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司机人数暴增·削价战趋激烈 电召车市场竞争失控

独家报道:苏韵鸰

国内零工“百万大军”竞争激烈,电召车司机、送餐员等零工领域都陷入“内卷化”竞争,恐怕令就业市场陷入双面刄。

捍卫大马电召车司机权益运动发言人吴健南律师形容,一旦国内电召车司机人数暴涨以致“失控”,再加上电召车营运商为抢占市场,释出各种激烈的削价战,市场供过于求,最终苦了司机。

“这是恶性循环,不要再陷入从事电召车司机能赚大钱的迷思。如今电召车司机需要花多一倍的工作时间,也赚不回之前的收入。”

年轻人爱自由·陷赚快钱迷思

零工大军400万人
大马人力市场如今面对的问题,除了人才流失、外劳短缺及薪酬问题,也包括大量年轻人宁可投身零工行业,也不愿正式进入职场就业。

大马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电召车、送餐、外送及网路开发等全职零工共有400万人,合占就业人口26%。

其中可见,疫情下许多人因失业转投零工领域,造成零工人数骤然大增,加剧了零工之间的激烈竞争。

更何况这只是截至2020年的数据,相信这3年来的零工人数已进一步增加。

68%大专毕业生首选零工

吴健南指出,疫情期间,电召车服务、送餐服务、电子商务在内等职业所带来的效益,以致从事零工经济的人数在后疫情期各领域复业后,也如雨后春笋般增长。

“电召车司机门槛低,年轻人选择自由、灵活和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模式。”

46%的千禧世代是自由工作者,以及68%的大专毕业生首选工作是零工领域的工作。

近期UCSI民调研究中心的民调也显示,1000名18至20岁受访者当中,有49%的大马教育文凭(SPM)离校生不打算继续升学,而他们当中,34%想当网红、26%想从事电召车行业、22%则有意创业或投身餐饮业。

由此可见,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可观收入,已成为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的职业,零工“百万大军”有增无减。

大营运商垄断八成市场

截至今年6月7日,陆路公共交通机构官网显示,已批准34家电召车营运商执照,当中不包括inDrive。

但,吴健南认为,电召车市场看似开放,事实上,大型电召车营运商几乎“垄断”80%市场,其他平台处于迎难而上的困境。

“实际上活跃的平台共多少家?如果一宗载客订单,因司机人数少,乘客需要等一至两个小时,或不在服务地区范围,乘客不会贸贸然更换其他新平台。”

他形容,这与早年“奴隶制”德士租赁相似,电召车司机的收入不受保障,其他电召车营运商无利可图,政府暂时也未采取管制措施,对长远发展会造成社会问题。

“在没有受聘雇主情况下,通过全职或兼职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这种长期压榨司机的做法,仿佛看到早年的‘奴隶制’转租德士模式历史重演,几乎是换汤不换药。

他认为,零工领域的人数已超过百万人,而疫情下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也为电召车、外送或送餐服务带来效益,政府应与时并进掌握市场供需,否则零工领域会面临失衡。

无最低薪与法律保障

电召车沦“现代奴隶制”

吴健南说,零工经济尤其是电召车,已成为主要的劳动市场。据了解,大马电召车司机人数可占零工总数的20%,如此庞大的零工行业,社会保障却是“零”,甚至是毫无退休保障可言。

大马电召车联盟(Gabungan eHailing Malaysia)主席佐斯里扎说,如今电召车司机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这份职业不受承认,不获1955年雇佣法令的保护,每当面对争议时,电召车司机甚至没有职工会,毫无谈判的余地。

