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经济报告书】政府加强3大战略 维持经济增长势头

(吉隆坡19日讯)为了迈向永续且包容性发展,大马政府将继续实施战略和计划,以维持经济增长势头,并保障人民福祉。
根据《2025年财政展望》,政府将通过加强3大战略举措来执行,包括以经济转型来“提高顶限”(Raising the Ceiling)、通过改善生活质量来“提高底限”(Raising the Floor),以及公共领域改革。
“提高上限”:经济转型
•具竞争力和世界级投资目的地
为了配合政府转向更复杂的经济和提升价值链的愿望,政府将提供特殊激励措施和融资,加速落实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中的战略。
政府关联公司和政府投资公司,将通过加速国内直接投资(DDI),来辅助政府推动高增长高价值(HGHV)行业的增长。
同时,为了吸引高质量投资,政府将提出多项措施,旨在促进各行业采用技术和数字化,同时加强研究、开发、商业化和创新(R&D&C&I),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政府将优先采取措施改善经商便利度,特别是加快对成立新公司和扩大现有投资的批准。
随着全球旅游业全面复苏,2025预算案将重点升级所有入境口设施和系统,以及加大力度推广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并在世博会上提升大马知名度。
同时,政府将通过优惠条件,鼓励更多人参与“大马第二家园计划”(MM2H),吸引高净值外国人在马永居。
•数字化和创新驱动行业
GEAR-up计划,将重点鼓励HGHV行业和微中小企业(MSME),通过数字平台在供应链上建立联系。
政府将优先考虑连接所有用户的数字基础设施中的网络安全,以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生态系统,从而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
通过扩大通信网络覆盖,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持续不间断的连接,特别是在促进对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其他技术驱动服务的投资方面。
此外,凭借KL20行动计划,旨在2030年前,让吉隆坡在全球初创生态系统中跻身前20名。
•回教经济全球领导者
这是基于“昌明经济”框架下的关键举措之一,政府将致力于推进创新,重点关注基于价值导向的改革,吸引私人领域和国际资金。
政府将利用回教社会金融工具和其他伊斯兰风险分担和创新金融工具,如回教捐赠功能(Waqf)、施舍(sadaqah)以及回教风险投资,以解决发展回教企业和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缺口。
为了扩大金融中介规模,将不断完善以价值为基础的中间系统(VBI)和永续和负责任投资(SRI)等战略方针。
政府还将通过整合永续实践,来推动清真行业的绿化,从而坚持“toyyib”理念。
•微中小企业成为区域冠军
通过2025年预算案,政府将通过继续通过发展金融机构(DFI)提供融资计划。
同时,政府与私人金融机构合作,开放股权众筹(ECF)、点对点(P2P)和担保方案,以加强融资生态系统,为业务增长周期的每个阶段,提高融资便利性。
这将释放微中小企业的潜力,例如参与全球供应链、遵守ESG实践、利用技术和数字化以及留住关键人才。
为了增强土著企业家精神,政府将通过DFI和相关机构为土著中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融资,以落实2035年土著经济转型计划(PuTERA35)中的转型举措。
•永续经济
2025年预算案,将支持扩大再生能源来源、能源效率计划,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永续管理的承诺。
农业方面,政府将加强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并鼓励采用技术和永续农业实践,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韧性。
同时,不断努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程度,以降低农民的风险。
这些共同努力,将帮助我国更好地实现粮食安全和自给自足。
“提高底限”:改善生活质量
•体面工作和得体的生活水平
通过简化监管流程和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来改善商业环境,吸引对高科技和创新行业的优质投资,来创造更多技术性就业机会。
政府将采取措施,以助建立更平衡的薪金制定机制,从而显著提高生产力和业务扩张,最终提高员工薪酬,并促进包容性经济发展。
•平等和包容性
将重点关注残疾人士(OKU)和其他弱势群体,以减少不平等并提高包容性。
激励雇主为重返职场的女性,提供就业匹配服务,加强可负担护理服务设施,以及灵活办公安排,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扩大民众社会参与度,并支持倡导这些社区需求和权利的基层举措,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会。
•普及优质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
在提高教育学习成果方面,教学和学习交付生态系统将得到转变,以确保所有学生获得未来发展和就业所需的关键知识和技能。
强制义务教育的年限将扩大至11年;政府还将加大力度促进行业和学术界之间的战略合作,确保行业驱动的国家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
