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势先机】中东战争如何影响比特币/陈进融

近期中东战争对全球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波动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地缘政治冲突往往带来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升温,从而影响了比特币的价格表现。
初期反应:避险引发下跌
然而,比特币在危机中的表现并不单一,体现出复杂的市场机制。
在中东战争爆发的最初几天,比特币的价格经历了显著下滑。例如,2023年10月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导致比特币价格在四天内下跌了5%。
这种反应符合历史规律——每当全球出现重大冲突,投资者通常会转向传统的避险资产如黄金,而风险较高的加密货币则遭受抛售。
长期表现:反弹与稳健
尽管比特币在短期内受到冲击,但长期表现往往展示出强大反弹能力。例如,在2022年俄乌战争后,比特币价格在初期大幅下跌后又迅速回升。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中,尽管比特币面临压力,但随着市场适应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价格逐步回升并表现出稳健的增长 。

需求变化
在战争期间,虽然部分投资者出于避险考虑抛售比特币,但加密货币的原生用户群体却在增加其持有量。
数据显示,随着战争升级,更多的投资者选择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进行保值,这推高了其在整个加密市场中的占比。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在战争初期甚至达到四个月来的高点。
结论:战争双重影响
中东战争引发的避险情绪使比特币在短期内承压,但其作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一种相对独立的资产,具备了应对这种冲击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比特币的信任可能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比特币在未来或将继续作为一种避险工具,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通过综合多方信息,中东战争与比特币市场的互动,显示了加密货币在现代金融中的独特作用。未来,地缘政治的持续动荡可能对比特币产生更多的影响,而投资者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势,仍需持续关注。
【股势先机】中国还能撑多久?/谭凯俊

过去数十年来,全球贸易体系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每个国家专注于自己最擅长、最有效率的产业领域,彼此互通有无,从而达到整体效率最大化。
然而,随着美中贸易战的愈演愈烈,这一经济学理论正面临现实世界的剧烈冲击。
绝对优势vs比较优势
要理解当今全球贸易的混乱局势,必须先回到两个基本经济学概念: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拥有的天然优势,比如资源、成本或效率。
而比较优势强调的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更有效率,它仍然应该专注于最具优势的领域,把其他项目交给别人来做,从而创造互利共赢的贸易格局。
而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腾飞,正是依赖于全球化下的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完善的供应链、规模化的制造能力。
但是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在某些领域上,中国更接近的是“绝对优势”。这也意味着,一旦全球贸易关系恶化,中国受到的冲击反而会更大,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和半导体等领域。
出口激增背后隐忧
根据中国4月最新的出口数据,出口同比激增8.1%,超出市场预期。这看似是令人振奋的数据,然而若深入观察便会发现,这更像是“透支增长”——中国出口商在特朗普总统即将全面开打关税战前“抢出口”,以避开未来可能更高的贸易壁垒。
同时,进口则大幅萎缩,使得中国的贸易结构呈现出非常不平衡的状态。这不仅说明国内需求疲弱,也反映出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信任度正在下降——许多国家正在重新评估与中国的经贸依赖关系。
中国似乎正在试图跳脱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在贸易信任赤字的情况下,用自身强大的产能和价格优势维持全球出口份额。但这种“逆风增长”是否可持续?我们必须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东南亚接棒机会
特朗普在全球贸易博弈中的表现,或许是许多人低估的部分。无论从策略或执行上看,他确实通过贸易战手段,在谈判桌上掌握了主导权。
他打破传统的全球化共识,提出“公平对等”的口号,挑战原本既定的贸易秩序。虽然看似破坏性极强,但对美国内部而言,却有一定程度上的政治红利。
而这一波“去中国化”的趋势,反而为东南亚国家打开了空窗期——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纷纷成为替代方案。大马电子与电气(E&E)领域对美国出口占比超过50%,若能把握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契机,或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东盟的机会与挑战
理论上,东盟早已形成区域性联盟,在面对全球贸易战时应当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应对挑战。但现实却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各国在地缘政治、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上差异巨大,协作空间有限。
在面对全球大国的拉锯战时,如何作为一个整体发声,仍需强大的领导力与战略默契。
换句话说,联盟虽在,心未齐。若东盟各国仍旧各自为政,那将难以形成足够的议价能力与韧性,最终错失全球产业重构的黄金窗口。
投资角度的启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全球贸易结构的重塑与地缘政治的变动,意味着我们不能再过度集中押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产配置与全球多元化投资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正如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市场策略,投资人也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审慎与弹性。
或许我们无法预测下一场贸易战何时来袭,但我们可以调整投资组合,确保自己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始终保有前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