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古板思想作祟 女工程师仅27%

(八打灵再也5日讯)国内工程师仅有27.1%是女性,在技术领域女性仅占劳动力的35%,中小企业高管更只有20%是女性。

专家指出,女性若要在工程技术及中小企业领域获得认可,仍需经历一场“硬战”,此现象归因于根深蒂固的古板思想。

表现自信成“攻击性”

Rosen亚太集团营销总监诺阿丽雅说,通常女性在工程等领域,被认为能力较差,这种偏见阻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

她说,男性在工作上的自信被视为“领导能力”,但如果女性在工作上表现得很自信,则有人会认为她很有“攻击性”,令人不快,因为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定义是“顺从”。

据网媒“自由今日大马”报道,她指出,这是一场硬战。

在传统观念决定性别职业生涯角色的社会中,世界多区的女性已勇敢挑战古板观念,打破由男性主导的行业,例如工程以外的领域,如技术和中小企业。

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性别平衡上,比第一世界国家做得更好。

在比利时,女性工程师占25%;在日本,工程劳动力中,女性占14%;而在中国,女性比例只有区区5%。

科技领域待遇不公

电商平台Borong.com(前称Dropee)总执行长兼联合创办人黄芷情说,女性在科技领域同样面对类似的挑战,在招聘、晋升和薪酬上,面对偏见和歧视的不公待遇。

“这通常是非常微妙的。 她们有机会时却或会被忽视(晋升或推荐),或会在职场上遭受微逼害。”

她说,许多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往往缺乏灵活的工作安排和扶持政策,让那些承担家庭更大责任的女性裹足不前。

精英大学辅导心理学家杰拉德说,有几个因素造成女性在特定领域的短缺。

“缺乏接触、文化因素和古板观念的结合,将工程学视为男性专有。”他说,此外,基于性别的薪酬差距,也是阻碍女性踏足此领域的因素之一。

性别多样性扶持政策必行

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要解决女性面对的挑战可能不容易。

诺阿丽雅说,促进性别多样性的扶持政策实在必行,但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落实它们。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必须多做工。企业高管、立法者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女性创造更加欢迎和鼓励的工作条件。”

而黄芷情说,也必须采取措施促进女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以缩小数字技能差距,创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提高醒觉。

杰拉德则强调,确保男女取得晋升和加薪的平等机会很重要。

“消弭不公差异将对女性职业的抉择上产生正面的影响。”

视频推荐 :

 

 
 

 

反应

 

东海岸

文冬启文上午校庆教师节郑联友盼老师坚持做到退休

(文冬23日讯)文冬启文华小上午校今早庆祝教师节,董家协为老师们准备了系列欢庆节目,新任家协主席洪小婷更送上教师节蛋糕和小礼物,同学们则高举心形祝福语,恭贺老师节快乐,场面温馨。

校长郑联友指出,全球人工智能AI的崛起,影响了许多行业,并取代了不少工人的就业机会。但是他始终认为AI还是不能取代老师,因为老师的工作兼顾和具备了许多人性化的元素和道德价值观,是AI办不到的。

他希望老师们坚守岗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委屈,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同时要多与上司和同事们沟通,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并时刻保持良好和正能量的个人心态,能够的话,坚持做到退休为止。

他表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的引路人。现今老师们的工作充满着重重的挑战,除了教导和传授知识之外,还要苦口婆心的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老师们用爱心与责任,点亮了无数孩子心中的希望之光。老师们的付出和奉献,照亮和造就了许许多多学生的梦想和愿望,创造了美好的前程。学生们在各方面的成就,都是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佳回报。

他表示,时代不断改变,教育一直在转型,但教师的使命始终如一,那就是“有教无类,为国家培育英才”。希望大家继续秉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和具有仁爱之心”的精神。

他希望同学们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感恩老师,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行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

洪小婷形容这是她第一次以家协主席的身份出席教师节庆典,她感谢老师及家长们对她的信任,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把学校的活动办得更好。

她说,小学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而老师不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守护人、行为的引导者。

她赞扬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孩子点亮前行的方向;用耐心与爱心,呵护着每一颗懵懂的心灵;用榜样的力量,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家长,我们愿意成为你们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默契的伙伴。我们愿与学校携手,与老师同行,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守护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们在爱与希望中健康成长。”

出席教师节庆典的也包括副董事长张来福先生、董事部财政薛翰才、家协副主席覃慧琼、财政吴家翔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