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平:去美元化趋势延续 金价仍有上涨空间

吴逸平(左三)移交模型支票给林翠环(右二)。左起为诺雅迪雅、玛蒂娜,左四起为阿曼与阿都瓦希,右为丘凌施。
(吉隆坡1日讯)多美集团(TOMEI,7230,主板消费股)董事经理拿督吴逸平指出,只要去美元化趋势持续,各国央行继续增加黄金储备,金价就会有上涨空间。
他说:“去美元化的过程漫长,就趋势而言,黄金的价格是上涨的。”
吴逸平今日出席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马分会的支票移交仪式后,接受《南洋商报》询问时如此回答。
他认为,美元与美国经济表现,对黄金价格影响颇大,但市场情绪也同样重要。
“虽然黄金价格要看美元波动、美国利息方向以及通货膨胀,但是传统上我们会认为‘乱世黄金’价格会涨。这个世界现在很乱,再者很多中央银行也在减少美元储备,增加黄金储备。只要这个趋势继续,黄金价格都会是正面的。”
论及美国债务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他表示,美债走高只会加深投资者对美元的忧虑。
“我们回看过去一两年,美国债务都在升高,且扬升幅度越来越大,这个趋势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步对美元失去信心,并会逐步将目光投向黄金或其他资产。”
消费情绪左右销量
谈到金价波动对多美集团产品销量的影响时,他表示首饰销量更多时候要仰赖市场消费情绪。
“我们的金价是根据国际金价波动。除了国际金价外,也须考量马币的波动,若马币疲弱,金价会上升。但是我必须强调的是,投资黄金与买首饰不同,买首饰是有需求才买,所以首饰这一块,很大程度必须考量市场消费情绪。”
同时,他也表示当下销售淡季并非因行情不好所致,生意有起有落本是常态。
“就多美集团而言,主要的佳节都集中在上半年。当下则属于平淡期,我们也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游客到来提振销量。”
多美集团履行环保承诺
10.2万捐WWF大马分会
多美集团今日履行对环境永续发展的承诺,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马分会,捐赠10万2216令吉96仙的多美自然关爱基金(Tomei CARE Fund),而且数额还会增加。
这项资金来自限量版金币系列销售所得。去年年7月14日,WWF大马分会为庆祝成立50周年,发行300套限量版纪念金币。截至2023年4月,已售出171套金币,余下金币预计将在明年杪售完。
“再生金”制成纪念币
多美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丹斯里玛蒂娜博士,在支票移交仪式上表示,多美与WWF已达成共识,未来还会举办销售活动,销售余下的129套纪念金币。
“我们将会继续捐出2%纪念金币销售所得给WWF,惟纪念金币价格目前根据金价波动,而与过往的售价2万9888令吉有所不同。”
她也表示,每枚金币都由客户的旧货融制而成,俗称“再生金”,每套纪念金币共有4枚设计不同的限量版金币,黄金总重量为100克。
一同出席今天的仪式者,包括多美集团主席拉惹丹斯里斯里阿曼、WWF大马分会主席丹斯里阿都瓦希、WWF大马分会执行董事与总执行长林翠环、WWF大马分会合作关系总监丘凌施及义兴贵金属(YXPM,0250,创业板)主席潘斯里诺雅迪雅。
视频推荐 :
商界:李强26日出席东盟峰会 推马中制度化合作契机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4日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下周一(26日)起到访大马3天并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这也是紧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中的国事访问后,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马,被视为外交与经贸“双引擎”,释放强烈的地缘政治与区域合作信号。
商界认为,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此刻迎来中方高层密集互动,无疑是一项国际认可,也象征着中国对大马作为本区域领导角色的高度期待。
在当前全球政经格局动荡不安之际,东盟需借助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与经济资源,迈向更实质的跨境贸易、数字转型与中小企业合作新阶段。
一般看来,此次李强到访不只是外交行程,更有望成为推动亚太格局重塑的重要契机。商家促请大马把握当前马中关系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制度化合作,借助中国“走出去”的动力,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
中国领导人访马经济效应:
-象征外交与经贸并进
-凸显合作风向已转变
-向东南亚释清晰政策导向
- 打造中国东盟合作新框架
刘振国
最高领导人相继访马释3讯号
中国区域合作扮演后盾
本地商家认为,在短短两个月内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问大马,这至少释放了三个讯号,即:
(一)为大马注入信心;
(二)向东南亚区域发出清晰政策导向及
(三)让企业界感受到合作的风向已转变。
马来西亚东盟商务协会会长刘振国说,当前最关键的是“政策明朗化”,只要中国先明确合作方向,友好国家自然会跟进制定新政策,而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对接也将更紧密。
他向《南洋商报》强调,相较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若能提供更稳定的中长期合作路径,对区域国家更具吸引力。
他形容,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方面展现出一种“做朋友”的智慧,与一些大国的强硬作风不同,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支持。
刘振国指中国国家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马,不仅象征友好关系,体现出在区域合作中扮演后盾的姿态,也反映出中国对区域未来合作模式的整体规划。
