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每公顷盈利高油棕19倍 榴梿成为摇钱树?

(吉隆坡23日讯)果王榴梿近年愈发受到海外市场认可,相关行业链价值水涨船高,每公顷盈利更是油棕树的19倍,因此,本地棕油种植园现在也飘出了浓郁的榴梿香味。

大华继显研究分析员近期参与了马来西亚种植联合会(ISP)举办的《榴梿投资与培育研讨会》,在今日发布的报告中,点出了榴梿与油棕种植的对比。

作为业者最为关注的盈利部分,每公顷用于种植榴梿的土地,盈利表现是油棕树的19倍。

同时,在高产年份时,每公顷榴梿种植能带来35万令吉回报,远胜棕油鲜果串的1万令吉。

至于对每公顷种植榴梿的最初投资,则约为40万令吉,亦是棕油树的20倍。

不过,千万别就此而被热血冲昏脑,急冲冲跳入榴梿大队中,因为现实的种植过程非常骨感。

根据报告,与油棕树第三年就开始有产出不同,榴梿树需要等到第五年才开始有收获,并要等到第八年才迈入高产阶段。

投资回本期更长

换言之,榴梿投资回本期会更长,大约为9到12年,比油棕树的7到8年更久。

同时,榴梿种植还高度依赖劳力,在平地与丘陵地带时,每名劳工只能分别顾得上6到8公顷与2到3公顷榴梿树。

再来,若没有良好的计划,榴梿种植成功率恐会很低,而决定能否成功的部分关键因素,包括了土壤、种植投入、水源和规划等。

“并非所有榴梿投资都会带来回报。只有大约50%榴梿树在(开始种植的)6年后仍存活,而这甚至可能低至只有25%。”

因此,分析员认为榴梿种植热潮,不会威胁到棕油的供应。

榴梿种植规模小

现阶段,榴梿种植都处于较小的规模;FGV控股(FGV,5222,主板种植股)曾透露,分配了1398公顷土地供榴梿种植用途,而这也是其最大榴梿项目。

IOI集团(IOICORP,1961,主板种植股)曾于1995年在Sagil种植园种植3公顷榴梿树,并计划在2025年前扩至200公顷。

实际上,榴梿种植热潮的掀起,是因为2017年中国对榴梿需求提高,大幅激励了榴梿价格,且当时原棕油价格低迷。

因此,油棕种植公司纷纷探索其他替代经济作物,以弥补棕油价格波动造成的盈利缺口。

在当时,榴梿与黄梨正是最多企业选择进军的两大主要经济作物。

不过,这些替代作物主要都种植在边缘或丘陵地带,种植公司没有选择种植在供油棕树成长的最佳地段。

PLS种植唯一概念股

目前,唯一与榴梿种植业务有关的上市公司,只有PLS种植(PLS,9695,主板种植股),核心业务是种植、贸易、建筑。

该公司的种植业务,包括了人工林、油棕和榴梿,而榴梿的营收仅占种植业务的不到4%。

此外,该公司也透过子公司Dulai Fruits Enterprise (Dulai) 私人有限公司,经营榴梿相关业务,包括经销新鲜与加工榴梿果实。

占30%营收

这个经销业务在2021年贡献了30%营业额,同时也是该年唯一取得盈利的业务。

目前,PLS种植是以13倍本益比交易。

油棕仍是种植股核心

考虑到棕油仍会是种植企业的主要种植作物,因此,分析员仍然以油棕种植作为评估挂牌上市企业的主要考量。

“我们估计原棕油价格会持平,且若美国大豆在干旱天气下,产出能够转好,将对原棕油价格带来下行风险。同时,巴西下一轮大豆种植,可能录得纪录高位产出。”

根据报告,分析员维持今明年原棕油每吨5200和4000令吉的预测。

与此同时,分析员认为种植股当前缺乏近期催化剂,只有首选的IOI集团和合成种植(HSPLANT,5138,主板种植股)业绩表现,估计可跑赢同行,从而支撑股价走势。

其他潜在催化剂,来自美国生物柴油需求高过预期,及商品周期强过预期。

 
 

 

反应

 

东盟+

加紧审查监管程序 印尼榴梿铺路输华

(雅加达21日讯)印尼正在扩大榴梿的种植规模并完成法律程序,准备开始向中国出口榴梿,与东南亚的榴梿种植国竞争。

据安塔拉通讯社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官员11日前往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对当地的榴梿种植园和包装厂进行审计。

当地一位粮食作物和园艺服务局负责人告诉安塔拉通讯社,此次检查很可能是为了确定“榴梿出口合作”能否继续。

此外,有印尼官员表示,印尼可能会首先争取获得向中国出口冷冻榴梿的许可。

冷冻榴梿通常比新鲜榴梿便宜,而且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风险较小。

据报道,印尼农业部已指定群岛周围的422个村庄重点种植榴梿。

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榴梿市场,一个6公斤的新鲜榴梿在中国的售价高达200元人民币(约122令吉)。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泰国主导着中国的榴梿市场,越南排第2,菲律宾排第3,而大马排第4。

印尼年产200万吨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榴梿生产国,每年收获约200万吨榴梿。由于其国内市场至膨大,有分析人士指,印尼榴梿大规模出口中国的现象恐不会立即出现。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