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槟纸管纸品工业 工匠精神注重品管

谢千莹(左)指出, 公司向来贯彻“工匠精神”理念,为了维持高端产品的质量,公司的重心放在生产投资与品质管控。
【南洋百年杰出表扬奖】
企业楷模奖:太槟纸管纸品工业有限公司
为了企业永续发展,太槟纸管纸品工业有限公司致力于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同时履行企业公民担当,提倡环保、改善社区与社会的生活品质。
公司亦注重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支援,得到客户的信任,在行业内属于佼佼者。
太槟纸管纸品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扎根于霹雳州太平已有20年之久。公司总执行长谢千莹表示,她原本经营家族生意,领域较偏向于镀金首饰的批发零售业。当时丈夫则投身于食品工业以及纸品印刷工业,较为熟悉制造业。
股东退出亲自接手
当初她仅打算与丈夫一同作为投资者的身分加入纸芯的生意,并没有亲自经营的计划。
当时已购工厂,设备与机器亦设置完毕,开厂前却收到某位股东退出的消息,令谢千莹感到不知所措,犹豫是否应该就此结束该门生意。
经过一番思虑,她做出大胆的决定,亲自接手经营,可是她面对无客源、无技术人员、无材料供应商的三大问题。尽管面对从零开始的窘境,她依然不言输,在全马各地跑业务,打动客户的心。
“当时的我负责公司的市场营销与销售,主打霹雳州、以南及东海岸的市场,至于北马市场则交给其他合伙人。”

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霖(右三)与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左二)颁发企业楷模奖给谢千莹(左三),《南洋商报》总执行长刘鸿辉(左)、右起《南洋商报》霹雳州经理黄佩诗及总编辑罗依薇陪同。
新手生产遇阻亏逾百万
公司于2004年工厂欲开始投入生产,奈何因缺乏相关的经验以及知识,导致生产机器无法如常运作。
“当时我们完全是零知识,该使用何种质地的纸或胶水也不清楚,即使有机器方的导购员给予教导亦远远不足,导致公司损失百多万令吉。”
她说道,仅仅在调整机器方面便耗时半年,为了尽快解决机器运作问题,亦聘请国内及国外的技术人员指导。
“无论是机器的速度、纸筒的直径还是胶水的种类,我们都一一去试验,势必要掌握好这个机器的运用。”

太槟纸管纸品工业有限公司注重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支援,得到客户的信任。
B2B模式展开业务
她表示,在那时候,他们也需要订单,以收集相关数据,作为产品测试,所幸后来成功克服种种难题,成功生产出客户想要的纸管。
目前,公司以企业对企业(B2B)的模式展开业务,其中包括制造业、食品工业、制药产业、卫生护理、立体包装工业等。
她提及,最初的业务范围锁定在三大领域,分别是纺织业、造纸业以及塑料工业。
2008年起塑料工业逐渐成为大势,许多饮料、食物包装皆由塑料袋独立包装。然而环保概念逐渐普及,商家对于商品的包装趋势也开始改变。
在塑料包装上,某些顾客会特别要求包装外部无需任何印花,方便溶解,再次循环使用。

谢千莹(左五) 与公司主席林家伟(左四)各司其职,共同领导公司团队,推动公司发展。

谢千莹(右)善用人才,与公司员工相处融洽。
聘戒毒者乐龄人
选择本地人非外劳
对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谢千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长处,因此,她对于所有应聘者一视同仁,包括戒毒者。
“我认为企业可以给予戒毒者一个重启人生的机会,他们或许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变化,也算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
她也愿意给予乐龄人士机会,倾向于聘请本地的退休人士而并非外劳。尽管如此,也无法解决公司缺乏人手的问题。
她以自己公司为例,进入公司的年轻人总以这里作为踏板,入职满六个月便会去往新加坡的公司,公司人员流动量非常高。
“人力资源问题一直是太平商家面对的问题,太平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只剩下老幼。”
谢千莹表示,冠病疫情的行动管制令让商家措手不及,虽然获得政府机构批准,该工厂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继续营业完成订单。一旦生产线停止,客户(厂家、零售商)的业务也会随之而停。
她强调,当时最大的困扰乃人手问题,封锁期间使得员工们萌生害怕感染的心态而不来上班的情况。然而这期间的民众却大力抢购干粮,使得客户订单暴增,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另外,当时有些供应原料的厂商无法照常营业,原料或会陷入“无库存”的情况,当时谢千莹决定优先生产供应于日常用品、医疗用品以及食品的订单。