他形容,“现代奴隶制”已在电召车市场发酵,而低收入户、贫穷和未受过教育的群体,是被瞄准的目标。

针对这点,吴健南补充,年轻人想赚快钱,学历不高,欠缺专业技术能力。

他指出,全职的电召车司机无法受到最低薪金制的保护,就连基本的雇员福利如公积金和社会保险都存在偏差问题。

司机定位处灰色地带

他曾处理多宗电召车营运商无理解雇司机的投诉,司机职业的定位在灰色地带,不算是平台的雇员。

针对电召车司机的事宜,他无法与该平台的人事部沟通,反观平台竟把事件归类客户服务区,司机的待遇与一般的乘客用户没有差别,任何投诉都是排队等客服出面解决,毫无福利更可言。

数年来庞大的电召车市场已趋向成熟,惟,政府还未制定完善机制,他建议政府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成立大马零工经济委员会(SEGiM)阶段,令改革没有太大的进展,时间越拖越久,最终造成电召车营运商和司机两败俱伤的局面。

批逾11万电召车执照

截至今年5月31日,陆路公共交通机构(APAD)官网显示,已批出11万3690张电召车执照。

根据社险机构数据,2022年有37万4906名自雇者获得自雇人士保险计划(SKSPS)保障,当中31万5107人是电召外送员,5万9799人从事电召车服务。

不过,佐斯里扎表示,内阁也同意修改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333法令),也就是更改报考职业执照的年龄,从现有的21岁下调至18岁,以便更多人成为电召车司机、外送员或送餐员,以赚取额外收入。

他指出,未来更多职业转向科技化,通过电子应用程式沟通与提供外送服务,料会有大批年轻人投身零工行业。

“不过,我相信99%电召车司机对良性竞争,保持正面看法。”

多数人兼职电召赚外快

针对电召车司机人数“失控”甚至“失衡”,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则有不同的看法。

他指出,疫情打断了不少国民的收入来源,改行投身电召车行业,但随着我国复工复业,部分电召车司机已重回原有的职场与岗位。

他认为,电召车属于零工行业,投入多少工作时间由司机定夺。

“为了增加额外收入,不少人兼职当电召车司机,也有些司机选择周末、上班前或下班后赚些许外快。”

他表示,电召车车资下调,司机收入不再有吸引力,因此不会有大批国人投身电召车司机。

平台打削价战

司机无奈跳槽

新山区电召车司机同业代表罗先生(大师兄)受访时举例,一趟18公里的车程,原定车资为17令吉,电召车营运商给予4令吉折扣,如此一来,消费者只需缴付13令吉车资,但平台扣除20%车资佣金后,司机实际到手的钱仅10令吉40仙。

“这趟车程费用涵盖了燃油费、时间、服务、维修成本等,平台为消费者优惠,不应该变相由电召车司机买单。”

据他了解,Grab电召车系统从25%下调至20%佣金、亚航则征收15%佣金、MyCar和inDrive则征收10%佣金。

罗先生指出,电召车平台的削价战开打之际,也分散了消费市场,平台一边不停下调车资吸引消费者,另一边厢流失司机,司机为了收入跳槽到不同的平台谋生。

疫情推动电商飙速

2020年爆发冠病疫情把国内的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电子商务在2020年就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创下双位数的贡献,疫情新常态下所带来颠覆性增长,而其中一项零工则是电召车市场。

根据大马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连续5年内,电商仅为GDP贡献单位数增长。

直到2020年疫情衍生的新常态下,仿佛把我国的数字使用量安装了“引擎”,带动电子商务活动取得颠覆性增长,大马电商市场增长24.9%外,对GDP的贡献也达到11.6%,2021年更创下13%的历史新高。

单在2021年,电商行业首次创下高达1兆令吉的国家交易总额记录,与前一年相比涨幅逾两成,无论是规模或涨幅,电商领域都不容忽视。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保费永难追高涨医药费 消费者沦最大输家

独家报道:张燕萍

(吉隆坡11日讯)医药卡保费和医药费水涨船高,甚至高于通货膨胀下,在私立医院就医且有经济能力的病患,在生命关头下只能自己承担越来越高昂的医药费保命,消费者最终将是最大输家。

