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储蓄成为“奢侈品” 逾半大马年轻人债务缠身

(示意图/取自Freepik)
(吉隆坡31日讯)数据显示,我国55%的年轻人正面临偿还现有债务和贷款的困境。
国库控股研究院在今日发布的《储蓄危机:为何年轻人难以追赶》报告中,揭示了这个令人担忧的事实。
根据报告,大马年轻人面临储蓄率低的困境,主要由3个因素引发:过度债务积累、低工资水平和财务知识匮乏。
报告的作者沙扎鲁认为,这种状况不仅威胁年轻人个人的财务健康,也可能对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大马,债务是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依赖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贷款完成学业,而其中60%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更有18%的借款人从未开始偿还。
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年轻人在步入职场初期,就被巨大的财务压力束缚。
BNPL助长消费债务
除了传统的学生贷款和信用卡债务,近年来流行的“先买后付”(BNPL)消费模式也加重了年轻人的债务负担。
这一模式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短期的灵活性,但也导致许多人陷入冲动消费和多重债务的陷阱。
报告警告,“先买后付”可能加剧债务问题,因为消费者往往忽略还款条款,进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根据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报告,超过5万3000名30岁以下的年轻人背负近19亿令吉债务,其中28%的人甚至被迫贷款购买生活必需品。
债务问题直接挤压了年轻人群体的储蓄能力。
数据显示,90%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未达到雇员工积金局的基本储蓄门槛。更高的债务水平不仅让他们无法积累财富,还增加了他们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脆弱性。
“当大部分收入都用来还债时,储蓄自然成为一种奢望。这种恶性循环可能导致整个年轻人群体陷入长期的经济困境。”
工资停滞不前
此外,工资水平过低也是制约年轻人储蓄能力的关键因素。
“雇员薪酬(CoE)一直停滞不前,去年仅33.1%,2023年,马来西亚的员工薪酬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1%,远低于欧元区2022年的52.9%。”
这意味着大马员工从劳动中获得的报酬相对较低,难以积累足够的储蓄。特别是年轻人群体,20-24岁的中位工资仅为1593令吉,而25-29岁的也仅为2076令吉。
这些低工资水平使得他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难以有额外的资金积累储蓄。
财务知识匮乏
沙扎鲁认为,当今世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责任管理个人财务,以应对日益复杂化的金融产品。
“如果个人金融知识水平较低,通过投资和储蓄积累的财富将受限,进而增加面对经济衰退、失业等突发事件风险。”
而根据2022年大马证监会调查,62%的大马年轻人金融知识水平较低,且对资本市场产品缺乏了解。
“提高财务知识对于帮助个人实现财务独立至关重要。”·
他建议加强中小学的财务教育,并评估现有项目的成效。
人才错配与就业不足
报告进一步指出,大马年轻人面临学历与工作不匹配或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足现象。
2021年数据显示,48.6%大马毕业生与其职位不匹配,表明人才未得到充分利用。
“过高的学历要求,使毕业生的整体工资水平降低,因为他们只能在提供低工资的半技能职位上工作。”
他分析,这对整体就业市场产生连锁反应,高学历毕业生因不满现有工作,离职率较高,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导致年轻人公积金储蓄较低。
“按照旧标准,超过90%的30岁以下公积金会员未达到基本储蓄要求,而最近公布的新储蓄目标框架,料使更多人未能达到储蓄标准。”
以往,公积金基本储蓄标准为55岁时达到24万令吉,或30岁时至少储蓄3万5000令吉。新的储蓄框架,把基本储蓄目标拉高至39万令吉。
为缓解年轻人债务压力,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
1.灵活的债务管理计划:支持PTPTN推出的#PTPTNBolehBincang计划,为借款人提供个性化还款方案,同时降低违约率。
2.加强财务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普及财务管理技能,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规划财务,避免不必要的债务。
3.提高收入:通过提高最低薪金标准和促进高收入行业发展,增强年轻人偿债能力。
4.监管金融工具:加强对“先买后付”等消费信贷工具的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