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历史演进变与不变/黄锦荣

今年岁末,没有2020年末的彷徨,当时疫情多变,退而复返,人心惶惶,管制时松时紧,百业待兴,曙光不知何时方现,而时间仿佛停下脚步,迫使世界在原地打转,压低疫情曲线及振兴经济成为全年不变的唯一旋律。

今年岁末,也少了2021年末的笃定,当时疫苗全接种按时赶上,经济全面重启,国内旅游在历经寒冬以后迎来了春天,国际贸易逐月皆双位数增长,全球经济一片看好,经济稳健复苏在望,疫情早已落在倒后镜的公路上。

2022年给回了我们熟悉的世界,多重奏但相互串联、以为可测却瞬间即变、看似荒谬然有迹可循。从黑海横跨到南中国海,国际局势演变一波接一波。

今年二月俄罗斯开始侵略乌克兰、三月上海封城,美联储开始升息并启动量化紧缩、五月谷物价格登顶、六月国际油价升破每桶120美元、八月裴洛西访台,北京扩大台湾周围军事行动规模、十月习近平打破传统第三度连任、同月美国禁止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芯片和器材配备、十一月俄罗斯从赫尔松一路败退、同月美国民主党成功捍卫参议院多数、十二月中国突然无序解封,同月国际油价跌破每桶75美元,希盟巫统共组联合政府。

依循政治经济逻辑

咋看之下,事态演进难以端倪,剖深一层,却又依循政治与经济逻辑。

中美大国竞争,始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既然中共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唯一正确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无论市场经济多发达,那终究是为共产主义社会铺路,政治结构也就丝毫没有转向西式民主的可能。

西方对于“以商促变”(Wandel durch Handel),认为全球经济一旦融合就能推动民主转型议程的幻觉,在经济开放改革了30年的俄罗斯,依然对乌克兰发动战争以后彻底破灭。

所以中美竞争是常态,也仅能葬于他日意识形态壁垒的瓦解。

然而竞争不是末日,因为冲突也有边际益处及成本的考量。

中国二十大及美国中期选举以前,冲突能激发民族情绪,凸显领导力,有利于选举结果,其边际益处大于边际成本,冲突因此一再升温。

国内政治一旦稳定下来,冲突无益,代价特大,两国紧张关系在十二月神速般降温也就不难理解。

这大抵就是陆克文所谓的“管理冲突”。

正如制度的竞争也并不总是往独裁体制倾斜,因为各别体制的优缺点,总是在事态的演变过程中,随着益处及代价的更迭而彰显。

代价过高难以为继

今年以前,多少人还在向往独裁体制所带来的稳定,唾弃民主体制下的混乱。

但俄罗斯在战事上的狼狈,凸显了国家综合实力在独裁体制下所产生的惰性及腐败所带来的侵蚀;中国突然放弃清零以后的失序局面,及经济工作会议重回经济增长及招商引资的路线,甚至首次提及金融风险,都意味着管控力再强大的政治机关,也难以违背简单的经济道理:任何边际代价高于益处的政策,都终将无法为续,而民主体制在多方监管下,总能适时纠正错误的政策。

明白这一点,对于希盟与巫统的结合,就会在觉得荒谬之余,少点错愕,因为击垮对方的边际效益在本届大选以后立马趋零,反之不合作的代价难以吞咽。

换言之,哪日一加一少于一,联合政府所到之处,马来票仓萎缩得更快,合作代价淹没益处,再度分道扬镳也不叫人诧异。

世间变化万千,凡人如我,也只能以简单道理,窥探其中一二,告别2022,迎接2023。

 

 
 

 

反应

 

东盟+

印尼拟出版新历史书 学界扰黑暗史遭窜改

(雅加达20日讯)印尼政府计划出版新的历史丛书,引发当地部分人士担心最黑暗的历史可能被改写。

印尼文化部长法德利受访时说,这套10本的丛书,将以印尼为中心来叙述,旨在“重塑印尼的身分”。

一些历史学者说,对于前独裁者苏哈多从1966年至1998年的新秩序时代,印尼年轻一代几乎没有记忆。曾是苏哈多女婿的普拉博沃去年在总统选举中大胜,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年轻一代不了解苏哈多的黑暗历史。

普拉博沃曾被指在1990年代武力镇压东帝汶独立革命时侵犯人权,也曾幕后策划1997年至1998年间绑架民主派人士的行动。

一些政治观察员和历史学者担心,这套书可能被用作宣传工具、被政治化,并会忽视普拉博沃和苏哈多曾经侵犯人权的行为。

法德利说,这套书是去年开始编写的,会记录印尼从直立人到荷兰殖民时期,再到普拉博沃当选的历史。约100名历史学者参与撰写和编辑。法德利希望这套书能在8月17日印尼独立日之前出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