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政府“一竹竿”取消补贴 同是T20·城乡大不同

独家报道:宋秀英

(吉隆坡8日讯)同是天涯“T20” ,城乡同人不同命!

让大马富人享有补贴的措施一直引起诟病,因此政府决定纠正错误政策,包括将不会再为高收入群体(T20)提供电费补贴和前往麦加朝圣的补贴。政府将通过主要数据中心(PADU)进行符合资格群体的补贴分配评估。

然而在城市及乡区,T20也有“钱包厚薄”之分。乡区的T20一般上是富足的人,城市的T20往往可能只是刚好迈入富人标准,不排除有者更因各自生活压力而抓襟见肘。

专家为此促请政府准确定义所谓的T20群体,避免一些刚过T20门槛的群体因为政府取消补贴而导致财务吃紧。

城市家庭开销大

月入过万未必富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促请政府阐明T20的定义,包括如何区分城市与乡区的T20。

他举例,一个家庭月入1万1000令吉即被定义为T20,实际上在大城市,一个家庭两夫妻工作,只要个人收入有5500令吉,原则上已属于T20。

“若在大城市生活,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要抚养,1万1000令吉绝对无法过上富裕的生活,政府必须认真思考这问题,避免住在城市地区,刚跨过T20门槛的家庭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建议逐渐取消补贴

张永隆建议政府循序渐进取消各种补贴,过后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针对性补贴,避免浪费和走私情况。

他指同比外国,大部分先进国都是让燃油自由浮动,并为有需要的贫困人民提供现金补贴。

无论如何,他认为取消T20的补贴是好事,由于这群人是国内家庭收入最高的20%,被视作高收入者,月收入超过1万971令吉,绝对有能力承受取消补贴的压力。

“取消T20的补贴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与埋怨,尤其是每年缴付高额税金,却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补贴。

“必须强调的是,若没有改革,继续让全民享受补贴,政府最终被迫重启消费税,减少教育、卫生等开销,届时将影响各阶层人民,包括T20。”

施政难做到完美

张永隆直言,政府在改革及取消补贴的路上,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肯定会有人有得有失。

根据大马统计局于2020年的数据,T20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万2586令吉,最低收入门槛为1万零971令吉。

削减补贴与否

专才照样移民

针对有者认为削减补贴可能引起部分T20专业人士的不满, 进而加剧T20人才外流一事,资深经济学家李兴裕认为,专才不会因为政府削减补贴而贸然移居海外。

“导致移民的因素繁多,包括税务、环境、政策、货币等,不会因为单一因素而出走。”

牺牲经济充裕者

他也说,政府合理化补贴是预料中事,而主要目标肯定是有承担能力的T20。

“政府在合理化补贴过程中,一些人有所损失也是没办法的事,在低收入群体(B40)、中等收入群体(M40)及T20中,肯定是有经济能力者要作出牺牲。”

他认为,T20无论在消费或缴税方面都贡献良多,削减补贴或多或少会对他们造成影响,惟不至于完全不消费:“一旦取消补贴,T20开始时可能会谨慎消费,日子久了也会习以为常。”

多国无机制补贴

李兴裕指T20也细分成T1和T2,T1家庭月入介于1万零971至1万5040令吉,T2则是1万5040令吉以上。

他提到,许多国家不再有补贴机制,一般上都是为有需要的国民提供针对性补贴:“在一些先进国家,政府善用税金,致力改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基本服务,让人民心甘情愿支付更多税务。”

视频推荐:

 

 
 

 

反应

 

财经新闻

林家全:未反映各区生活成本 经济部T20划分方式太简单

(新山17日讯)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署理总会长林家全认为,经济部将家庭月入达1万1982令吉或以上列为T20等级高收入家庭,这样的划分方式过于简单化,未能准确反映各地区的实际生活成本,还可能对中等收入家庭带来不公平的影响。

他指出,我国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雪隆、柔佛及槟城等生活成本较高的地区,家庭月入超过1万令吉的家庭并不一定属于真正的“高收入”群体。

“许多家庭的收入虽然超过1万令吉,但面对房贷、车贷、子女教育、医疗费用及日常开销等负担,实际上只是勉强维持生计,并没有太多盈余。”

林家全也是柔佛州中华总会会长。他发文告强调,政府的收入群体划分不仅仅是统计数字,还可能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社会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福利、税收及RON95汽油的针对性补贴政策。

他认为,如果仅以收入划分而忽略地区差异,许多原本需要补贴的家庭可能会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

“我们理解政府希望精准分配资源的用意,但若单凭收入界定贫富,而不考虑家庭结构、居住地及开销水平,可能会导致政策执行上的不公,影响人民的实际生活。”

为此,林家全呼吁政府在执行收入群体划分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采取更细化的标准,包括综合考量生活成本差异,因为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房价、教育与医疗成本等,将直接影响家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我们也必须纳入家庭负担因素,不仅仅看收入总额,还要考虑家庭成员数量及扶养比例,如抚养年幼子女或年迈父母等因素。”

他说,此外,政府必须定期检讨及调整政策,基于经济环境不断变化,政府应适时调整收入群体的定义,以确保政策公平合理。

“政府在制定收入群体划分时,不能简单地以一把尺来衡量所有人民,而是要全面考量实际生活成本,确保政策真正惠及有需要的群体。”

林家全希望政府能谨慎执行此项收入划分政策,并在推行任何涉及社会经济的政策时,与各界深入探讨,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公平性,让真正有需要的人民得到应有的援助,同时也不让中等收入家庭因“被归类”为T20群体,而失去应有的社会福利保障。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