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沙布拉能源找到“白武士” 料注资18亿助重组

(吉隆坡11日讯)沙布拉能源(SAPNRG,5218,主板能源股)终于找到“白武士”,后者料将注资18亿令吉,协助该公司重组。

据财经周刊《TheEdge》报道,在读取法庭文件时发现,沙布拉能源是在上个月15日收获信函,指有“白武士”有意为公司提供资金,不过有附带条件限制。

随着“白武士”的加入,该公司伺机推出新计划,借此重组103亿令吉的债务。

其中的附带条件包括,相关数额和条例将由双方再次商讨后并落实,同时,需同意采用多货币融资计划。

尽管如此,法庭文件上并未列出“白武士”的名字,因此身分成谜。

多个消息透露,“白武士”预计来自中东的油气公司,相信在去年11月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洽谈。

沙布拉能源代表回应此事时说,一旦有最新的重组进展,将第一时间告知马交所、市场和媒体,但并未透露“白武士”的身分。

本月8日,高等法院宣布沙布拉能源及旗下22家子公司获得新庭令,禁止债权人在3个月内,对公司采取法律行动。

在这3个月,双方也需与每一名债权人召开会议,让公司能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工作,无需因法律纠纷而分心。

沙布拉能源总执行长拿督莫哈末安努亚泰益发文告指出,尽管营运资金有限,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但公司的财务与上一年相比,已有明显改善。

 
 

 

反应

 

言论

沙布拉会否成为另一个马航?/南洋社论

沙布拉能源3月11日发布文告,表示获得政府注资11亿令吉。这笔资金,主要是帮助沙布拉能源偿还贷款,避免引发本地中小企业不堪拖欠而倒闭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沙布拉能源拖欠的本地供应商达到2000家,如果任由它被债务拖垮,覆盖面广泛,很可能在本地中小企业激起一场“沙”尘暴,尘埋大大小小的供应商。

问题是,它属于私人企业,不算是国营公司,政府为什么要冒大笔金钱损失的风险,来履行美其名的“社会责任”?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之前和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唯一一次的公开辩论,就是围绕在沙布拉能源该不该救的课题上。当时的纳吉也认为,沙布拉是大马宝贵的龙头企业,不应该让它倒闭,否则将让外资趁机收购其被逼贱卖的资产。因此,必要时,政府会伸出援手,帮助沙布拉能源渡过难关。

破坏市场规矩

而当时作为反对党领袖的安华,当然不会附和执政党。他的立场是政府不该干涉私人企业,如果政府选择“拯救”沙布拉能源,等于破坏了市场规矩。

大马股市里,财政陷困的公司不止沙布拉能源一家,政府开了先河,很容易让其他陷困的公司燃起了希望,幻想政府是不是也会拯救它们。

如果政府只救一家却不救另一家,很容易引人诟病,以为政府偏私。

既是私人企业,就应该作好可能经营不善而陷困的后果。如果营运失算就要期待政府帮忙用公帑来帮自己过难关,那不符合自由经济的理念。

安华当时自认将纳吉打得“落花流水”,没想到过了几年,在他执政以后,竟然玩起角色互换,打脸自己,当起拯救沙布拉的“英雄”。他没忘记自己当时讲的话,于是将这次拯救解释为“投资”,所投下的钱是要还的。自古至今,有哪个“拯救”方案不叫投资呀?

远的不说,就说马航。在过去30年里,我们已经记不起政府多少次注资于马航,甚至是多到将它私有化起来,除牌了慢慢“拯救”。到底那是注资、投资还是拯救呢?

虽然马航可以厚着脸皮说它是国营企业,政府拯救是理所当然。那沙布拉能源呢?即使名义上是私人企业,想必这次的贷款,开启了国营化的脚步。

一些分析员见到政府出手相助,已经欣然修改沙布拉的合理价,好像是一切灾难已过去,公司从此能重新平步青云,再次成为股民的心头爱。

负债超过100亿

问题是沙布拉的庞大负债,不是一个小小的11亿令吉可以解决的。沙布拉能源负债超过100亿令吉,这个11亿令吉,肯定不够用来解决它如山高的债务。接下来,还借不借(按照政府的定义,这叫“追加投资”)?

不但如此,其高层的管理能力不大高明,近年来的业绩亏多赚少,如果找到了政府这条大水喉,恐怕更加不思进取,最后就像马航那样,先除牌,再寄生在政府部门里,慢慢的汲取政府的养料自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