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善用AI效率与效能 中小企抢占“智”高点
独家报道:林迪陞
一度红透半边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ChatGPT,为人类展示了AI在工作方面的惊人可能性。
除了当成个人工作上的好助手,AI在商业上,尤其是对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型企业(SME)而言,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当然,在AI带来的便捷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南洋商报》就请来了其中3位在本地应用AI的先驱,探讨AI应用为商界创造的机会和风险。

孙德俊
与AI共进智胜未来
对本地中小型企业而言,应用AI也许感觉是很遥远的事。但在ChatGPT等生成式AI崛起后,市场环境变化得极快,若现在还对AI不闻不问,就有可能会跟不上同行的进步,削弱竞争力。
AI应用能为商企带来的最直观好处,也许在于效率的提升。
长期关注全球科技应用发展的本地“科技达人”孙德俊,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就指出,AI创造的两项关键优势,在于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
“首先,AI可以将人类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在效率提高后,公司员工就多了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改善工作质量,这就是效能的提升。”
不应和AI竞争
孙德俊同时也是数字营销公司——Antsomi的联合创办人,对于一家公司营运效率的重要性,自然深有体会。
他相信,效率就是一家公司的命脉,而他也认为,人与AI各司其职,各自发挥所长,正是高效率的最佳营运模式。
“我一直认为,人类不应该去和AI竞争,而是让AI去做适合的工作,人类则专注在自己擅长的事,如需要开创性和创意的工作。”

黄玟溢
AI写不出《射雕英雄传》
孙德俊以ChatGPT对比人类,指相关AI擅长生产一板一眼的文章,因此适合用来写商务电邮或演讲稿,而人类则更适合创作天马行空的内容,如写小说等。
“虽然说AI科技会继续进步,很难估算未来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我觉得,AI不太可能写出像《射雕英雄传》这类精彩的小说。”
孙德俊认为,像是撰写体育新闻或企业业绩新闻的记者,其工作就很容易被AI所取代。
致力于在本地推广电脑编程教育的Coding Bar大马私人有限公司,同样看重AI为商界带来的无限潜能。总执行长李智源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指出,AI可以在市场分析、行销和内部自动化这3个方面,对商家带来好处。
协助管理海量数据
在全球每天爆炸式生产海量数据的如今,不少商业嗅觉敏锐的企业家,已经把数据视为一种重要资源,而能够助力商家有效管理庞大数据的AI,可说是种“神兵利器”。李智源正是持有相关观点的其中一人。
“首先,中小型商家可以通过AI去收集并整理大量数据,用以分析市场趋势。这可以帮助商家去确定适合的目标客户群,提高经商效率。”
李智源亦称,行销作为商业中的重要部分,AI也能在其中扮演好用的辅助角色。他以ChatGPT为例,指中小型企业可用这类生成式AI,提供大量的行销方案,随后再综合其中的资讯,打造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另一个AI可以发挥显著作用之处,李智源认为是对公司内部系统的自动化,进而改善公司整体的营运效率。这与孙德俊的想法,不谋而合。
取代人类提供客服
优大(UTAR)资讯通讯科技学院电脑科学部主任黄玟溢副教授在受访时,同样强调AI在效率上带来的好处。
“AI可以帮助商企更加有效率,以及减少成本。其中一个显著例子是,AI在客服业务方面的应用。”
他表示,商家可以利用AI,来有效确认并解决客户提呈的问题,而且AI甚至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在客服中扮演的角色。
“以如今AI的能力,要与人类对谈简直是绰绰有余。”

李智源
应用AI决定成败
理论上,AI对商企提升的效果毋庸置疑,但是在实际应用前,商家肯定会有疑问,尤其是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型商家。
李智源也许是解开这项疑惑的最佳人选,因为根据他的说法,应用AI对Coding Bar大马而言,并不仅仅是辅助工具,而是决定该公司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元素。
李智源指出,无论面向哪一个层次的客户,Coding Bar大马的编程课程,皆以内置AI程序的“智慧学习平台”为主。
他表示,这项内置在平台里的AI应用,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同时提高教学及学习的效率,进而增加该公司的营运效率。
“从学生方面来说,我们的内置AI为学生们提供即时的双向沟通,每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AI可以解决的简单错误,系统就会立即提醒学生,并自动教导解决方案。”
李智源亦称,在内置AI的帮助下,系统可以过滤掉简单的问题,只有当学生面对AI也无法精准回答的复杂问题时,才需要寻求老师的指导。这样,老师可以节省时间和精神,有更多精力,配合不同的学生去提供个性化指导。
“由于人人有别,我们一向推崇,根据个别学生进度来调整的个性化学习方式。AI的帮助,让老师无需应付学生们的简单问题,能以更个人化的方式,去解决每个学生的独有难题。”
老师省力扩大教学
同时,李智源指出,通过该公司的AI智慧学习平台授课,老师也无需自行准备教材和作业。
换句话说,AI将会大幅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从“老师”升级为“导师”,一个人也可以应付更多的学生,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李智源举例称,假设在以往的编程课程中,1个老师最多只能教导10位学生,那使用内置AI的智慧学习平台,就能够同时教导20人,甚至是30名学生。
此外,李智源表示,应用AI还可以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
“师资短缺,其实是国内编程教育面对的一大问题,但借助AI的力量,如今工程师或程序员就有能力在正职之外,兼职担当本公司编程教育课程的导师。”
他解释道,由于当老师的薪资收入不如当工程师,因此有能力教导编程教育的人才,都不会优先考虑当全职老师,这就造成相关领域老师不足,难以推广的大问题。
“随着AI减轻工作,工程师也可以在下班后担任我们的课程导师,不影响主要收入之余,还增加整体收入,何乐而不为?这样一来,师资短缺的问题就有望解决了。”
一切还是要靠数据来说话。李智源指出,在2022年9月前,也就是他从台湾返马并接手公司前,该公司只有少于10位老师。但在他接手公司,进行内部改革后,凭借AI等技术的帮助,旗下老师数量已经增长到20位以上,还有10位在训练中。
“之前,与本公司合作的学校只有2所,而现在,我们已经有15所合作学校,其中5所是乡区学校。”问题就是,国内的众多中小商家,是否有意识到AI的力量,并愿意做出改变?
