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全球央行疯狂囤积 大马黄金储备全球第54

(吉隆坡9日讯)受到关税及投资避险情绪影响,全球央行于今年持续以惊人速度囤黄金,大马黄金储备虽略增,但最新全球排名却从去年第4季的第41名跌至第54名,下滑13名。

世界黄金协会截至3月的数据显示,大马今年1月的黄金储备为38.9吨,比去年第4季的38.88吨略增,世界排名则下滑13名,在东南亚排名第6。

东南亚排名方面由泰国居首,黄金储备为234.5吨,接着是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及柬埔寨,分别持有220吨、129.7吨、78.6吨及46.5吨。缅甸及汶莱各为7.3吨及4.5吨。

对比去年第4季,全球十大黄金储备最新排名中,美国以8133.5吨的黄金储备稳居全球榜首。德国、意大利及法国个别持有3351.5吨、2451.8吨及2437吨。

其他包括俄罗斯(2329.6吨)、中国(2284.5吨)、瑞士(1039.9吨)、印度(879吨)、日本(846吨)及土耳其(619.9吨)。

全球央行1月净购黄金18吨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球央行净购黄金18吨,其中新兴市场央行仍是净购黄金主力军。

在1月份,最大的黄金机构买家是乌兹别克央行,俄罗斯和约旦央行为当月最大卖家,两家央行均售出3吨黄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全球趋势报告,在全球央行及投资者需求共同推动下,去年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

第4季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投资)同比增长1%,创季度新高;全年总需求也随之达到创纪录的4974吨。

由于全球央行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囤积黄金,购金量已连续第3年超过1000吨,其中第四季的购金量更是大增至333吨。 这使全年投资总需求增长25%至1180吨,创4年新高。

全年金条和金币需求则与2023年持平,为1186吨,但金条投资持续增长,而金币需求下降。

受AI应用增长影响

去年科技用金涨7%

全年科技用金也为全球黄金需求总量的增加作出显著贡献,主要是受人工智能应用持续增长的影响,2024年科技用金同比上涨21吨或7%。

不过,去年四季度及全年的金饰需求欠佳,全年金饰消费量创下自有数据统计以来新低,仅为1877吨。

尽管如此,总体金饰消费额依然增长了9%达1440亿美元(约6357亿令吉) ,凸显消费者虽因高金价降低购买总体重量,但在金饰上的消费预算并未减少。 

展望2025年,该报告预见潜在经济不确定性,有望继续凸显黄金作为风险对冲工具的重要作用:“全球央行和黄金ETF投资者或将再度成为推动黄金需求的主要力量,而金饰需求可能会因经济不确定性继续承压。 ” 较早前,“新浪财经”引述数据指今年1月,澳洲对美国的黄金出口总额达到46亿澳币(约128亿令吉),是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自去年12月以来,美国已把超过600吨黄金从其他国家运入美国金库。

该协会曾透露,这些黄金通常不会存在美国纽约金库,只有非同寻常事件即将发生时才存在那里。美国政府对黄金进口提高关税的可能性,促使美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大量买入黄金。

 

 
 

 

反应

 

国际财经

亚洲货币仍激烈波动 中国台湾央行出手遏制升势

(台北、北京6日综合讯)亚洲汇市仍在激烈波动,引发多地央行出手调节。新台币早盘继续上升,一度再次突破30元关卡,随后升势放缓;人民币则在”五一“劳动节假期后开高补涨,但在央行强调维稳意愿下回软。

台币兑美元周二早盘一度升至29.988元,为本轮升势中再度挑战30元大关。此前,台湾央行罕见发出警告,要求汇市“不寻常状况到此为止”,抑制了迅猛的涨势。

据两位交易员称,尽管出口商抛汇持续,外资与散户的卖汇力道却有所收敛,令台币升幅较周一明显缓和。公股银行持续作为美元主要买盘方,调节市场流动性。

其中一位交易员指出,台币过去两日强升逾5%,促使出口商更愿意在30元附近卖汇,而进口商美元买盘亦开始浮现。

此为台币在连续两个交易日累积大涨超过5%后,首次见到缓和的迹象。不过彭博汇编数据显示,台币兑美元汇率与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之间的利差周一扩大至约3000点,为至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显示台币还有进一步升值空间。

人民币节后补涨

同样的稳定讯号也出现在中国外汇市场。中国央行周二仅小幅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强6个基点,至7.2008元,为近一个月新高,显示维持中间价稳定的意图明显。

“监管层似乎不希望中间价大幅升值,并乐于将其维持在7.20元弱方,”澳新银行亚洲研究主管吴坤(译音)称,如果央行不希望人民币走强,那么这将防止其他亚币过度升值,因为否则的话它们相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将变得过高。

周二亚洲早盘时G-10货币全线下跌,亚币也多偏弱,不过结束五一长假后开市的在岸人民币开高补涨逾0.4%,至7.2377元,随后回落,离岸人民币则受美元反弹影响跌0.4%,至7.2327元。两者价差收窄至约50个点,反映中间价对市场预期的锚定效果。

此前“五一”期间,离岸人民币强劲上涨近1%,带动亚币普遍走强。台币更是单周飙升逾6%,创2015年彭博有纪录以来最大升幅,市场推测可能与美方贸易谈判相关。

4月末时,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调强,市场客盘结汇力道开始增强,中资大行也开始不时在市场中大量买入美元,对人民币强劲升值形成阻力。

“5月初中美关税争端缓和的预期提升,人民币汇率重新开始向中间价方向回归,”李刘阳等中金外汇分析师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5月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元指数走向及关税谈判预期,有望呈温和偏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