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张聪:发挥华文媒体影响力 让世界看见真实中国

(北京9日讯)马来西亚世界华文媒体集团董事主席张聪强调,身为海外华文媒体,将继续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让世界看到真实及主张和平发展的中国。

此外,她说,海外华人可以充分发挥在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张聪受邀列席正在举行的中国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并在接受中国华人头条专访表示,除了关注跟海外华人息息相关的中国的软实力发展,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关心中国外交方向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新动向。

张聪说,中国与欧美的关系左右世界局势发展,是判断经济走向十分关键的因素。

中国东盟关系融洽

“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总体融洽,是身在东南亚华人之福之盼,希望各方凝聚共识、促进东盟国家与中国命运共同体的落实,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得到新发展。”

她说,今年适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马来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因此也期待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上,再创佳绩,迈向高质量的发展。

视频推荐:

 

 
 

 

反应

 

要闻

张聪:世华恶境中坚守阵线 不忘对华社责任和义务

(吉隆坡2日讯)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指出,尽管营运环境恶劣,但世华媒体仍坚守阵线,继续为华社和读者服务,世华媒体不会忘记对华社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必须回想当初世华媒体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在网络时代,不要忘记来时路,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坚持。E时代的路再怎样难走,充满挑战,都应该有路让我们走出去。”

她在世华媒体集团年宴上致词时说,《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和《光明日报》在社长丹斯里张晓卿爵士收购之前,都曾经历过低潮,包括亏损及被勒令停刊。

“当年的营运条件严重不足、资源缺乏,但是同事们都熬过去,因此,只要我们坚持信念,我们还是可以克服困境,再造辉煌。”

她强调,在此严峻时候,世华媒体必须回到华社,因为大家来自华社,必须服务华社,为华人发声。

“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为华社带来更具前瞻性,开创性的服务和价值。除了推动华人文化、捍卫华文教育、赈灾等活动,我们还可从更深更高的价值层次,为华社做更多更好。我们应该继续为华社做事,与华社并肩同行。

“日子再怎样困难和辛苦,收入减少,总会有路。因为有危就有机,黑暗的尽头就是曙光。”

传统媒体挑战没减少
都在探索求变转型

张聪说,这一年来世界各地传统媒体面对的挑战并没减少,大家都在探索求变转型之路。

“传统媒体面对一些经营上的问题,包括网络媒体的冲击、广告收入减少、高营运成本,因此传统媒体必须透过转型,才能实现复兴的目标。

“传统媒体必须朝数字化转型,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将内容延伸至线上。同时多元化收入模式,包括付费订阅、开拓线上广告市场等。这是传统媒体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新法则、新模式。”

她举例,2019年2月《纽约时报》宣布在全球拥有430万名读者,其中有330万人为付费用户,2018年《纽约时报》的在线订阅收入增长了18%,而数字广告收入也增长了8.6%。

“虽然其他报媒纷纷逃离舍弃纸本报纸,但《纽约时报》反其道而行之,坚持认为纸本媒体仍然深受读者追捧。”

张聪也指在大马,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约45亿令吉的媒体广告,其中收入的一半即25亿令吉,是直接流向社交媒体平台,严重冲击传统媒体。

她说,历史总是以各种奇特的方式改变文明发展的进程。新媒体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中美在全球竞争与定位上出现的大逆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对大马的访问,支持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倡议的“昌明大马”理念,展现两国关系的深厚基础与广阔前景,预告了大马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担当、责任和机遇,肩负维护区域包容性及和平的重任。

“这些都是鲜活生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美国的关税大棒,预料将会冲击全球经济,大马也无法幸免。大马华社必须严阵以待,提高防范意识。在经济环境陷入困难下,大家更应该化危为机,思考、策划如何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价值,开拓财源。”

《星洲》风波引人深思
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对于《星洲日报》最近发生的风波及有两人因而停职,张聪指这是引人深思的教训,提醒大家务必在繁忙和时间紧凑的工作环境中,打起十二分精神。

“所谓魔鬼藏在细节里。再者,扩而充之,如何放大加快改革转型的步伐,是我们未来必须共同努力的方向。

“同事们要遵守‘世华媒体集团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准则’,以避免它可能带来的智慧产权、法律、隐私和资讯安全的风险,同时需审查和过滤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出的内容,以避免错误、不当或有害资讯的传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