AI工具不用可惜
值得注意的是,据李智源所说,Coding Bar大马的内置AI,是由该公司本身所训练而成。这是否表示,商家没有一定技术能力,就无法真正享有AI带来的好处?
非也,在孙德俊看来,很多人其实早就不知不觉地使用了AI,感受了AI给予的好处。
“其实AI已经深入人类生活,很多线上工具,比如Google等搜索引擎已经内置AI,人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受惠于AI技术。”
作为追求科技进步的一分子,孙德俊创办的Antsomi,也在尝试将AI融入其产品中。该公司名为“CDP365”的客户数据分析平台,就会内置AI,帮助客户更精准地去分析,从其顾客群收集到的数据。
无论如何,目前AI为孙德俊带来的益处,主要还是来自各种外部线上应用,以及ChatGPT。
“ChatGPT最适合写一板一眼的稿件,这或可帮助商家每天处理文件时,省下两三小时的时间,以用在其他工作上。”
换句话说,中小商家即使没有能力利用AI来开发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但现有的AI驱动工具,就已经提供了现成的强大战力,不用可惜。
餐饮业“人味”更重要
话说回来,在AI越来越强大的当下,商家依然不使用,甚至是不了解AI,会否真的被市场所淘汰呢?
所幸,无论是孙德俊或李智源,都认为这道问题的答案要视行业而定,不用AI的商家未必就不能活下去。
孙德俊指出,饮食行业就是其中一个最佳例子,因为饮食业还是很需要“人味”的,并不能被AI或机器人所全面取代。
不能盲目AI化
他所说的不止是食物味道,还有店里老板、员工等人提供的服务和互动,这种种能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的美好感觉。
“我们并不能盲目地把所有东西都AI化,或是自动化。”
李智源也同样以饮食业为例,指食物好吃的店家,一样能够在没有AI的情况下继续存活,只是可能难以扩张。
“假如你是一位炒粿条很好吃的小贩,你并不需要AI也可以活下来。或许你很难去扩张业务,不过若这不是你的目标,就无所谓。”
他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讲述AI能为饮食业带来的潜在助力。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炒粿条味道一般,但是懂得利用AI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的话,那你也可以吸引到客人,甚至可以去扩张。不过,你依然无法抢走味道好的炒粿条店家的客人。”
此外,李智源称,如果是依赖自动化或数据化的企业,不使用AI的话,确实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有效应用AI不怕迟
作为3位受访者中,唯一不是经商人士的黄博士,却认为没有及时采用AI的商企,恐怕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我相信,AI很快就会成为商界无法避免的未来。在采纳AI方面行动缓慢的企业,将无法和其他人竞争。”
他以线上电商为例,指消费者总是倾向于光顾反应更及时、服务更好的商家,而现有的AI已可高度模仿人类发言,并且几乎可以全天无休回应顾客疑问。
“一般上,我们更喜欢能够及时回复你的卖家,即使商品售价比其他人贵一点也无妨。现有的AI就可以做到全年无休地快速回复,而且消费者还无法分清楚,那是AI或是真人给出的回应,这就为电商创造了更强的竞争力。”
黄玟溢亦认为,在AI应用上,大企业会比小企业来得更具优势。
“大企业在资源上更具优势,所以他们可以抢先应用AI,并且有更多的容错空间。”
不过,黄玟溢亦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AI来增强生产力,以让自己和大公司能在公平的情况下,一较高低。
“关键并不在于及早应用AI,而是如何有效地去应用AI。”
风险与机遇并存
当然,AI应用也并非全无风险,比如现有的生成式AI,很有可能会被人类误用来生成错误或是虚假的答案。
对孙德俊而言,AI只能扮演辅助的角色,无论任何事情,下决定的一定得是人类。
“AI只能是辅助,AI可以提供多种选项和方案,但决定需要由人类来做。
“所以,人类需要培养出一种意识,即自己有责任去正确地使用AI。”
法律,也许就是达成这个目的的必须手段。孙德俊就引用了OpenAI总执行长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说法,指人类需要立法来监管AI的使用。
总而言之,AI究竟能够创造未来,还是招致毁灭,其实是看使用者能否正确、有效地去应用AI。
基本上,孙德俊正面看待AI的应用,而且也乐观地认为,无论大小商家,都能很快发现AI的巨大潜能,并接受使用AI。
“从90年代起,商家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普遍采用互联网,如今时代已经改变,我相信,AI在商界的普及化不会再花这么长时间。在2023至2030年,AI很可能就是全球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至少是主要动力之一。”
杨安山:允许犯错但须纠正 学校应引导正确使用AI

(文冬19日讯)董总财政兼彭亨董联会主席拿督杨安山提醒各方,制作不当图像的事件确实令人遗憾,但他认为学校是个“允许犯错,也必须引导纠正”的地方。
他说,学生会做出这些行为,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创意思维。大家应该通过教育的力量,在不伤害他入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把创意发挥在对的事情上。否则,很可能是抹杀了孩子们未来在创意科技领域的潜力
