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运作降建造成本 居外IQI促设中央房屋机构

(吉隆坡28日讯)居外IQI建议设立中央房屋机构,统一监督可负担房屋计划,并简化运作降低建造成本。
居外IQI指出,可负担房屋问题或购房困难,仍是本地发展商持续面临的主要挑战。
它提到,马来西亚在去年为可负担房屋计划拨出约28亿5000万令吉,居东盟第四高,仅次于新加坡、越南及泰国。
它指出,政府推出了多个计划,帮助许多家庭获得购屋财务支持,然而,政府的支出也存在一定限制。
针对如何协助更多购屋者,居外IQI联合创始人兼总执行长卡希夫安萨里向《马来西亚前锋报》表示,大马可考虑设立中央房屋机构,统一监督各项可负担房屋计划,以简化运作流程并降低建造成本。
同时,他建议建立全国房屋数据库,以引导新建项目落户于住房需求最迫切的地区,从而避免供应过剩。
他认为,应通过奖掖措施支持发展商,鼓励其在最需地区建设社区所需的房屋类型。
根据2024年产业市场报告,全国住宅成交量达26万516宗,平均房价上涨3.3%,至48万6678令吉。
报告提及,区域方面,吉隆坡均价最高,达80万3846令吉;雪兰莪次之,为55万7425令吉;马六甲及玻璃市最具可负担性,均价分别为23万8109令吉和23万9872令吉。
它指出,各类产业平均价格为排屋46万7806令吉,高层公寓37万9856令吉,半独立屋73万9852令吉及独立屋65万9027令吉。
行业展望方面,卡希夫安萨里表示,住宅市场将保持稳定,成交量与成交总值有望接近历史高位。
他提到,新增供应及可负担能力举措有助于稳定房价,并保障购屋能力。
他说,主要购屋者集中在吉隆坡、柔佛、雪兰莪及槟城,数量是其他邦州的2至3倍。
他提及,其中,每5位购屋者就有一位来自雪兰莪,约16%来自柔佛,超过50%的买家,也是住在吉隆坡、柔佛、雪兰莪和槟城这4大直辖区和州属。
他指出,排屋最受欢迎,占总成交量的51%;高楼住宅占17%;廉价组屋占12%;半独立式房屋与独立式房屋占比相对较低。
中国富豪海外置产 大马升第四目的地

卡西夫安萨里
(吉隆坡15日讯) 马来西亚因房价具竞争力、生活品质优越及政策利好,跃升为中国高净值人士(HNWIs)海外置产第四热门目的地。
根据居外IQI(Juwai IQI) 去年的数据显示,大马在中国高净值人士寻找500万美元(约2204万令吉)及以上产业的热门目的地中跃升至全球第四,仅次于泰国、澳洲和加拿大,较2023年未进入前十名的排名大幅提升。
高净值人士是指可投资资产价值100万美元(约441万令吉)以上人士。
居外IQI联合创办人兼总执行长卡西夫安萨里表示,大马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因其产业具价值、国际学校众多、签证政策改善,以及生活品质媲美其他高价市场。
他透露,许多买家曾多次造访大马,并通过旅游、教育或经商等方式与本地建立联系。
他指出,去年前5个月,中国游客访马人次接近120万,旅游复苏提升了买家的信心与对大马的熟悉度。
卡西夫安萨里表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学生在大马高等教育机构的注册人数增长了35%,进一步推高吉隆坡、新山及槟城的产业需求。
他说,2023年修订的“大马第二家园计划”(MM2H)提升了大马吸引力,不仅为长期居留提供更有结构的路径,也允许申请者动用部分定存购置产业。
根据全球产业顾问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数据,吉隆坡高级住宅的平均价格为每平方尺240美元(约1058令吉),远低于新加坡的1810美元(约7978令吉)和曼谷的1090美元(约4805令吉)。
卡西夫安萨里补充,大马正逐步成为亚洲奢华产业市场的“甜蜜点”,既能提供优质生活,又无繁琐签证限制、资本管制或高昂房价,吸引来自中国等国家的高净值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