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平民抵御通胀·避险保值之选 黄金投资创10年新高

独家报道:何燕羚

(吉隆坡12日讯)国际金价涨疯之时,我国2024年第四季金块与金币(bar/coin)的投资亦创下近10年新高纪录。

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反映出不管是国家银行、私人投资机构或百姓,皆在跟进这股浪潮,利用黄金投资抗衡外围经济的不确定和对抗通胀,并且享受比传统储蓄更高的投资回报。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于本月公布的最新季度报告,我国2024年第四季在金块与金币的投资达到2公吨,按年上涨24%,同时创下2015年首季以来近10年的新高,更高于日本、新加坡和香港,而中国是最大投资国,达83.6公吨。

国际金价连番刷新历史纪录,每盎司已突破2900美元(约1万2949令吉)。面对国际金价涨不停,我国黄金投资却持续上涨,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都认为,这反映了多重经济、社会和市场因素的叠加。

这给市场折射出多方面的“信号”,也凸显投资者对金融稳定、货币风险管理和避险资产配置的长期考量。

黄金投资不跌反升

●转向黄金寻求资产保值

●“平民抗通胀”主要选择

●黄金成非主权信用资产

●渠道多样投资门槛低

经济风险增 通胀压力高 买卖渠道多
3因素致大马黄金投资炽热

马来亚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吴林泰博士从3方面剖析我国黄金投资炽热的原因。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第一原因是大马投资者担忧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因而转向黄金寻求资产保值。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中东局势紧张、俄乌战争持续、中美贸易战、欧洲经济增长乏力等,都将增强黄金的吸引力,当然包括国家银行等各国央行也将持续增持黄金储备,进一步确立黄金在全球不确定时期的核心资产地位。”

第二原因是我国通胀压力上升,投资者通过黄金对冲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尽管根据国家统计局,我国2024年整体通胀率降至1.8%,但食品通胀仍维持在3.5%,对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造成压力。黄金被视为对抗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有效工具,进而成为许多‘平民抗通胀’的主要选择。

“此外,货币贬值也促使投资者转向黄金这类‘非主权信用资产’,以规避资产缩水风险。显然国内投资者已开始对现有的通胀和货币走势感不安,而加大黄金投资。”

第三原因是国内黄金投资渠道多样,包括金条、金币和黄金指数基金(ETF)等,降低了投资门槛。

有助财富保值

吴林泰说,我国黄金市场已高度成熟,除了传统金店外,银行、证券行皆推出多种黄金投资工具,例如:

●银行黄金储蓄:已有多家银行提供黄金存款服务;

●数字黄金投资:如一触即通电子钱包等,使零售投资者可小额参与黄金市场;

●黄金购买渠道增加:金店、银行、在线交易平台提供多种规格的金条和金币。

“作为全球重要的回教金融中心,我国回教金融体系在黄金投资中也发挥关键作用,它被认定为合法投资品,包括市场上已有回教黄金贷款(Ar-Rahnu),允许以黄金抵押融资、以黄金为基础资产的回教债券等。”

整体而言,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下,黄金投资的增长更多体现为一种财富保值需求。尽管国际金价屡创新高,我国黄金投资仍保持强劲增长。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一敲解压·风靡城市人 疗愈师市场大热

独家报道:洪诗迪

近年来,伴随社会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疗愈”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催生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

越来越多的疗愈行业备受人们追捧,不少商家敏锐地洞察到这一趋势,深挖“疗愈赛道”,各类标榜能够舒缓身心、提升幸福感的心理课程和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兴的疗愈方式正悄然成为一种消费新风尚,其中要属颂钵音疗(Singing bowl)尤为突出。

虽然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数据,但根据美团平台发布的显示,中国有关“疗愈”一词的搜索量,自2023年便呈显著增长趋势,幅度高达256%;此外,号称具有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等功效的“颂钵音疗”的搜索量,更是飙升了423%,足见其受追捧程度之高。

然而,面对疗愈经济的快速扩张,包括经济学家吴林泰、颂钵音疗中心创办人黄晋杰、临床心理学家林慧珊和叶浩怀在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均提出了冷静且深刻的思考。

他们普遍认为,疗愈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管体系、科学的行业规范及统一的服务标准。唯有不断加强对疗愈行业的引导,促使其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疗愈服务,最终实现疗愈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消费者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的双赢局面。

你有否发现,最近在国内有愈来愈多提供颂钵音疗服务的工作坊或疗愈师涌现?

你可曾好奇,为何人们愿意付钱,让“疗愈师”在碗上敲一下,只为帮助他们入眠?