他今午在彭亨州华校教师联合会大会午宴上致词,针对最近闹得沸沸腾腾的学生利用 AI 工具,移花接术女同学头像制作不当图像的事件,发表评论。他的演词由儿子杨文豪在代读。
另一方面,杨安山说,当前华文教育面临着结构性的挑战,尤其是华文师资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此,他特别要提及一项值得鼓励的全国性计划,即由大马姓氏总会和宗乡青慈善与教育基金会所推动的“希望工程”。
“此计划旨在领养全国国中华文学会,鼓励更多华裔子弟报考华文科目,以部署华文师资短缺问题。各校若需要,可主动联系该基金会,提出合作或申请资源的建议。”
黄绍轩:微小反映社会结构变化
彭华小生10年锐减22%
彭亨华校教师公会联合会主席黄绍轩较早时会上指出,今年2月新学年开学,全国各地华小面对学生来源困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统计数据,全彭亨华小的学生总人数有1万6267人,分别是学前教育班有1712人、一到六年级有1万4475人,以及特殊教育班80人。
他说,相比10年前,全彭华小的学生人数有2万963;现今华小学生减少近4700人或22.4%。更严重的是,彭亨州有4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少于150人,列入微型学校。
微型华小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了乡区人口持续流失,以及华裔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超过华裔学生,这种多元文化融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跨族群交流,但也可能对华小的母语教育带来挑战。
“我建议董联会、教联会、校长职工会、华小校长协会及各区发展华小工委会携手合作,深入探讨州内华小的现况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内容应包括关注与解决微型华小面临的生源问题,以及非华裔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教学挑战等。
“老师与学生是构成一所学校最核心的两大要素。没有老师,学生便无法接受系统性的教育;而没有学生,教师的教学也无从开展。在这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尤为关键。过去数十年来,华文小学长期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一挑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校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董教总、各州董联会以及华校教师公会持续努力,不遗余力地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积极与教育部沟通,从政策层面据理力争,推动制度化地培训华小师资,确保教师来源稳定且具素质;另一方面,也发动了“我要当老师”运动,号召华裔青年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下一代华小教师的生力军。
“我要当老师”运动奏效
华小教师课申请增46%
黄绍轩表示,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申请华小组教师课程者高达6296人,相较去年的4311人,增加46%,这有力地印证了“我要当老师”运动所带来的积极成效。
“我国华文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雨,步履维艰,但在广大华社的坚持与努力下,依然一次次突破难关,取得显著成就,只要万众一心,再大的困难也无法将我们击倒。未来的华教路或许依然充满考验,只要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华文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光明灿烂。”
出席大会的除州内各县属会代表,也包括彭教联顾问兼彭亨州教育厅华校助理厅长王秀玲督学、彭亨州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陈慧琦督学、彭教联财政兼教总师资教育主任、彭亨华校董事联合会副财政董荣山、彭教联第一副主席兼东彭华校教师公会主席罗素君及全国校长职工会彭亨分会主席兼全国华小校长协会彭亨分会代主席拿汀刘维萍等。
中风后快速康复
杨安山坚持奉献华教
杨安山中风后,目前正快速康复中,除了步行上稍为缓慢,在大会上致词及签发多张支票也没有问题。
杨安山强调本身维护华教的使命未完成,因此必须勇于对抗“中风”,不想就这样离去。
杨安山今天是在康复后首次在公开场合担任大会开幕嘉宾,他向大家讲述他的中风遭遇,以勉励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凭着坚持和信念,不屈服,敢于战胜眼前挑战。
他指出,今天刚好是他中风的9个月,回想起病发初期的痛苦和夜夜不能入眠,他已向家人作出“准备离去”的打算,但他还是决心要把华教工作完成才离开,结果他的坚持让他病况好转。
赞助彭教联大会3千
他形容,自己是病重后重生,今后要继续完成华教使命,他也勉励孩子和华社,华教工作不能停,大家必须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完成使命。
午宴上,杨安山也赞助3000令吉充彭亨教联大会活动经费,而杨文豪也赞助5200本单线簿给全彭75所华小,每所华小7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