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平:新政增营运成本 优化生产力应对挑战

(芙蓉22日讯)大马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说,1700令吉最低薪金、明年1月1日全免落实电子发票、即将实施的外劳多层次人头税、外劳须缴纳公积金、电费调涨等种种因素下,预计企业营运成本将持续上升。
他指作为应对方案,商家和雇员都需更专注于如何提高及优化生产力,才能有效应对挑战。
吴逸平昨晚在森美兰中华总商会新春联欢团拜晚宴上说,企业营运成本提高意即商家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幅削弱;若企业无法自行消化成本压力,最终只能通过涨价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进而加剧通胀风险,对整体经济造成连锁冲击。
他提及,受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包括关税壁垒和贸易战升级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冲击,大马统计局估计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呈现投资增长放缓的趋势,预计增长率降至4.7%。
“由于国内外需求强劲且通胀率维持在2%的低水平,统计局估计2024年实际经济增长达 5.1%,但预计2025 年将略放缓至 4.7%,反映出投资增长放缓。
“这系列挑战与危机为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但也为转型与创新提供了契机,关键在于如何化危为机,包括善用我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
他指商家可善用优惠市场准入和减少贸易壁垒,一些协议让在大马营运的企业能将产品出口到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等主要市场,为中美贸易不确定性提供另一出路。
吕海庭:贸易战或迎商机
森美兰中总会长拿督吕海庭说,我国政府实施新政策、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战的潜在影响及大马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都将共同塑造国家这一年的经济格局。
他指近期政府和州政府实施的政策都增加了工商界的经营成本,令许多企业倍感压力。他呼吁政府提供税务优惠、优化审批流程,并营造更亲商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及让更多国民资金回流,以平衡经济发展与企业负担。
他也说,尽管中美贸易战可能带来危机与挑战,但并非没有转机。这场贸易战可能促使两国企业将投资转向东南亚,而我国有望从中受惠。
他强调,我国经济前景依然乐观,尤其是华商在全球供应链重组及东盟重要性提升的背景下,有机会迎来更多商机。
另外,吕海庭指森中总在过去一年中举办数十场商贸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本地企业界的合作,也促进与国外商家的联系。
与会者尚有中总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锺廷森、中国驻马大使馆经商处公参孙淑强、森中总署理会长拿督斯里黄新发、永久名誉会长拿督陈金聪、拿督陈维年、名誉会长拿督胡国联、陈庆发、总执行顾问拿督杜元成、大马中资企业总商会总会长倪庆久、登嘉楼中华总商会会长颜林茂、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森州行政议员张聒翔、陈丽群等。
【金鹰奖2025】吴逸平:局势动荡莫测 企业需善用科技开创新局

吴逸平
(八打灵再也23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当今局势动荡莫测,企业唯有善用科技、提升韧性与视野,方能在重塑的全球秩序中站稳脚步,开创新局。
“今年金鹰奖的主题为‘乱局破框,横空称雄’,这个主题非常契合当前的全球情势,也点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世界格局快速重塑,企业唯有充满活力,勇于破框思考,方能从容应对。”
吴逸平今日出席“2025 大马百强卓越企业金鹰奖”推介礼,致词时这样说。
“金鹰奖不仅是表彰企业卓越成就的重要平台,更是大马企业界极具代表性的标杆奖项,多年来深耕不辍、激励无数企业不断追求卓越。”
他说,自2013年开始至2024年,获得金鹰奖的企业超过千家,总营业额超过600亿令吉,证明金鹰奖得主不仅驾驭经济动荡,更持续成长、不断突破,稳居业界翘楚。
“我本身曾多次担任金鹰奖评审,亲身见证无数企业如何在重重挑战中脱颖而出,扎根本土、稳健成长,展现出非凡的企业精神与战略远见。”
他呼吁所有本地企业踊跃参与角逐金鹰奖,如果获得金鹰奖奖项,就足以证实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翱翔鹰雄。
“金鹰奖不仅是对企业成就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与期许,鼓励企业不断突破极限,追求卓越。”
他说,每届金鹰奖得主,都是大马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缩影。也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强调,中总一如既往,携手各界力量,共同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企业成长、创新与国际化发展的生态环境。
另外,吴逸平也说,在这个崭新科技挂帅的年代,智能科技、数据中心、云计算正在重塑商业生态;今天的企业必须加速数字化,才能顺利融入新的价值链。
“谁能驾驭运算力,谁就能领先一筹,掌握未来主动权,在事业上登顶丶在领域中称雄。”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波及民生与通胀
吴逸平特别提及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印巴边境关系恶化,可能对我国米粮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进而波及民生与通胀。
“放眼国际局势,我们看到俄乌战争依旧持续,区域性冲突此起彼落;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紧张局势升级,加上美国等大国政策频频变动,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他说,任何一场突发事件,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全球市场连锁性的震荡。
“就以印巴紧张局势为例,我国目前有接近40%的进口米源自印巴,一旦局势恶化,必然冲击我国米粮供应,进而影响民生与物价。”
他认为,这种潜在的粮食危机提醒大马,企业在经营策略上必须高度关注地缘政治动态,提前作出灵活的应对与资源配置,方能未雨绸缪,防范未然。
他说,大马是典型开放型经济体,市场规模有限,企业若要持续成长,必须“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在无法掌控宏观局势的前提下,我们更要锤炼企业自身的‘硬软实力’,尤其是领导者的战略眼光与破框思维,是带领团队在乱局之中,开辟新局的关键。”
他说,企业家须居安思危,不能只满足眼前安稳,更要敏锐察觉未来可能的风险与趋势,善于从中发掘转机。
他举例,当粮食安全议题正逐渐浮上台面,成为全球的主要关注之际,这正提示着企业:都市农业、智能农业、供应链科技等新兴领域,正蕴藏着庞大的商机,值得企业提早布局、深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