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不足·培训不全·教育脱节 大马企业转型受制掣

(八打灵再也12日讯)马来西亚数字经济迅速崛起,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惟多数本地公司仍面对员工技能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及教育与行业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企业竞争力与整体生产力提升。
根据人力资源发展基金报告,超过40%雇主坦言,员工不具备所需的数字技能,甚至许多雇主也不清楚该培养哪些技能。
专家们认为,5年前的技能已无法应对当前需求,企业若无法建立强大的数字能力,不仅难以生存,更无力应对客户期待与市场变动。因此,企业必须将员工技能发展视为长期战略,而非临时应付。
资源勿集中IT部门
大马吉兰丹大学(UMK)企业与商业学院金融与创业教授拿督聂玛哈兰博士接受《马来西亚前锋报》访问时指出,雇主不应只把资源集中在IT部门,而应为所有层级员工提供包括数据分析、数字营销、自动化及网络安全等培训。
她说,雇主选择用户友好的数字工具也非常重要,以免员工在学习新科技时感到负担过重。
“整体而言,投资员工的数字技能发展已不再是选择,而是一项确保企业与国家经济在全球层面维持竞争力的重要需求。”

大马回教理科大学(USIM)理科学院网络安全与系统单位讲师阿祖安阿末博士说,技能提升与再培训计划不仅应面向毕业生,也应涵盖讲师群体。
产业合作计划能解决
“技能提升应优先聚焦在人工智能(AI)、网络安全和区块链等关键数字领域,而非只针对电脑专业的师生。
“高等教育机构需获得最新科技的接触机会,这通常涉及成本,因为购置科技设备不便宜,但这个问题可通过政府长期推行的产业合作计划(ICP)解决。”

避免提升技能“形式化”
须精准设计培训实用性
OpenAcademy学习平台联合创办人兼董事经理陈观羚说,企业在提升员工技能时,必须避免“形式化”操作,应通过数据驱动与持续评估,精准设计培训内容,提升实用性与即学即用能力。
“很多企业每年只进行一两次培训,缺乏后续跟进,导致效果有限。但我认为,培训应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搭配短时学习(microlearning)和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调整培训项,才能真正提高效率与动力。”
她认为,未来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规划视为动态且战略性的职能,并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善用学习科技,如互动课程、测验与同行指导机制,帮助员工掌握实际技能。

Mawar Teraju有限公司董事依查哈则认为,目前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之间仍存在显著落差,尤其是在科技爆发性发展与年轻世代热衷“零工经济”之下,更需系统性规划与政策配合,确保数字转型不是少数企业的能力,而是全民基础素质的一部分。
“很多员工来不及跟上变化,若企业未能同步提升内部技能,将直接削弱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陈芳心: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中小企转型保竞争力
(士毛月29日讯)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全国总会长陈芳心表示,当今的中小企业面对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农业等挑战,企业需转型才能在这股浪潮下保持竞争力,惟也意味着需要投入高额的投资。
“转型对中小企业而言是高成本投资,但随着政府推出各种强化经济的奖掖与举措,企业应善用这些拨款获取资金。”
陈芳心于28日在2023年企业白金奖乌鲁冷岳巡回推广活动上,这么说。
他说,企业需提高员工技能,助力我国朝向高收入国的目标迈进,同时勿过度依赖外籍劳工,并尽早改善劳力方案。
“我国的企业务必减少依赖外劳,否则在数字化时代下, 工厂可能会面临关闭的风险,没办法继续生存。”

王再吉(左七起)、锺道昌、潘艳虹、陈芳心、刘衍聰及刘文兴与众理事出席2023年企业白金奖乌鲁冷岳巡回推广活动。
站上世界舞台
白金奖筹委会主席兼大马中小企业公会全国副总会长拿督潘艳虹说,企业白金奖迈入第22年,旨在为当地企业提供可站在世界级舞台的机会;获奖企业可借此提升品牌及销量,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将企业做大做强。
她表示,乌鲁冷岳是企业白金奖巡回最后且最大型的一场,共有300人出席,包括乌鲁冷岳的企业家。出席嘉宾包括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全国总财政刘文兴、乌鲁冷岳中小企业公会发起人拿督锺道昌、顾问王再吉及会长刘衍聰。
2023年企业白金奖旗下的亚太企业奖开放予中国、台湾、越南、柬埔寨及印尼的企业家参与,为国内企业搭建桥梁,进行对接。
另有19个奖项供企业家提名,其余4个奖项则是受邀参与,即企业家白金奖、杰出成就奖、亚太杰出企业奖及中小企业忠诚伙伴奖。
10月公布得奖者
获奖者需接受严谨的审核并获得由12位深具影响力企业家组成的评审团的认可。
优胜者名单将于10月2日公布,并订于11月10日在国际贸易展览中心(MITEC)举行颁奖礼,邀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担任主宾。
届时,也将获授予马来西亚纪录大全“全马最大规模的中小企业颁奖典礼”证书。
欲提名,可通过https://pba.smemalaysia.org/ 线上提交,截止日期为8月15日。详情,致电秘书处03-8024 5787(Cynt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