促中资本土化

(大山脚24日讯)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说,随着全球局势不稳定包括美国对多国发起贸易战之际,许多中国投资方已转驻我国,惟投资方需要的不仅是“马来西亚制造”,而是“由马来西亚制造”(Made by Malaysia),这也是本地企业与中国投资方洽谈合作的机会。

他说,中国企业在过去尤其于2024年增长迅速,其中槟城柏淡工业园及吉打居林高科技园获益不少。

惟随着中美贸易战掀起后,中国投资方需要进行调整,生产的不能仅是“马来西亚制造”,而必须与本地企业合作生产“由马来西亚制造”。

“因此,希望本地企业与中国企业洽谈合作,与中国投资方进行真正的合作关系。”

吴俊益也是投资槟城机构董事,他日前出席马来西亚机器厂商总会第22届第5次理事会会议,致词时如是指出。

他说,我国在国际局势不稳定性,包括美国对多国发起贸易战的不明朗期间,需要保持中立或低调,并抱持观望及静观其变的态度。此外,本地企业更要自我调整应对未来局势,避免被时代所淘汰。

鼓励修读技职教育

此外,吴俊益指出,槟城的工业发展已迈入第53年时间,一路走来从电子专业制造服务(EMS)、自动光学检测(AOI),惟最大遗憾是曾经错失成为晶片设计枢纽的机会。

“当年我国与台湾在晶片设计领域共同起步,惟如今台积电已将我们抛在后头。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缓慢,惟希望未来可迎头赶上,在集成电路(IC)设计方面把握机会和时势。

他说,本地高科技企业不缺企业资源,而面对最大的挑战是缺乏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于是他鼓励家长支持孩子修读技职教育,尤其是机械工程专业,以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并享有优渥的薪资待遇。

“此外,希望马来西亚机器厂商总会能够走入校园,培育孩子在机械工程专业方面的兴趣。”

这项会议由马来西亚机器厂商总会总会拿督郑美昌主持,出席者有署理总会长林伦福、总秘书罗竣传、总财政吴松琦等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