太槟纸管纸品工业公司生产的产品。

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制造业、食品工业、制药产业、卫生护理、立体包装工业等领域。
高端定位打造差异化
为了公司永续性发展,谢千莹后来决定选择高端产品的品牌定位,打造市场差异化,初始可能面对一些阻碍,但如今公司发展稳定,订单量日益增加,证明公司走对路线。
谢千莹表示,2008年的经济风暴其实算是公司转型的契机,当时运输等客观因素导致赚幅仅有3至5%,他们本打算调整价格,但是遭客户强烈反对,于是她下定决定将公司转型,往高端产品方向发展。
“之前为了追求全马第一的目标,公司实践以量取胜的策略,造成工厂机器负荷量过重,也无法进行研发高端产品。于是,我停止部分客户的合作,甚至转介绍给其他同行。”
“当时生意额一度下滑30%,但危机却是转机,我们更专注研发及生产高端产品。刚好遇到一间外籍公司寻找本地纸管供应商,我们把握这个机会,最后我们达成合作关系,为该公司量身定制专属的纸管规格,也是公司转折点,促使公司往食品包装工业领域发展。”
提倡 ESG概念
谢千莹表示,公司向来贯彻“工匠精神”理念,为了维持高端产品的质量,自2012年后,公司的重心放在生产投资与品质管控。
“我们也提倡 ESG(环境、社会及管治) 概念,生产产品符合可循环与永续性,减少地球废料。”
“我们相信只要产品好,客户的生意越做越大,我们的订单自然也会增加,加上一些老客户也会转介绍新客户给我们,所以公司的业绩稳定,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谢千莹(前排右四)履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积极参与华教活动,担任太平华联三校2025年家协主席,以及2023至2025年董事部理事。

谢千莹(后排右三)履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积极参与华教活动,担任太平华联三校2025年家协主席,以及2023至2025年董事部理事。
从错误失败吸取教训
做生意很少一帆风顺,惟谢千莹会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加以纠正,解决问题。
她提及,于2006年生产线是24小时无休,结果有一家客户无理投诉纸管的尺寸有误要退货。
当时其货品占据仓库空间,阻碍工作日常运作,后续的订单被迫喊停,也面对资金流动量问题。
“庆幸的是,得到供应商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公司找到一家来自东海岸的客户愿意接收该批货,不至于面临损失惨重。”
“自从那次后,我们在处理订单方面更为谨慎,再三跟客户确认产品规格,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决定把生产部时间调整为16小时,往后更注重于货品的品质管理及研发,生产量也逐渐稳定。”

谢千莹身为太平家后堂主席向来支持慈善活动,经常进行布施活动。
愿意聆听客户需求
公司能够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优势是愿意聆听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他们所需的产品,并且提供客户技术辅助,因此得到客户信任。
谢千莹说,他们会不定时拜访客户,彼此交流及聆听客户的意见,他们也非常注重品质管控及送货时间。
“我认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累积的经验,有时客户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与公司产品无关,我们也会尽量为他们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援。”
此外,她提到,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工业废料,这一点对于想追求环保的商家来说是极大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订单量。

完成包装纸管准备运送给客户。
发展立体纸管包装
被问及公司的未来计划,谢千莹表示,早在2018年就想过往立体纸管包装的方向发展,以商家对顾客(B2C)的模式。经过多年筹备,公司今年将开始投入生产,届时将新增生产线,相信有助于推动公司发展。
问及谢千莹的经商之道及给予年轻人的建议,她分享,经营一门生意要持之以恒,用心经营,不要轻易放弃。
所谓“三年入行、 五年懂行、 十年称王”,相信有耐心与毅力,生意便能做精做专。

