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电动车占比显著走高 中国品牌成车市新宠

(吉隆坡25日讯)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成大马消费者的新宠!

MIDF研究分析员指出,大马2024年汽车总销量(TIV)再创新高,当中,中国品牌呈现强势崛起,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比亚迪(BYD)和奇瑞(Chery)作为新进入者表现尤为突出,全年销量分别录得8570辆和1万9563辆,相当于2023年的2.3倍和4.4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TIV的增长并非全面,根据MIDF研究覆盖的汽车品牌,除了上述两家,还取得同比增长的品牌仅有第二国产(Perodua)与本田汽车(Honda)。

其余汽车品牌的销售都出现大小不一的下滑,跌幅介于2.2%至42.9%。

分析员指出,去年12月我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4.2%至8万1735辆,推高2024年总销量达81万6747辆历史新高,这主要由第二国产所带动,其全年销量创纪录达35万8102辆。

“另外,本田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1%,达到8万1699辆,在乘用车领域继续保持11%的市场份额。”

汽车类型方面,2024年电动动力汽车销量达3万796辆,同比增长9.8%,在总销量中占比4%。

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则同比大增45.3%至1万4766辆,市场渗透率翻倍至2%。

整装进口电动车销量看涨

考虑到截至2025年12月31日的税务减免政策,分析员认为,消费者抓紧机会,整装进口(CBU)的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在未来一年进一步攀升。

“政府计划针对高收入群体(即T15)逐步取消RON95燃油补贴,预计这群体更可能转向电动汽车或混动动力汽车。”

纵观整个行业,分析员预计,2025年汽车总销量将逐步回落至79万2000辆,同比下降3%,这与大马车商公会(MAA)预测的78万辆相似。

“需要关注的是,第二国产的订单积压,从2023年底的12.8万辆,降到9万辆,其他品牌也呈现类似趋势。”

然而,分析员续指,该行业仍有一些积极因素支撑,即最低薪金调整、公务员涨薪以及隔夜政策利率(OPR)预测维持3%。

综上,基于行业周期性调整,分析员维持对汽车行业“中和”评级,首选股为柏马汽车(BAUTO,5248,主板消费股),主要因市场担忧拖累股价走低后,其当前估值相当诱人。

 
 

 

反应

 

财经新闻

挑战本土与日系品牌 中国车企掀价格战

(吉隆坡18日讯)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BYD)、奇瑞(Chery)、哪吒(NETA)及即将进入市场的iCAR,正以激进的降价策略在本地市场掀起价格战,部分电动车(EV)和燃油车的降幅高达1万8000令吉。

独立市场分析师阿玛吉星表示,此举可能重塑本地汽车行业格局,迫使本土品牌宝腾(Proton)、第二国产车(Perodua),以及日系品牌丰田和本田调整定价策略,以维持竞争力。

赚幅缩水

“降价可能导致汽车制造商利润缩水,削弱传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已购车的车主可能面临二手车贬值,短期内带来投资损失。”

他表示,金融机构同样受到冲击,因车辆价格下跌可能导致融资利润下降、拍卖车残值降低,并提高贷款违约风险。

市场不稳定性还可能波及汽车零部件、配件行业及供应链,导致消费者保持观望。

“一些车主因车辆贬值而蒙受损失,潜在买家则可能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

不过,阿玛吉星认为,这场价格战也为市场带来了机遇,让更多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电动车及燃油车,从而推动马来西亚向永续交通发展。

“这场价格战对新购车者是好消息,但对现有车主、传统车企、金融机构及整个汽车生态系统而言,都是一场严峻考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