他认为,即使相关合作尚未具体落实,只要方向明确,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能嗅到机会,及时调整策略,布局未来。
他也强调,中小企业的转型能力较强,对明确政策尤其敏感,而大型企业由于投资额高、转向成本大,反而行动较为缓慢。
会议成果应落实长期机制
刘振国提醒,各国应将会议成果落实为长期机制与实际行动,例如3年或5年的合作框架,而非口头承诺。
他希望,这次峰会能成为亚太国家走出疫情后经济不确定性的转折点。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98%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一旦判断错误、投资失误,后果难以承担。
“因此,政策模糊只会加剧市场焦虑。如今,中国也正努力寻找新路径,而亚太区域若能采互补模式,将是一个更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基础。我们不要模棱两可,而是需要明确方向。”
他呼吁各国扮演好各自角色,不要只是“开完会、拍完照”即可,而应推进实质性政策,打造更长期、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陈棋雄
李强将出席超级集团峰会
大马强化区域合作契机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指出,东盟会议即将召开,李强此次到访并出席新成立的“东南亚与阿拉伯国家超级集团”峰会,这是我国强化区域合作的良好契机,身为主席国的大马,也应借中方高层的访问推动机制突破。
他分享其经历说,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上个月来马进行国事访问后,李强也即将来访,他近期访华期间也明显感受到中国社会与企业界对大马的态度是积极和正面的,这一连串发展正是深化双边合作的关键时机。
“希望中国总理此次到访,能为区域带来新突破。借助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东南亚各国应共同探讨应对美国压力的策略,推动更具实质性的区域经济整合。”
吴逸平
中国积极推动
与东盟应对贸易战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李强此次访马并参与“东南亚与阿拉伯国家超级集团”峰会,象征中国正积极推动与东盟及中东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盟,携手应对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他说,通过“超级集团”的新平台,大马企业将拥有更直接的通道对接中东地区的资本、能源和市场,为深化“南南合作”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指东盟、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各具优势,要是能深化合作,将有助于打造更具韧性和互联互通的亚洲。
“当前,东盟资源丰富,海合会资金雄厚,中国则是科技与制造强国。
“三方在半导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利益契合,合作潜力巨大,有望推动区域“新三角”战略重组,增强经济稳定性,为东盟注入发展新动能。”
他补充,三方合作也将为我国企业提供对接中东市场与资金的机会,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中稳住阵脚。
应减少依赖单一市场
吴逸平提到,虽然我国4月出口增长16.4%,但这主要受企业为应对即将加征关税而提前发货的推动,属短期现象,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需求疲软仍可能拖累出口表现。
他表示,部分企业已感受到投资延迟与信心减弱的冲击,尤其中小企业面临高运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令吉汇率波动及现金流紧张等实际挑战。
对于我国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他认为,政府应借此契机与东盟国家深化经济整合,推动落实与中国、日本、韩国及海湾国家的区域合作协议,强化供应链韧性与区域角色。
他也强调,我国应持续提升政策透明度及审批效率,积极发展数字经济、高科技制造与绿色产业,并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确保政策贴近市场实际。同时,落实财政预算案中对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是提升投资吸引力重要环节。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吴逸平建议华商善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即将升级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所带来的关税优惠与原产地累积优势,优化出口策略。
他也鼓励企业开拓中东、非洲与“全球南方”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透过政府支持计划与外企建立战略合作。
在自由贸易区、数字经济、绿色制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马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巨大,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为防止在区域合作中资源与利益过度集中在大型企业,政府应推动技术转移、供应链本地化与联合创新,以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度。”
对此,吴逸平建议政府与商会如中总合作,建立产业配对平台,协助中小企业与中国、东盟等国家中型企业对接,共同开拓市场,并完善融资与人才培训计划,协助企业融入区域与全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