《2023年全球医疗趋势调研》显示,我国医疗福利成本已从2022年的12.9%升至2023年的13.8%。对比2021年,仅增长6.8%。

捍卫大马保险消费者权益运动法律顾问吴健南律师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这是监督网不完善和执法不力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保费永远都不足以支付高昂的医药费。

“在医药卡保费和医药费都水涨船高,甚至高于通货膨胀率下,消费者最终是最大受害者。”

“无限制保障”具误导性

他表示,“无限制”医药福利保障(unlimited medical expenses)经常被忽略,但这是应该禁止使用的字眼。

“这存有误导性质,对保客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现实中,并没有“无限医疗费”,因为对医院来说这是空白资料并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保险公司不会让客户顺利索赔“无限医疗费用”的机会,但对保客来说,他们需要有效的保障。”

也是马华公民社会运动局主任的吴健南认为,保客有知情权,保险公司有必要在索偿条件、数额上限和指南并制定一套更透明的机制,私立医院的医疗费只会增加,保客申请索取医疗保费比例也肯定会相应提高。

他说,医药费暴涨促使医药卡保费也跟着调涨,以致一些保客在无法承担后被迫提早断保,此外,也有保客因为年龄问题,最终无法受保。

“这个情况也有上升的趋势,国行有必要插手阻止保险公司自由更改合约和保费条款。否则没有限制的调整保费,对消费者不公平。”

“不要把保险当投资,真正多问题是储蓄和投资出现欺诈成份并歪曲了保险原意,医药卡是应急用途。”

联邦法院上个月裁决因延误为一家企业前执行董事就医,导致对方严重脑损伤的一家私人医院须赔偿400万令吉的裁决,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主席拿督古吉星医生表示,这项判决也或将导致医疗设施保险费的提高,继而对维持医疗保健的可负担和可及性带来严峻挑战。

医生成高风险职业?

理赔师麦伟权指出,医生如今已成为高风险的职业,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我国医生在行医过程施行“防御性医疗”确实有上升的趋势。

他认为,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生的责任,然而要是法律没有办法保护好医生,这个现象会越来越高。

“在医治过程中,医生和病患是需要彼此信任和理解,前者应该在没有后顾之忧之下医病救人。相反,若他们必须承受随时被诉讼的风险,一些医生会宁可选择有保障的工作方式。”

麦伟权不认同“防御性医疗”,不成文的文化不仅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也无法帮助国家的医疗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并纠正。

“这会形成医疗资源浪费,病患也面对财务损失,甚至也会影响医生的士气而忽略了真正的临床需求。我们必须为医疗服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对正在推动健康医疗发展的我国来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迫切的。”

不能1医药卡“走天下”

提到索赔率,麦伟权表示,目前索赔率越来越高,即每4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会提出索赔。

他说,医疗费涨价是保险界所挡不下的,主要是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费用也相对非常高。

至于保额问题,他表示虽然保费越高越有保障,但保客在理财观念上必须要正确,方向也要清晰,投保自己可承担的医药卡才是对策。

他认为,公私合作模式让政府医院和私立医院可共享资源与专业知识,通过有效的医疗资源调配和使用以满足病患需求。

“在政府医院,一些医疗用品需要自费的,如果没有医药卡,或需要自己去承担。”

他提醒,不是买了一张医药卡就可以走天下,反而尽可能在年轻时锁定自己所能承担的保额,更不要买了后就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定期进行保单审查,并根据需求提高保额,因为保险公司始终是依据保单的条款理赔。

能力有限只能“断保离”

医药卡涨幅会根据市场变动进行逐步调整,一般会两年调整一次,涨幅也胥视医药卡持卡人的年龄、购买年限及保单内的现金价值盈余而定。

至于断保情况,他表示,问题也确实存在。这是因为一些人基于冲动或经不起保险代理员游说而签下保单,加上目前经济不景气,当连吃饭都成问题时,也只好选择断保。

因此,他提醒消费者,在签购任何保险配套时,必须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