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资格广受承认·英澳狮城抢人 人才外流难建会计枢纽

独家报道:张洁莹
人才、语言及近期越来越明显的成本优势,促使更多跨国企业放眼来马设立会计枢纽,但大马多年来却不断有会计人才外流,会否阻断这个美梦?
资深会计业者就指出,本地确实有人才优势,但在成为全球会计枢纽之前,人才流失仍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毕竟本地会计行已感受到“寻才不遇”的窘境。
本地税务及会计公司YYC集团总裁拿汀叶欣向就提到,从疫情解封后开始,本地会计行请不到人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南马区分行尤为严重,相信大部分都是到邻国求职了。
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MIA)主席拿督峇兹兰同样指出,我国的会计师在海外市场非常吃香,这一点在疫情后尤为明显。
尤其是年轻的大马会计师,能获得到新加坡、澳洲和英国等其他国家工作的机会,因为我国会计师的专业资格获得广泛认可,而且英语流利。
叶欣向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除了有可能到外国工作,部分人才也可能是疫情解封后决定转行,或本科毕业后不想进入会计业。

旺季缺人致迟报财务
6万会计师目标仍差远
过去6年,大马会计师协会会员的数量,每年以2.5%速度增长,目前国内有超过3万8500名注册会计师,但距离政府订下的国内需有6万名会计师目标,还是相距甚远。
尽管还是面临人手短缺问题,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MIA)主席拿督峇兹兰认为,实际情况已经有所改善。
“相比20年前,一名会计师需要服务1342人,现在范围已缩小至874人,但对比发达国家还是有待加强。”
本地税务及会计公司YYC集团总裁拿汀叶欣向指出,人手不足会是会计行的致命伤,毕竟审计有期限,客户都是同一时间提供所需资料,旺季的时候人手不够,员工就会比较忙,甚至可能会延误呈报财务或税务期限,这是最严重的。
峇兹兰指出,若人手不够导致财务及税务呈报误点,也会影响接下来的商业决策,严重更可能构成“信用赤字”,是各界需要面对的严重挑战。
目前大马会计师协会旗下会员公司有超过3000家,其中包括审计及非审计行,提供各项审计、税务、清算、会计、企业咨询文书服务等。

叶欣向
大马具备枢纽条件
另一方面,峇兹兰列举数项关键因素,相信我国已具备成为会计枢纽的条件。
他回应本报记者询问时指出,除了有受过良好教育、语言能力佳的人才,大马地理位置绝佳,为通往亚太区主要经济、贸易及商业活动提供桥梁,过去也吸引了很多跨国企业及投资者。
“大马也发展了完善交通系统及一流的设备,促进商品、服务及资讯流通,以上种种都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且可以为会计毕业生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
峇兹兰也认为,大马可以利用在国际会计及审计准则的丰富经验,打造特定服务领域的专业,树立差异化优势,吸引有相关需求的国际企业,这些领域包括回教金融、绿色融资、科技金融服务等。
“大马还具备新加坡、香港等金融中心没有的成本优势,不管是在人力、租金、交通还是能源,甚至是利商措施和税务优惠,都非常符合外资在本地设立枢纽的条件。”

峇兹兰
远程作业打开局面
德勤大马总执行长余永平指出,后疫情时代创造很多变化,全球企业开启远程作业模式,包括会计工作也可以外包至国外,加上适当运用科技工具,目前在本地从事会计行业,也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他回应本报询问时以德勤为例,指设立区域会计中心有助提升行业的科技发展及新技能,同时也有更多机会与国际公司交流,有更多有趣的工作机会留住顶尖人才。
“公司在寻找人才时,也会从海外将一些大马人聘请回来,上月才开幕的中心,第一年的目标是聘请1000人,截至目前已成功聘请750人。”
他认为,大马具备很多优势,本地的会计专才不只语言能力强、学术成绩顶尖,视野和格局也很国际化,很有潜能发展为国际会计专业枢纽,对马来西亚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补充,本地会计人才很多,不过之前缺乏高薪、有趣的工作机会,所以很多会计师选择到海外谋职。