据黄晋杰分析,目前在市面上,有两种类型的颂钵音疗业者:

第一、偏重主观感受的感觉良好型;

第二、基于严谨科学研究的系统化疗愈型。

相较于日本、台湾和中国等成熟市场,我国的颂钵音疗领域仍处在起步阶段 ,因此相较之下,第一种类型的业者更为活跃,真正能解决深层问题的第二种类型,目前仍难以有效在我国市场蓬勃发展。

而他创立的全马首家颂钵音疗中心Kokorone,正是两者的综合体。

他说,我的目标是朝专业方向发展,以便能填补国内的市场空缺,所以我引进了德国的先进仪器,通过监测心跳来量化压力指数,再为顾客做分析并拟定解决方案,完成后会再做一次检测观察疗效。

因此他的客群多数都是商业人士,特别是生活和工作压力更高的老板或高管级别人物。

凭借专业化的服务,Kokorone吸引了众多商业人士,尤其是承受着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

不怕破坏专业形象

然而,面对“非专业型”的竞争对手泛滥,会否拉低行业素质,破坏人们对颂钵音疗的专业形象,黄晋杰表示,他豪不担忧。

他说:“我不觉得是一件坏事,反而能让更多人接触并了解颂钵音疗,让这个市场更加扩大。当市场扩大了,消费者对颂钵音疗的了解加深了,自然会转向有显著效果的专业服务,整个行业素质也会慢慢地随之转变。”

他还表示,很多人常把颂钵音疗与宗教信仰挂钩,实际上颂钵音疗与宗教无关,因此他希望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将心灵疗愈带入更加广阔的市场,这也是他积极寻求与学术界合作的原因,“我们与大马理工大学(UTM)合作开设了专业课程,这是全马首个获大学官方认可的疗愈证书课程。”

勿忘专业底线

但针对颂钵音疗的兴起,临床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个中隐忧。

林慧珊表示,其实心理咨询也是传统疗愈行业之一,她不反对人们同时寻求不同的疗愈方案,“如果他们能从中获得价值是好事,我不觉得有问题”。

她担心的是打着心理治疗的名号,实际上却不是,而你也没有能力评估对方的症状,适时将服务对象转介给专业的精神专科医生,很可能会导致对方延误治疗,“所以疗愈行业的服务提供者,需要理清自己能提供和不能提供什么”。

当“依赖”失衡或伤人

其实不管是颂钵音疗或毛绒玩具,任何疗愈方案最怕的就是产生过度依赖感。

叶浩怀认同道,仅仅依赖单一来源是最令人担忧的,“即使我的个案仅仅是依赖我的咨询,我也会深感担忧,因为它可能意味着,在他们的生活体系中,缺乏足够多元且可靠的关系支撑。”

他举例黄执中在辩论视频中提到的一个论点,即真正的独立并不是不依赖,而是更广泛、非单一性的依赖。唯有生活中的支持系统越多,你就越不在意这条线会否断掉,因为断掉了还有很多条可以撑住。

“如果独立是谁都不能靠,那就是把自己孤立起来,而不叫独立。”

需关注2隐忧

吴林泰也从经济学的角度,为蓬勃发展的疗愈经济,提出了2大值得关注的隐忧。

第一、经济可及性

如果健康服务被过度高端化,其益处将仅限于少数富裕人群,从而导致“健康鸿沟”的扩大。

中低收入群体将难以获得必要的心理健康和整体疗愈解决方案,这与疗愈经济普惠大众的初衷相悖。

解决这一挑战,需要政府和行业共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服务的包容性,确保健康服务的价格合理,且能够被广泛地获取,从而弥合社会经济地位造成的健康差距。

第二、营销炒作

人们日益担忧某些健康趋势是由营销炒作,而非坚实的科学证据所驱动。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可能更容易受到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的影响,从而过度依赖购物疗法等方式来寻求情感慰借,甚至以此替代专业的心理健康护理。

这种趋势不仅可能导致不可持续的消费习惯,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疗愈经济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真正的健康结果之间取得平衡,确保所提供的健康产品和服务能带来有意义的健康益处,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情感满足。

行业参与者需要秉持诚信,以科学为基础推广其产品和服务,避免误导消费者。

缺监管恐误导公众

此外,吴林泰更指出,缺乏有效监管也为疗愈经济带来了显著风险。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替代疗愈产品,但其中不少缺乏充分的科学验证,在缺乏适当行业法规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发布误导性的健康声明,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渴望和脆弱性,从而侵蚀公众对疗愈经济的信任。

结语

为了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和私营企业必须携手合作,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并加强透明度监管,防止不择手段的健康企业利用弱势群体谋取不正当利益。

虽然疗愈经济预计将持续扩张,但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谨记,创新和增长绝不能以牺牲信誉、商业道德和消费者的福祉为代价。

只有坚守诚信和责任,疗愈经济才能真正服务于大众,促进社会的整体健康与福祉。

上篇:

【独家】现代人为“心安”买单 情绪有价疗愈经济崛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