对于医疗保健,政府致力于为人民提供快捷的服务,包括扩大流动社区服务,升级医院和诊所的设备和设施,同时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为所有中心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优质基础设施
政府将通过预算案,继续推出以创新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重点关注服务不足的地区。
还将提供稳定且可负担的互联网连接,使人民能够从数字技术中受益,从而扩大社会经济活动的渠道,确保没有人掉队。
房屋方面,政府将确保包容性住房解决方案,惠及老年人、边缘和弱势群体;还有继续优先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综合性、永续和宜居房屋。
政府将通过东海岸铁路(ECRL)、中枢大道(CSR)和泛婆大道,促进州属之间的流动性,加强经济活动。
•社会保护和生活成本
改善人民的福祉,是“昌明经济”框架中的目标之一,政府将继续改善国家的社会保护体系,特别是加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保险。
此外,继续增强慈悯援助金(STR)、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和开学援助金(BAP),并扩大慈悯之伞(Payung Rahmah)计划,帮助人民减轻生活成本负担。
此外,政府将促进老年社区提高终身学习机会和金融知识,旨在确保老年人获得优质护理,保持社会参与。
为确保自雇人士和零工工人的弱势群体福利得到保障,政府旨在通过加强相关政策和法律,扩大大马社险机构(PERKESO)下的自雇社会保障计划。
•尊重国家遗产和思想
将继续通过教育系统和体育活动,在年轻一代中推广价值观,同时,赋予社区权力来保护和促进大马多元文化遗产、语言和艺术。
•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
在2025年预算案,将继续增强国防军和安全机构保护其主权的能力,同时确保人民的安全。
政府将在灾害多发地区,采取紧急控制和减灾措施,以保护生命并尽量减少对国家发展的干扰,从而确保我国能够抵御即将到来的灾难。
公共领域改革
•财政改革
面对不间断的全球不确定性、贸易紧张局势和动荡的金融市场,2025年预算案旨在加强我国的财政永续性,从而支持平衡和包容的经济增长。
政府将继续扩大税基,建立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并提高税收合规性。
提高税收效率的措施,包括简化程序、加强征收机制、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以及利用电子发票的减税措施,以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
在资源配置方面,也继续实施针对性补贴政策,使政府能够减少浪费和漏损,同时提供财政空间来改善对弱势群体的援助。
•监管
2025年预算案,将审查过时的监管和循环流程,加强良好监管实践(GRP)方法,加快业务审批流程。
此外,通过在工作流程中采用技术,实现公共服务数字化,进一步加快政府的决策过程。
通过2030年公共领域私人界合作大蓝图(PIKAS 2030),进一步鼓励私人投资在关键基建项目的开发。
•公共服务交付
公共服务薪酬制(SSPA)将于2024年12月生效,旨在打造更具活力、专业和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同时,采取措施加强机构之间合作,避免重复和资源浪费。
主要数据库(PADU)将继续作为大马数据骨干,集中来自所有政府机构的社会经济数据。
•议会改革
目前,进行着议会改革,旨在加强议会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衡作用,提升监管透明度和问责。
扎丽哈:助家庭减经济压力 学生被迫牺牲学业

(布城16日讯)随着经济压力加剧,能够接受教育与被边缘化学生之间的鸿沟正逐渐扩大。
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扎丽哈医生指出,尤其是B40低收入家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挑战,使许多学生必须牺牲学习时间,协助家庭分担经济负担。
她说,在这快速变化的世界,教育差距正在拉大,我们必须实施并持续推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扎丽哈今日在推介2025年布城补习任务计划后,向媒体这么表示。
担任送餐员帮补家用
她说,她对2023年超过1万名学生缺席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表示担忧,其中有许多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所致。
“有些学生为帮补家用,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担任送餐员,这影响了他们备考能力。”
她直言,问题并非学生缺乏学习意愿,而是有潜力的学生被生活重担所困。这些现实不能被忽视,贫困与辍学率之间的明确联系显而易见。
较早前,扎丽哈推介人类福祉计划(PUJI),以12万令吉基金为布城100名指定学生提供学习用品、研讨会、激励课程和补习,旨在减少学生辍学现象。
她形容,这项计划为长期投资,有助于打破社会与经济困境的循环,而该计划应扩展到更多有需要的儿童。
“因此,我已指示联邦直辖区局与教育部合作,探讨将计划扩展至吉隆坡和纳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