余永平
竞争激烈“包装”抢人
叶欣向指出,会计行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抢人”,必须要学会“包装”,想办法请人也要尽量留人。
“比如说,让告诉找工作的人知道在会计行工作可以获得很好的经验,在其他行业无法做到,日后要找工作也更抢手。”
事实上,公司也需要迅速调整策略,比如说获得人才后要快速栽培,过去用3年时间栽培人才,现在要在3个月内让员工觉得这家公司有前景,值得继续发展。
同时为留住人才,除了给予符合市场的薪资,也为忠心的员工提供额外福利和在职培训、好的退休配套、股权激励等。
“工作满6年的公积金提高至16%,满9年则更高,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员工福利,让员工在公司获得安全感,更愿意继续留在公司效劳。”

善用科技效率更高
会计及审计师的工作不仅给人一种吃苦的感觉,近期更是让人觉得这是一门可以由科技取代的行业,峇兹兰和余永平皆认为,如果过去压倒会计师的是一大堆文件和繁文缛节,科技反而会是那根救命稻草。
余永平指出,过去会计审计专业工作总是给人一种没日没夜的印象,但真正在这个行业中打拼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有太多的文件和细节要过滤。
“以前需要逐一查看的交易和资讯,现在有各种工具可以用来过滤并即刻发现异常交易,这里省下的时间和人力,如果用来做深入分析,对人才本身也是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
峇兹兰指出,人们误信会计师这一行业会被科技或人工智能取代,但协会早在2020年1月就曾经反驳过这一说法,并强调会计业也需要革新及改变。
“科技会慢慢渗入会计业的工作流程,现在已经有会计师使用科技提取及处理数据,过后再以专业评估方式做出正确决定。”
余永平也指出,有了科技的帮助,现在会计行处理工作更具效率,以德勤为例,现在已经采用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在科技及自动化工具的协助下,减轻同事之间的工作量。
合并壮大开拓市场
中小型会计行规模不够大,难以执行数字转型及自动化流程,为了提高竞争力,应该考虑并购或与其他会计行合作,想办法蜕变才有机会开拓市场。
余永平指出,规模不够大的会计行要转型,或需要探讨合并并购,或与同行结盟,否则难以应付市场趋势。
他也觉得大马公司委员会把豁免审计的门槛提高至总资产100万令吉的公司,也是一大帮助,那么会计行就可以集中资源,提供更符合市场趋势也更有价值的服务。
科技转型及日常流程自动化是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不过碍于小型业者未够规模,导致营运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规模小可接的项目小,无法投入资金自动化,久而久之竞争力不如其他公司,接到项目就越来越小,即无法投资也无法继续获利。”
小型业者要自保,长期就必须探讨并购或是与同行合作,余永平指出,两、三家小型会计行或审计行策略合作、共同投资,分担提升成本,互惠互利才能共同壮大。
对此峇兹兰也有同感,他认为小公司应接纳科技及自动化工具,必要时与规模较大的会计行或机构合作,共享知识、资源和联合营销策略等,有助提高公司在业内的信誉和知名度。
另外,若小公司能够与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抓紧客户需求,那就可以建立长期商业关系,市场定位也能够与大公司区分开来。
优大与OSJ Global 合办专业会计课
尤芳达(左)与方绵峰代表双方交换协议备忘录。
(吉隆坡15日讯)拉曼大学(优大)与OSJ Global私人有限公司于早前在双溪龙校区签署协议备忘录,以正式开展双方在会计课程上的合作。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拉曼大学将与OSJ Global合作开办专业会计课程,尤其是与ACCA项目相关的课程。
本次的合作协议是由拉曼大学校长拿督尤芳达教授与OSJ Global总执行长方绵峰代表双方签署,并由拉曼大学会计与管理学院院长卜慧芳博士和ACCA东南亚海事区教育关系负责人洪文豪见证。
尤芳达说,拉曼大学与OSJ Global正式建立了一个以赋能、合作与创新为核心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