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阿兹琳:中小企受影响程度不一 应针对特定目标拟不同政策

(吉隆坡9日讯)马来西亚女企业家公会联合会主席拿督阿兹琳说,自去年3月实施各阶段行动管控令以来,在20个月内共有50%中小企业关闭,只有小部分的业绩比疫情前出色。

她说,中小企业受影响的程度不一,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针对特定目标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一个政策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

她促请政府探讨我国的经济展望,引领中小企业迈向复苏之路。

阿兹琳今天在国家复苏研讨会的“重建美好:重建和重置商业与经济”小组会议上说,国家复苏计划是一项良好的开端,让中小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路线图复苏。

她表示,由于经营环境因为疫情出现巨大变化,许多中小企业对未来感到迷茫,政府有必要与企业、学者、非政府组织等携手合作,探讨我国的经济前景,为业者指引道路。

“政府通过与各造展开研究,让中小企业清楚了解到后疫情时代应从事什么行业,过后才拟定计划,向目标迈进。”

她也要求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与数字化有关的培训课程,让业者知道何时才是重启企业的起点。

阿兹琳形容,中小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柱,去年我国120万家企业当中,97.2%为中小企业,当中80%为微型企业。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外企裁员·趁机吸纳 本地中小企业抢科技专才

独家报道:谢姈悄

(吉隆坡11日讯)国外科技领域频现裁员潮,国内科技业却迎来招聘潮!

最近国外科技领域公司不断“砍人”,其中包括美国,然而本地属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司非但未见裁员潮,还积极广招人才。

外国科技公司裁员对本地科技公司而言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吸纳有素质的人才。

人力资源界透露,本地科技公司一般分两大类,一种是属于外资,另一种是本地的中小企业,而属于后者的科技公司,目前还在招聘当中,而且薪资都很吸引人。

未来10年资讯人才吃香

JP Asia人力资源咨询顾问曹思滢受询时指出,如今本地资讯人才都很吃香,未来5到10年都将是他们的世界。

她指出,属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司目前并没有出现裁员情况,而外资公司的裁员行动却已开始。

“本地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司还是不停地招聘,有些还面对招聘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晓得要如何招聘专才,只懂得资讯科技的东西。”

“大部分本地科技公司都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而一些就算设有人事部,但是这些人员可能只负责出薪水,而不是真正做招聘的工作。”

因此,她说,如今很多本地科技公司都是倾向于请猎头公司帮他们招聘资讯科技专才。

薪水4000元起跳

一般毕业于其他领域的大学生起薪为2500令吉,但资讯科技毕业生若受聘于该领域,薪水通常4000令吉起跳。

曹思滢指程式设计员的薪水目前都不错,如果有经验,甚至可达五位数。

她表示,本地有很多资历较浅的科技人才,而印度却有很多资深科技人才,因此企业较喜欢聘请印度的专才。

“所以很多资讯科技公司还是会从海外如印度及中国,聘请资深科技人才,以从事比较高阶的任务。

“无论外资公司裁多少人,其实不会影响到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要用的人本来就不多。所以当外资公司裁员,其实对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他们才有机会吸纳那些人才进去中小企业。”

未听闻本地科技公司裁员

从事资讯科技网络安全的江暐颉表示,近来并未听闻本地科技公司裁员。

他不认同本地的科技目前还是属于起步阶段的说法,并以自己如今身在国外,正做着一些国外的项目为例说,其实本地资讯科技人才资源还不错,无论是人力、经验及能力方面皆具竞争力。

数年一次清洗周期

威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pos2u私人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李胤潮认为,当一些大科技公司旗下产品已开发到成熟阶段时,公司必定会把当初开发有关产品的一些人裁掉。

“然后再等下一个产品进来,这些公司又再请新的一批人进来。

他指一个科技产品开发周期,大概是3到5年,因此每过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清洗周期”。

无论如何,李胤潮说,资讯科技专才还是非常抢手,而本地科技公司会遇到请不到人情况,是因为许多人念了资讯科技出来,并未在相关领域就职。

“再来就是一些人重视工作和生活平衡,所以即使科技公司开出双倍的薪水,他们也不愿意去从事需全天候待命,负责支援与维护的技术人员工作。”

他指科技业约略可分两类,一类是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开发员。

他指本地公司基本上都以外包模式,把程式设计中的一些高阶任务外包给中国、印度及越南等专才,然后在将设计成果与之前本地专才所开发的部分融合,进行后续工作。

空缺增人才供不应求

大马就业坊(Jobstreet)董事经理维克西塔萨南表示,尽管全球出现大规模裁员,但随着公司继续寻求提高其企业的数字能力,科技专业人士依然供不应求,尤其在大马。

他指:“随着具有大型科技公司经验的科技求职者突然增加,熟练技术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2023年1月),大马科技领域有大量职位空缺。

“事实上,与2022年12月比较,今年1月与资讯科技(ICT)相关的职位空缺数量,有所增加。”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