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先从LEAP下市 ICTZONE转战创业板

(吉隆坡16日讯)电脑资讯领域服务商——ICTZONE ASIA(ICTZONE,03038,LEAP),接获ICT ZONE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及拿督斯里吴天平等大股东来函,要求将该公司转到创业板上市。

根据周五的文告,大股东要求的ICTZONE ASIA转板计划,将由两个步骤组成;首先,该公司会从杰出企业加速平台(LEAP)下市,随后再到创业板重新上市。

根据文告,ICT ZONE控股将与吴天平一同提出现金退场要约,即将所有未转换优先股,与普通股合并和强制收购,以促进转板议程。

吴天平除了是世天集团(SKYWLD,5315,主板产业股)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外,同时也是ICTZONE ASIA的创办人兼非执行主席。

除了吴天平、林国光和黄顺洁之外的董事部成员,将会讨论上述转板要求并决定下一步行动。

在讨论完毕后,该公司将在适当时机宣布详情。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6月3日转战创业板 ICT Zone亚洲3年上主板

独家报道:杨惠平

(吉隆坡17日讯)电脑通讯技术服务供应商——ICT Zone亚洲(ICTZONE,03038,LEAP)即将在6月3日转战创业板,开启下一阶段的五年成长蓝图,继续扩大科技金融业务。

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林国光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披露,经营一家公司不能只看眼前,而要以年为单位规划未来发展,从资金部署到业务拓展都需提前谋划。

在中期目标方面,他设下三年内完成5亿令吉未入账订单,并进一步朝主板上市迈进。

他坦言,如今刚迈向创业板,但未来成长方向也早已写入企业战略,所有部署都在按部就班推进。

“我们内部一直有做好战略计划,5年,每一年都会做预算和战略执行计划,我们的成长路径是看得到的。”

从卖投影机到科技金融

成立于2000年的ICT Zone亚洲,从一间专卖投影机的小公司,一步一脚印走到今日,转型成为一家科技金融解决方案供应商,靠的正是对“科技服务化”的具瞻性眼光与执行节奏。

林国光回忆创业初期,是以卖投影机起家,当时他与做人员培训业务的朋友合作,提供投影机等教学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朋友也就是如今ICT Zone亚洲联合创办人兼非执行主席拿督斯里吴天平,亦是世天集团(SKYWLD,5315,主板产业股)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随着科技进化,投影机从高价专用品逐渐变成IT配件,ICT Zone也及时转型,开始做ICT设备短期租赁,之后再到长期租赁与相关服务。

“今天你租电脑,不只是租硬件,我也给你融资、服务、管理系统一系列解决方案。”

根据其商业模式,客户可以享用7合1科技金融解决方案,包含了融资、IT硬件和软件供应与服务、云端解决方案、网络安全、设备管理、电脑修复服务,以及碳中和计算服务(CNCS)等附加价值服务。他举例,像是设备管理系统,可集中管理上千台设备,并分析员工使用需求,为客户优化资源效率。

“订阅”时代驱动成长

ICT Zone亚洲属于“一切皆服务”(Everything as a Service,XaaS)模式,将硬件、金融、服务与ESG整合为一体,推动科技服务化转型。

而这,在如今“什么都可以租”的时代也越发吃香,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不再执着于“拥有”,而是倾向“使用即服务”。

他举例,就像大家不再购买CD,而是订阅Spotify;不再买电影DVD,而是选择Netflix;甚至连饮水机、空气净化器都走向租赁模式,ICT设备也是如此。

“如今市场趋势已经从资本支出(CAPEX),逐步转向营运支出(OPEX)。”

鉴于该公司自十多年前已经洞悉,并挖掘相关附加价值服务可行性,早就在这“蓝海市场”中建立先发地位,如今更是趁这趋势壮大成长。

“目前在这市场,我们算是规模较大的本地公司,其他做着这类业务的公司起步相对晚一点,规模小一点。”

而对于传统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的竞争,他认为,彼此提供的服务范围都存在差异,他们可凭借较全面的科技金融解决方案,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客户若在其他机构采购服务,需分别面对硬件供应商、金融机构与技术服务商,而ICT Zone亚洲则让客户只需对接一家公司、一份账单,体验更集中,成本也更优化。”

资本扩张循序推进

计划在6月3日转板上市创业板的ICT Zone亚洲,上市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为了筹集资金拓展业务。

根据每股20仙发行价,公司可从中集资2660万令吉,其中78.95%将用于拓展科技金融解决方案业务。

林国光指出,作为一门“资金密集型的生意”,筹集资金的挑战远大于业务成长。

“在2009年公司转型至长期出租后,也陆续获得一些长期合约,但当时银行普遍不愿为新型商业模式提供贷款。“

于是,公司于2011年启动“利益回酬计划”(Interest Scheme)第一阶段,这是由公司注册局管辖的融资工具。

他表示,在这计划中,他们凭借提供8%年回酬,吸引逾千名投资者,五年内成功筹集3700万令吉资金。

2018年之后,公司再度面临成长瓶颈,为了进一步融资,公司决定迈向资本市场,于2020年在LEAP市场挂牌上市。

如今,公司又迈向了创业板,以筹集更多资金推动新一阶段的成长。

制定20%股息政策

“从利益回酬到LEAP,我们用了9年,(如今)LEAP到创业板是5年,我们计划之后约3年迈向主板。”

值得留意的是,在LEAP市场年报披露并非强制的情况下,ICT Zone仍坚持每年发布完整年报,反映其透明与合规意识。

根据年报数据,公司在2022至2024财年期间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34.9%;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1.7%至1.28亿令吉,净赚910万令吉。

ICT Zone亚洲在此次上市创业板,也宣布股息政策,旨在派发高达20%的净利作为股息。

瞄准两成政府合约市占率

林国光表示,目前ICT Zone亚洲的收入结构中,约70%来自政府客户,主要因政府合约金额较大,且稳定与信用风险低,适合长期租赁模式。

“私人企业客户也正逐步成长,合约数量与政府客户已近乎各占一半。”

截至今年4月15日,公司总订单为2亿4270万令吉。

他补充,政府每年预计释放价值10亿令吉的合约,而他们如今的市占率约10%左右,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目标是在政府合约中,取得至少20%市占率,同时,也正策略性地扩展至私人企业领域。”

他补充,随着政府大力推进商业数字化倡议(BDI),推动电子发票(e-Invoice)与中小企业数码转型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走向数字化,而选择租赁方式可降低初期资本支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