疫情期间,公司在太平工业区,配合卫生局进行打疫苗活动。
空有想法不如行动
“人因梦想而伟大, 与其空有想法,不如付诸于实际行动,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另外,年轻人也要懂得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她表示,经商过程历经五味杂陈,比如酸的时候是,遇上的事情与预期设想有差距、甜的时刻是客户愿意给予机会,获得供应商的支持,团队的用心以及看到脸上露出笑容。
“至于苦的时候,自己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管理上略显紧凑;加上偶尔会与客户及供应商新团队出现沟通问题,达不到共识和理解。”
无论如何,谢千莹始终认为,经营企业是长远的事,她感恩所有遇见,因为生活充满无限美好与精彩。
即使过程中面对问题与挑战,她与团队会从问题中思考,找出解决方案,克服它及继续前进。
看重企业社会责任 李运动服饰为善最乐

李运动服饰国际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Spin”所研发的服装特点在于轻薄、速干的面料,同时也提供客制化服务。
企业社会责任奖:李运动服饰国际(Lee Sportswear International)有限公司
【南洋百年杰出表扬奖】
报道:雷洁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而李运动服饰国际有限公司(Lee Sportswear International)董事经理李佑兴特别看重企业社会责任,即使在公司初创时期,亦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他希望透过小小善举,帮助社会上有需要人士,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和温暖,同时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企业同样发挥爱心。

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霖(右三)与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左二)颁发企业社会责任奖予李佑兴(左三),左起为《南洋商报》总执行长刘鸿辉,右起为《南洋商报》霹雳州经理黄佩诗以及总编辑罗依薇陪同。
客制化服务价廉物美
李运动服饰国际有限公司创于2016年,李佑兴秉持着为运动爱好者提供高品质运动服装的理念,创办了旗下品牌“Spin”。
目前业务范围涉及室内或户外等运动领域,包括跑步、篮球、足球、健身等各项运动,同时提供客制化服务,生产价廉物美的运动服。
身为董事经理的李佑兴指出,原先他负责管理某国际运动服饰品牌的海外销售,后来发现该行业有发展的潜力,决定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公司品牌。

太平慈善义跑活动“TRR SPIN RUN”获太平市议会热烈支持,居中者为太平市议会主席凯鲁阿米尔。
自设工厂管控品质
品牌初创时期,李佑兴仅负责运动服饰的概念设计,生产方面选择与外国厂商合作,交由他们生产。
“然而与外国厂商合作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接到紧急订单,他们是无法为你加急处理。所以我才想着在本地设立工厂。”
如今拥有自家工厂的品牌“Spin”,无论是从制布、缝纫、或服装的完成,在品质管控或运输方面有更好的控制,使得他们能扩大业务范围,提供客制化的服务。
工程师出身的他对于运动服饰的知识完全为零,一开始耗费很多时间来慢慢探索、学习,其中遇过的挫折不计其数。所幸之后便寻得机会与几位布商交流,过程中逐渐累积经验及知识。
他坦言初创时期最为辛苦的是研究及挑选布料,他与他的团队投入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去研究各种布料适合与否,期间还为此经历过亏损。
“我们服装的特点在于轻薄、速干的面料、让跑步人士穿得舒适,未来公司亦会朝着该方向发展。”

拉律峇登与司南马县酋长拿督斯里万莫哈末依沙(居中者)亦出席相关活动。
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
李佑兴贯彻企业社会责任,即使是公司初创时期,他已然开始投入于社区活动,回馈社会。
“之前与某些成功企业家交流时,他们分享做人要懂得回馈社会,故向他们学习看齐,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
以此为契机后便遇到太平跑步队的主席蔡崇富,双方决定联手合办太平慈善义跑活动“TRR SPIN RUN”。
参与慈善打开知名度
“那时品牌尚年轻,没太多人听过,但有幸得蔡主席的赏识,愿意接受我们负责生产活动服装,参与慈善活动之余,我们的品牌也逐渐打开知名度。如今TRR SPIN RUN”已成为公司的年度活动之一。”
他提及,其实举办该项活动实际上是非盈利性质,因为征收的报名费不足以承担活动开销。
此外,公司每年也会固定拨出部分盈利捐献予各慈善机构,每次数额至少5000令吉以上,偶尔还会赞助老人院自家公司的服装。

