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冲击大马航运业 小企业财务恐陷困

纳泽里卡立
(吉隆坡讯11日讯)分析师担心,大马航运业难以避免关税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一旦运输成本大幅上涨,料将对小型企业造成严重打击。
航运产业分析师纳泽里卡立指出,如果90天暂停期后高关税正式实施,大型进口商或许还能承受额外成本,但资金周转能力有限的小型企业可能因此陷入财务困境,导致货物滞留港口。
“接收高关税货物可能会对小型企业造成严重财务压力,引发货物积压、高额滞留费,进一步加重港口与航运供应链的负担。”
他担心,深度参与全球货运的巴生港口与丹绒柏拉巴斯港货柜港口,业务因此下滑,航运业再次陷入“全员待命”的危急状态。
破坏制造供应网络
中美关税料严重波及全球航运业,大马亦无法幸免,航运成本上升、港口拥堵,以及全球供应链脆弱问题,近期愈发明显。
此外,关税也可能破坏长期建立的制造供应网络,小型制造商或因财务压力失去关键的海外供应商。
纳泽里卡立向马新社说,现金流不足的小型企业将无法提货,只能让货物滞留在港口,导致港口向进口商收取高额滞留费。
“这将严重加重港口负担,并造成航运供应链紧张,而被困的货物需要很长时间清理。”
在疫情带来的重创尚未完全恢复之际,这场关税战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加上持续的政治紧张、油价波动及运费不稳,使形势雪上加霜。
他指出,特朗普的最新举措将严重扰乱长期建立的制造供应链秩序,这些系统往往需要多年打造与维护。
高关税带来的财务压力可能让制造商难以承受,进而面临失去可靠海外供应商的威胁。
“尽管制造商在多个地点拥有不同的供应商,但那些找不到与原有供应商可靠和成本相当的替代者,将受到最严重影响。”
然而,他不排除特朗普的“回流制造”政策,对大马有利,因在海外设厂的美企未必会立刻回流。
“企业依旧倾向于选择成本最低、劳动力充足、靠近原材料与市场、基础设施完善且制度友好的国家。”
这将使那些维持低关税政策的国家,吸引美企重新布局,为大马带来机会。
他相信,凭借政府提供的各类优惠条件,大马有潜力吸引这些企业将制造业务转移至本地。
马士基首季盈利超标 但下修全球货柜展望

(哥本哈根8日讯)马士基集团(Maersk)周四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强于预期,营运利润超过分析师预测,全年指引保持不变。
这家丹麦航运巨头,公布第一季税前盈利27.1亿美元(114.6亿令吉),较去年同期的15.9亿美元(约67.3亿令吉)增长70%。
根据LSEG的调查,该结果超过了分析师预期的25.7亿美元(约108.7亿令吉)。
马士基集团总执行长文森特·克莱克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取得了强劲的业绩,这得益于我们在运营效率方面的势头以及前三个月全球经济状况良好。”
他补充道:“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不确定性上升,全球供应链再次成为焦点。”
马士基重申了其2025年利润预测,预计税前盈利将在60亿(约253.8亿令吉)至90亿美元(约380.7亿令吉)之间。
然而,该公司现在预计,全球货柜市场容量将萎缩1%至4%之间,理由是“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公司还指出,红海航运中断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剩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