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子公司盈利预警 对大众银行影响不大

(吉隆坡27日讯)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旗下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大众金融控股(PFH)预期的亏损及商誉减值,预计对该银行集团的影响不大。
在12月23日,PFH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4财年将录得8亿至11亿港元(约4.7亿至6.5亿令吉)的净亏损,主要原因是商誉减值高达6亿至9亿港元(约3.5亿至5.3亿令吉)。
兴业投行研究在最新的报告指出,剔除此因素后,PFH预计2024财年将蒙受约1.9亿港元(约1.12亿令吉)的亏损。
回顾过去两年,PFH在香港的业务面临挑战,贷款减值高企,且净利息赚幅收窄,因为受到资金成本上升的利率周期影响,导致2023年业绩和2024年上半年表现受到重击。
兴业投行说:“好的方面是,我们注意到资产质量可能正在企稳,而总贷款在2023年以来连续下降后,2024年上半年以年化增长率3%的速度增长。”
截至2024年6月,PFH的商誉为27.7亿港元(约16.3亿令吉),源自2006年收购大众银行香港业务。
由于预期中短期内运营环境和市场条件依然具有挑战性,PFH进行了商誉减值。
核心方面,PFH预计年度净亏损主要归因于高于预期的4.94亿港元(约2.9亿令吉)贷款减值。
兴业投行指出,集团提及抵押品价值下降、分期贷款拖欠率上升,以及企业贷款的额外拨备是主要原因。
“此外,其他因素包括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失扩大至5000万港元(约2941万令吉),以及由于员工成本上升导致的运营支出增加。”
投资者关注基本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投行表示,PFH预计的核心净亏损1.9亿港元(约1.12亿令吉),在集团层面并不显著。
“仅占2024年税后净利润及少数股东权益(Patmi)的1%至2%。”
商誉减值占2024年Patmi的4%至5%,但兴业投行表示,这可能通过管理层持续进行的拨备覆盖逆转得到进一步的缓解。
“我们预计投资者会忽略商誉减值,继续关注基本运营表现。”
目前,兴业投行维持对大众银行的业绩预测及“中和”评级,目标价为4.80令吉。
大众银行首季净赚17.4亿

(吉隆坡21日讯)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业绩保持稳健成长,2025财年首季净赚17亿4532万令吉,同比增长5.56%。
该银行向马交所报备,截至3月杪的首季营收走高10.04%,录得73亿1371万令吉,创下历史新高。
该银行表示,着得益于净利息赚幅稳健、贷款与存款的健康增长,推动净利息与融资收入同比增长3.5%,报28亿令吉。
该银行首季贷款同比增长5.6%,至4亿3010万令吉;同期的存款增长为3.5%,报4亿3710万令吉。
同时,非利息收入则同比上涨了18.9%,录得7亿7210万令吉,主要归功于新收购的伦平(LPI,8621,主板金融股)的普险贡献,再加上大众银行投资与外汇收入的改善。
伦平开始缴贡献
在收购伦平44.15%的股权后,首季就为银行贡献了3260万令吉的盈利。
随着善用与伦平之间的潜在协同效益及交叉销售机会,大众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大众银行保持坚实的资产素质,截至3月底的总减值贷款(GIL)处于0.5%的低水平;呆账覆盖率(LLC)则为159.9%,继续提供充足的缓冲,以应对潜在的信贷损失。
若包括监管准备金在内,银行的贷款损失覆盖率则高达233.4%。
截至3月底,该行的总贷款对资金和股本比例处在稳定水平,达83.9%。
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与总资本率也分别处于14.0%和16.8%的健康水平。
维持高效
大众银行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丹斯里郑亚历表示,尽管营运环境面临持续挑战,大众银行最新的财务表现依然展现出其业务的韧性和基本面的稳健。
“集团严谨的成本管理使得成本收入比率(CIR)维持在35.0%的高效率水平,加上营收持续增长,股本回报率达12.4%。”
展望未来,他表示,在全球及国内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大众银行将继续坚定地推动长期韧性与永续增长。
“我们将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把握新兴机遇,并支持客户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通过保持敏捷与前瞻性,致力于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永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