李佑兴(右)机缘巧合下认识到太平跑步队的主席蔡崇富(左),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合办太平慈善义跑活动“TRR SPIN RUN”。

太平慈善义跑活动“TRR SPIN RUN”已成为李佑兴公司的年度活动之一,并深受跑步爱好者欢迎。
建网络销售系统迎合时代趋势
李佑兴表示,冠病疫情对公司来说是个很大挑战。由于行动管制令,全国户外活动几乎是被禁止。碍于公司业务范围90%是针对户外活动,因此那时的销售额几乎为零。
公司陷于此等窘境,他非常无助,幸亏当时他与他的团队积极讨论,察觉口罩是现阶段可以努力的方向。
“我们团队花了6个月时间来研发一种可以抗菌的布口罩。为了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信心,便将其送入知名实验室,取得认证。很感谢客户那段期间对产品的大力支持,使公司成功熬过疫情时期。”
全国开放后,公司情况开始好转,如今的营业额对比那时期,更是翻培地涨,陆续接到一些大型活动的订单,例如“霹雳苏丹纳兹灵莎华诞赛跑”。
李佑兴分享道,疫情令他知道如今经营生意不能仅仅专注于传统销售,需配合时代趋势,建立品牌的网络销售系统。对此,他表示未来将会研发属于品牌的应用程序(APP)以及研究网络直播。
“因为疫情之前,我们公司不太关注于这块,所以以此交易的数量也很少,希望借此使生意销售数据变得更加可视化,方便我们统计数据,配合大数据来迎合市场推广。”
他透露,明年将会于槟城开第一间专营店,为客户提供线下实体店,走双线(线上以及线下)融合的路线。

李佑兴(左三起)在保阁亚三区州议员王星元的见证下捐赠5000令吉予太平跑步队,其主席蔡崇富(左五)代领。

大马纪录大全代表丝蒂努哈宁(右二)颁发最轻跑步T恤的认证书予李佑兴(左)。
重视员工需求 培训协助成长
在管理方面,李佑兴较为重视员工的需求和发展,公司会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协助员工成长。
他认为应与员工秉持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想法,因为员工是为公司资产,应该善待他们,这样才会共同进步。
“我亦会定期召开会议,让员工趁此机会反馈遇到的问题,从中可慢慢改善并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度发生。”
比起单打独斗,李佑兴认为合作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对此,他非常鼓励员工之间互相合作。
纵然运营方面遇到一些困难,他也会选择与团队开会商讨解决方案而不是独自思考。在他看来,聆听各方意见而诞生的决策会更加全面。

李佑兴表示,公司每年固定拨出部分盈利用于捐献,如购买日常物资免费派发予有需要之人。

蔡崇富与太平跑步队队员们代为负责购入日常用品。
经商勿忘关注社会课题
李佑兴认为对于将要投入商界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商过程中勿忘关注社会课题,懂得回馈社会。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合作。正如之前提到,我不会一个人将所有事情包办,反而会选择与团队合作,呈现更好的效果。” 他也表示,初入商界,要不断学习累积经验,这样才能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将团队领导得更好。

蔡崇富与太平跑步队队员们代为派发物资予有需要者。
蔡崇富:赞助义跑传播正能量
太平跑步队蔡崇富主席受访时表示,在机缘巧合下结识李佑兴,两人达成共识后联办“TRR SPIN RUN”慈善义跑,如今已迈入第5届。
他说,义跑活动皆由李佑兴公司所承担,第三届的开销约3万令吉,超出预算,起初太平跑步队打算取消举办,庆幸的是,李佑兴依然愿意与他们合作。
“李先生非常友好,即使作为活动赞助商,他没有摆架子,凡事有商有量,比如服装设计方面,会来询问意见并加以改善,并不会自行决定。”
他续说,社会上需要更多像李佑兴的企业家愿意为社会出力,传播正能量。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