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重开需邻国跟进 旅游业下半年才会复苏
(吉隆坡9日讯)我国4月1日重新开放国门,但预计需等候其他国家也陆续开放之后,旅游相关领域才得以于下半年逐渐恢复活力。
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昨日公布了旅游业者引颈期盼的重开国门计划;不过,MIDF研究在最新的报告中提醒,开放边境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旅游业的复苏,还需待其他东盟国家陆续跟进类似政策。
“开放边境是正确的决定,但我们认为东盟其他国家也需要有类似的行动,才显得有意义。”
分析员因此预计,东盟区域料于今年下半年,共同迈入地方病(Endemic)阶段之后,萎缩已久的国际旅游市场才能迎来复苏。
带动其它领域复苏
另一方面,大众投行研究对首相的最新宣布显得振奋不已,并指出历经2年的封闭之后,国境重开不仅将提振航空领域,更为其他旅游相关的子领域,包括服务、零售、艺术与文化等带来刺激。
“更重要的是,旅游业是我国最大的行业领域之一,贡献了将近6%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接近四分之一的大马劳动力,正在为此领域而打拼。”
此外,2年的国境封锁,也造成我国劳力密集的农业和制造业等领域,长期面对劳工短缺的问题,这预料也随着我国迈向地方病阶段而有所舒缓。
惟分析员也提醒,尽管我国的疫苗接种率已达98%,但东盟整体预料要在2023年才能达到完全疫苗接种,而全球疫苗接种率估计要在今年中才企及70%;因此全面复苏的道路,依然非常漫长。
不过,至少我国航空领域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在首相最新宣布之后,马银行投行研究迅速将航空领域的评级,从“中和”上调至“正面”。

大马机场受提振
马银行投行研究分析员指出,由于国际游客机场服务税比国内游客高出5至7倍之多,疫前的大马机场(AIRPORT,5014,主板交通和物流股)高达51%营运收入都来自国际旅客,因此,恢复国际旅客流量对该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更高的国际游客比例,才能让大马机场转亏为盈。”
根据大马航空委员会(MAVCOM)预测,今年我国机场的客流量,将可恢复疫前的30至45%,并主要由国内与东盟游客贡献。
惟MIDF研究分析员提醒,尽管政策上已经松绑,但奥密克戎的迅速传播,依然让不少人暂且打消旅游的念头,航空领域是否迅速复苏,仍存在疑问。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走高,提高了航空旅游的开销,也抑制了人们旅游的需求。

亚航陷油价飙涨之苦
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油价大幅飙涨,这让仍在等候旅游业复苏的Capital A公司(CAPITALA,5099,主板消费股),面对蜡烛两头烧的局面。
MIDF研究分析员特别指出,亚航航空今年首季并没有为燃油做对冲,导致这家航空公司饱受高油价带来的冲击。
亚航航空因此于本月8日,重新实施燃油附加费,额外向旅客抽取10令吉(国内航班),和25至60令吉(国际航班)的费用。
不过,马银行投行研究还是看好,随着越来越多国际航班投入服务,Capital A公司同样转盈在望。
分析员预计,旅游业料可在明年大范围复苏,届时,亚航航空的国内与国际航班载客量,都可达到疫前的110%。
【独家】硝烟起资金缺·冲击国门开放 旅游业复苏欠东风

独家报道:张燕萍
(吉隆坡12日讯)乌克兰战火“殃及”大马旅游业,国内旅游相关领域热切期待的报复性旅游,非但短期内难望实现,要复苏更欠缺多个东风!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国际原油价格飙升,飞机燃油随着高涨,连带的导致机票涨价,影响国际游客出游的成本;再加上两年多来的疫情寒冬,资金及人力短缺等问题,令业者在重整业务时挑战重重。
马中旅游文化促进商会秘书长萧崔霖就指出,经历漫长的疫情考验,业者要重启业务所欠缺的“东风”太多了,资金短缺更几乎是目前所有业者面临的一项共同挑战。
她日前参与《南洋商报》线上研讨时说,要重启业务,资金很重要,政府为业者提供了支援,但却面对银行严谨放贷条件的阻难,使到他们力不从心。
此次研讨主题为:“复苏还欠什么东风”,其他主讲嘉宾包括柔佛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兼新山中华总商会会长刘国胜、大马商务酒店协会柔佛分会主席谢秉益及产业评论员潘荣德。

