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外籍雇员2%公积金加重成本 厂联促政府推迟一年

(吉隆坡23日讯)制造业要求政府推迟一年实施外籍雇员2%公积金缴纳政策,以应对企业面临的多重成本上涨。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指出,自今年7月起,制造业也将面临第四监管期(RP4)下平均基础电费率上调14.2%的压力,这将进一步加重企业运营成本。

他向马新社说,若能推迟实施,将为企业提供关键的缓冲期,以应对这些财务挑战。

政府在2月3日宣布,外籍劳工的公积金缴纳率将设定为雇主和雇员各2%,低于本地员工和永久居民的强制性缴纳率,后者分别为雇员11%及雇主12至13%。

苏添来呼吁政府在未来实施任何政策调整前应咨询私人界,尤其是涉及依赖外籍雇员的行业,包括可能的缴纳率调整。

他强调,制定清晰透明的政策指南非常重要,包括缴纳机制如何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并探讨未来改进的可能性,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平稳过渡。

他也希望政府在政策落实后,维持2%缴纳率一段合理时间,以确保企业的成本稳定,让业者有足够时间调整及规划人力资源策略。

此外,吉隆坡大学(UniKL)商学院副教授兼经济学分析师艾米祖哈兹米博士认为,额外成本将严重影响依赖外籍雇员的行业,包括建筑、餐饮、运输、物流及种植业。

他指出,最低薪资已于2月从1500令吉上调至1700令吉,企业现在被迫重新评估成本,并可能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他强调,中小企业将受到最严重冲击,财务压力倍增。

“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可能通过涨价向消费者转嫁成本。同时可能导致非法外劳人数增加,因为一些雇主可能不愿吸纳人头税、最低薪金及公积金缴纳的财务负担。”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杰弗里威廉斯博士认为,公积金缴纳政策不会对本地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虽然这将为雇员公积金局带来约8亿令吉资金,但仅占其总基金规模的0.64%,与整体投资相比,增幅相对较小,尤其在扣除管理费用后。”

他说,该缴纳政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中性,因为这只是将企业和外籍雇员的资金转移至公积金,不会创造额外收益或净回报。

“因此,它不会缩小本地员工与外籍雇员之间的薪资差距。”

不过,威廉斯认为,这改革是正面举措,也是政府倾听雇主诉求及作出适当调整的体现。

 

 
 

 

反应

 

言论

退休金真的不够用吗?/江振鸿

这几年来,不少专家和组织开始关注我国国民退休金是否充足的问题。

然而,他们提出的建议往往不够接地气,例如早前某银行曾指出,一个人在马来西亚安心退休需要高达390万令吉的退休金;也有建议要把公积金总缴纳率提高至30%。

这些建议对一般国民而言,难免显得遥不可及。

“开源节流”增加收入

在讨论退休金是否充足之前,若你当前正面临财务压力,应优先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也就是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毕竟,如果在壮年时期就已入不敷出,又怎能奢望拥有安稳的退休生活?

其次,我们必须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否则,即便拥有再多的退休金,也可能因为错误的理财观念而挥霍殆尽。

事实上,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理财专页和导师分享如何建立退休后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

若觉得这些投资策略过于复杂或风险太高,也不妨善用本身的公积金户口,作为退休后稳定收入的基础。

以50万令吉的公积金存款为例,若年派息率为5%,即每年可获得约2万5000令吉的利息,相当于每月约2000令吉。

这笔利息收入对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而言,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但别忘了,大多数人在退休时早已“无债一身轻”,该偿还的债务已还得七七八八,抚养子女的责任也已尽,因此这笔收入基本可以全数用于个人开销。

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也会改变。以我为例,二十年前刚踏入社会,年少气盛,追求所谓体面的生活,衣食住行样样讲究;而今步入中年,早已洗尽铅华,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物欲降低,开销自然也大幅减少。

当然,丰俭由人。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撑理想的退休生活,就必须在当下积极思考如何增加退休储备。

我有一位退休多年的至亲,前阵子将几间出租率不理想的房产售出,并将售房所得全数存入公积金户头。

如今在不动用本金的前提下,光靠每年的派息收入,他就能轻松过着三五个月就“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

医疗支出或有所增加

最后,诚然,步入老年后,医疗支出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我国的公共医疗资源保障在全球范围内也属数一数二。

对我而言,若真的生病,也不介意在政府医院排队候诊时,边看书边喝咖啡,静静等待免费的医疗服务。那或许,正是另一种从容的退休节奏。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