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 17重大转变加快经济改革

安华
(吉隆坡11日讯)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中共推出17项重大转变和71项重大举措,并将加强5个高增长和高价值领域,以加快经济结构改革。
这5个领域位能源转型产业、技术和数字化产业、高价值电气和电子(E&E)行业、农业和农基工业及稀土行业。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今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呈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时说,因此,我国将起草新的国家矿产政策,以可持续和责任原则为基础,推动矿产工业全面发展。
“这项政策将作为在永久森林保护区、环境敏感地区和保护区实施采矿活动的指南。”
他说,为保证大马最大回报,政府还将制定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的政策,以避免资源被剥削和损失。
此外,大马的社会创新政策将于今年11月推出,鼓励基层创造力,并准备在第12大马计划期间,拨款3.46亿令吉,以吸引年轻人参与高收入的创意活动。
与此同时,政府也设定目标让大马成为国际清真市场的领导者,以在2025年达到631亿令吉清真出口额。
相关新闻:
【灼见】公正党选后的情势/胡逸山博士
人民公正党是联邦执政的团结政府(亦即希望联盟)中的主干政党,因此其党选自然引起本地各界高度关注。
但若细加分析,公正党之所以被视为主干政党,关键并不在于其赢得最多或较多的国会议席。其友党民主行动党虽然议席更多,却始终未能成为执政阵营的主干政党。
坦白说,行动党虽名义上倡导多元路线,却仍被视为由本地非多数族群主导;相较之下,公正党同样主张多元,却由本地多数族群掌舵。
在我国政治与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即使行动党赢得再多议席,也很难被体制内接受为主干政党。这并非值得争辩的问题,毕竟潜规则自有其惯性与逻辑。
或许会有人质疑:团结政府中另一大党巫统,明明更鲜明地主张捍卫本地多数族群利益,其议员几乎全数来自多数族群,其数量也仅略逊于公正党,为何不是由巫统担当主干角色?
巫统当“老二”好过当“老三”
关键在于,巫统在上届大选中赢得的议席略逊于公正党;此外,公正党也可依赖其希盟盟党的议席总数,取得比巫统更具分量的集体优势。
巫统方面当然有其政治考量。如果其拒绝在团结政府中甘于担任本地多数族群主导阵营中的“老二”,而转投国盟另组政府,届时其地位恐怕会进一步下降,沦为伊斯兰党和土著团结党之后的“老三”,所分得的部长职位与影响力更有限。
因此,在现实政治的权衡下,当“老二”总好过当“老三”。
此外,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与现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之间的关系颇为融洽,这也是巫统愿意接受当前安排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要由阿末扎希领导的巫统高层维持现状,巫统看似仍愿意在团结政府中扮演次要但重要的角色。
换句话说,公正党被视为主干政党,更多是因首相安华的党籍身分所“顺水推舟”地带动。在此背景下,安华之所以继续连任党主席,几乎是水到渠成;虽然根据党章,他在下一届将不得再度蝉联。
努鲁拉菲兹威望恐逊安华
安华严格而言是一个折衷性的首相人选。若首相来自巫统,曾与国阵长期对垒的希盟自然不会同意。
若由非多数族群主导的行动党出任,或是议席较少的国家诚信党代表出任,巫统方面则未必愿意接受。
因此,安华凭其数十年的政治履历与高度声望获得广泛认同,顺利出任首相,也间接确立了公正党的“主干”地位。
当前,公正党内部的第二把手之争,主要安华之女努鲁依莎与昔日爱将拿督斯里拉菲兹之间上演。两人皆有相当的政治资历与专业能力,但无论谁当选日后谁接任党主席,恐怕都不具备安华那种足以服众、掌控局势的领袖魅力。
因此,公正党及整个团结政府的未来何去何从,确实值得深思。安华之后,能否延续团结政府的运作逻辑?能否维持多元而不失平衡的政治合作框架?这些都是本次党选之后,必须继续观察与探讨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