《南洋商报》“商言堂:复苏还欠什么东风?”分享嘉宾与主持人,上排左起李治宏、刘国胜及潘荣德。下排左为萧崔霖及谢秉益。
银行苛刻难获政府基金
萧崔霖指出,“我们需要稳定的政策、明确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提供更多的基金让旅游业者重启业务。虽然目前政府要通过扶持政策提供基金申请等,但很多业者却进不到申请门槛。”
她举例,国家银行为业者所提供的两项援助计划,即保护人民与经济复苏援助配套下的政府担保计划及工作资金担保计划申请门槛皆不高,但旅游业者却永远被拒门外。
“要获得银行的贷款很难,面对申请遭拒,一些仍有心要发展的业者,都被迫以本身产业进行融资,以重出江湖。”
她指出,该会其中一名55岁的会员,也曾提出申请10万令吉的贷款,同时,银行也要求对方需提供公积金证明。
“对方已经超过55岁,要以公积金做抵押,这也是冒险。
“国家银行把权力下放给各银行,但却因为银行条件过于苛刻,以致申请都不通关。这包括申请者须提供有力的财务证明,如公司每个月结单,但业者只能提供2019年的银行结单,2020后因为疫情爆发,过后近两年的业务都处在停滞和停顿的状况。
“第一次封锁,大部分公司的资金只能顶6个月,过后因为面对生意停滞,一些未能转型的业者只能冬眠或栽退员工,以减轻负担和开销。我们的营运处在“有出没进”的状态,试问又如何有盈利可言呢?”

亲商环境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不给钱人民,但却有必要塑造让商民有机会找生活的环境,通过惠民政策让商家有信心作业,而不是打击商民的信心。”
刘国胜说,国门重启对商界来说固然是好消息,但经历疫情多时的考验,业者却面对缺资金以及国家政策善变的考验。
他认为,要协助国家复苏,政府有必要有亲民和开明的政策,予人民一个重振业务的环境。
“政府可以调整税务上的政策,减缓商民负担。”
应提供税务优惠
谢秉益认为,随着国门重启,政府有必要为旅游业者提供税务优惠支援。
“我们需要更优惠的政策作为业者复苏的后盾,以重启疫情下受到重创的旅游业。
“税务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开销,毕竟即使游客回流,业务不可能马上有理想的盈利。
“之前,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减少亏损,一些业者只能暂停酒店的运作以节省开销。但疫情实在消耗了太长时间,如今要重新营运,必须做好很多方面的准备,包括客房的清理和保养。
“我们也要重新培训员工,确保他们能够在接待国际客户时,能够提供有素质的服务 。以及一旦再爆发疫情时,他们所需派上用场的应对措施。”
谢秉益说,虽然在疫情下酒店引入智能化服务是一项不错的概念,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对员工的依赖。
不过,酒店是服务业,若要运用智能化服务则必须考量数个挑战。
“我们必须考量到社会文化的差异,住客是否有相关到位的知识,同时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时,是否有员工可以紧急应对?此外,酒店也需要顾及环境与住客的安全考量。”
旅游业料年杪才回暖
种种因素如机票涨价、游客旅游趋向转变等加重了旅游成本,国际游客到来将面对高成本消费,旅游业者引颈长盼的报复性旅游,预料不会在短期内出现,旅游业最快要到今年底才能恢复疫前业绩的60%。
马中旅游文化促进商会秘书长萧崔霖指出,4月重开国门后,预计该月来马旅游的并非目标游客,而且一般上此群体的游客消费不会高,再加上如果疫情控制不好,也会影响国际游客信心。
至于5月及6月是新加坡、越南及泰国假期,原本我国旅游业可以分得一杯羹,但因为旅游模式的改变,业绩没有很大进展。
她解释,疫情改变人们外出旅游的心态,一般上都朝向自己组织家庭式或是朋友式的小型旅游,如自驾游模式。
盼赶上暑假旅游潮
“新加坡游客喜欢上云顶,也会到周边餐厅。5月后如果还没打开国门,6月就不会有好的业务。7月以后则是美国、英国等国家放暑假,希望到时可以有一些收获,而此时,我国业者也经历数个月的准备,间接提升重新接待游客的能力。
“美国和英国的游客都不在我国的长期游客排列中,10大对象国的游客主要是以中国、韩国、日本及印度等。如果这些国家的游客没有回流,不会看到很大的改变。这也意味着,今年杪也只能回到2019年,即疫情爆发前的60%业绩。
萧崔霖也提醒,一旦国门打开,但若是因为防疫措施不够严格,而使到疫情未能控制好的话,我国反而会流失更多游客。
她说,班机载客量减少,油价节节上升,即使国门打开机票也变贵。
“酒店业要重开,员工去哪里找?本地员工薪水高,重启成本是一个考量。此外,景点的入门票、餐厅等也面对相同的问题。
“游客到来后,一些餐厅关的关,即使仍营业中,消费水平也是游客所考量的。”
酒店业考验多
谢秉益提到,目前要谈论重开国门所取得的成效似乎言之过早,业界也只能抱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待。
他说,以酒店业为例,因为疫情的未知数,使到许多业者面对员工流失,很多人对酒店及旅游业的工作失去了信心。要如何保持水平接待国际游客,是一个考验。
“之前,政府宣布有条件复苏,市场上可以看见一些回流的现象,后来又因omicron病毒的出现 ,又再对旅游业带来打击。但也可以预见,游客出游是视疫情的情况作为旅游指标。”
谢秉益说,若是开放国门后,我国的疫情可以控制好,国际游客将对我国有信心。否则,若因为各单位的防疫工作做不好而使到疫情加剧,肯定的游客也不会有信心。
他说,酒店业也在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除了防疫,业者也面对严峻的竞争和入不敷出的亏损,希望政府加强管制,立法监管非法民宿及让它合法化,如和酒店业一样有执照,贯彻好防疫指南,确保住客的安全。
“我们不希望这些非法民宿成为防疫的破口。
“我们也面对大酒店的竞争,无论线上线下都出现恶性竞争,不健康的削价战影响了同业之间的生存。”
经贸房产投资料大回笼
潘荣德认为,经贸投资和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活动,将在国门重开后明显回笼。
他指出,这是因为过去两年疫情期间,我国各个不同程度的行动管控,令外国人无法来马,在这期间累积起来的被压抑需求,将会在国门重开后逐步稀释出来。
“过去两年,除了靠线上沟通,一些领域只能靠国内投资者和买家支撑,但碍于经济环境问题,却没有多少本地投资者愿意投资。因此国门开放,将有望回暖到疫情前。”
“产业是国家经济之柱之一,一旦商务考察团到来后,将会带动周边行业,包括旅游业 。”
绿色养生旅游崛起
疫情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绿色、医疗等健康养生旅游模式将会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需政府协助加强此发展趋势。
此外,国门打开后,旅游产业除了将回温,也将会崛起。对业者而言,可以喘一口气,大家需把握机会,洞悉发展新动向和新趋势迎合投资者需求。
潘荣德说,康养和旅游产业将是我国旅游和产业领域取得突破的良药,是我国旅游业的一道曙光。
萧崔霖认为,绿色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业新地发展方向 。在推动旅游方面,政府也有责任做好工作,不能只依靠单一市场,而是多元化。
政治回稳才是王道
过去4年来国内政局动荡是大马的硬伤,而恢复稳定的政局和政策才是王道!
潘荣德说,大马在过去的政治动荡局面,并在短短几年内换了3任首相,投资者也出现焦头烂额的现象。
“政局的不明朗,让我国产业领域业者和投资者陷入两难,投资者不知道接下来在大马应该如何投资?”
他说,产业的复苏不能在一朝一夕即取得成效,国门一开,海外的产业投资者肯定会到来我国进行业务,但现在却因为政治环境的未知数,他们处于观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