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泄漏大爆炸】部分暂时停产 逾200厂商营运受影响

苏添来
(吉隆坡5日讯)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严重冲击周边工业区营运,大约200家厂商受影响,部分业者更面临暂时停产风险。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向《每日新闻》指出,尽管当局预计将在本月20日傍晚6时全面恢复天然气供应,但长达20天的中断期已对相关行业造成不小打击。
“大部分受影响的厂商依赖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来生产,但他们现在面临着不得不停止营运的风险,且遭受亏损及供应链中断的问题。”
苏添来表示,尽管部分企业拥有应急计划,但许多上游或下游供应商却未能同步应对,造成整体产业链受到波及。
他强调,此次天然气中断不仅影响厂商运营,也对国家出口表现、就业市场和外国投资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
“这也会削弱巴生谷业者的实力,而巴生谷是许多大企业,包括外国大企业的重要所在地。”
他也说,在当局修复受损天然气管的同时,厂商也在寻求其他替代方案来暂时解决天然气供应问题。
“这当中包括使用由油槽车所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因为事态紧急,厂商希望当局能够协助并尽快批准这项安排。大马厂商联合会愿意与各方合作,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苏添来也代表大马厂商联合会向受到事故影响的居民表示慰问。
欢迎允外劳换雇主 商团:助解多领域外劳短缺
报道:王连贞
(吉隆坡9日讯)政府允许外劳跨就业领域更换雇主的灵活性人力调动政策,大受国内商团组织的欢迎,并相信短期内将有效解决国内多个领域所面对的外劳短缺问题。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此政策为企业,尤其是多元化及快速发展的行业,提供了急需的灵活性。
不过,他也说,为了增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永续性,仍需配合长期结构性改革。
厂联会续与政府合作
大马厂商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说,此政策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平衡方法,既满足国家劳动力政策目标,又要满足雇主的实际营运需求,同时维护相关员工的权利和福利。
他表示,厂联会期待继续与政府合作,最终确定操作指南。
大马中小型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表示,政府仍需严正看待目前估计仍约有逾200万名非法外劳的事项,最好的做法是漂白他们和严厉执法那些拒绝被漂白的非法外劳。
他说,“一漂三得”,即一个漂白外劳之举可带来3大好处,政府有税收、有效监控外劳去向及改善国内治安。
大马雇主联合会主席拿督赛胡申博士则呼吁政府建立严格的监督和执法制度,以确保外籍员工申请跨行业更换雇主的灵活性不被滥用,例如挖角,这将破坏现有的就业生态系统。
他说,转移过程必须透明、以同意为本,并且不影响已商定的工作合同承诺。

吴逸平:增强劳动力市场
需配合长期结构性改革
吴逸平表示,为了增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永续性,仍需配合长期结构性改革。
“政府与企业或产业界必须共同努力,减少对低技能及中等技能外劳的过度依赖。”
他指出,包括提供财政援助,以协助微型与中小企业推动数字化、自动化及优化工作流程,并加强本地劳动力的再培训,以让他们能胜任更高技能工作。
他说,当外劳的技能与新行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时,可能会出现技能错配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培训。
“企业持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因全球贸易政策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国关税措施对本地营运带来连锁反应。”
他说,在此背景下,更加灵活与具应对能力的劳工政策,对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及产业需求,至关重要。
“据报导,大马回教徒餐馆业者协会(PRESMA)及大马印度餐馆业者协会(Primas)早前说,目前面对约2万5000名员工短缺。”
他续说,种植及原产业部也表示,今年或再次申请一项特别外劳配额,以协助解决种植业人手不足问题。
该部去年申请过一次性特别配额,要求引进约6万名外劳,但最终仅获批2万4570名。
“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240万名外籍员工,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1%,低于政府设定的15%上限,他们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 服务业、种植业、农业、家政服务,以及采矿与采石业等领域。”

苏添来
苏添来:替代离职员工
助平衡各业劳动力分配
苏添来表示,此政策有望帮助重新平衡各行业的劳动力分配,使拥有过剩劳动力的企业或领域,能将有关劳动力重新分配到人力严重短缺的行业,包括制造业。
“厂联会也支持允许制造业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外籍员工,尤其是替代已离职的外籍员工。”
他今日发文告说,这种灵活性将有助于保持营运的连续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生产活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雇主组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厂联会强调确保这政策的实施符合法规的合规性和道德劳动力实践的重要性。”
厂联会建议营运框架应包含以下几点:
(一)可移动性的缴税——应允许雇主将已缴纳的税费转移给新雇主。或者,如果不同行业的税率不同,新雇主只需支付税费差额。这将可确保财务公平和避免雇主的双重负担。
(二)由移民局直接管理——跨行业转移流程应由移民局集中管理,以保持一致性,避免滥权,并确保及时审批。
(三)数字化处理和端到端透明度——申请流程应尽量在线上进行。一个具备状态跟踪、审计线索和明确审批时限的数字化系统,将显著减轻行政负担,并支持合规性监控。
(四)员工同意和保障措施——调动必须根据员工的知情同意,不得胁迫,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应建立明确的机制来处理此类调动引起的申诉或争议。
(五)劳动力匹配数据库集成——厂联会建议利用MyFutureJobs平台,作为全国性的信息交换中心,实现跨行业劳动力盈余与需求的匹配。应鼓励招聘或释放员工的雇主更新数据库,以提高透明度,并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

陈棋雄促政府前车为鉴
简化与加速转换程序
陈棋雄表示,外劳转换程序除了要周全,也必须简化和快速。之前外劳更换雇主的程序非常繁杂,导致计划不成功,政府应该以此为鉴。
他指出,当外籍员工突然失去工作后,他如何返国成了问题,若不允许他们换工换雇主,将导致非法外劳增加,滋生更多民生问题。
他也建议政府漂白目前在国内的非法外劳。
“目前在国内估计约有200多万的非法外劳,应该进行漂白以让他们合法化,对国家人民社会都好。”
他说,政府有税收、也可更好的监督他们的去向,并减少社会治安问题。此外,执法人员也应该严厉的执法,管控非法外劳课题。
他表示,政府仍需要设立各领域的外劳人数固打,并且继续开放让3D(肮脏、危险与困难)工作领域,例如农业的雇主聘用外劳。
“目前中小企业严缺外劳,政府应伸缩性提供便利给他们。”

确保灵活性不被滥用
赛胡申:政府应严格监督
赛胡申表示,此举除了为劳动力灵活性带来积极潜力,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即或影响大马外籍员工的留任率和生产力。
“雇联会认为,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外籍员工将倾向于转向薪资更高、工作量更轻的行业,这可能导致种植业和建筑业等关键行业,难于留住员工。”
他也说,当外籍员工太早流动或过于频繁时,原雇主将承担培训员工技能成本的损失。这会影响整体生产力,因为新员工需要时间重新融入营运,尤其是在以技术技能为基础的行业。
“雇联会担心,外籍员工“跳槽”现象可能会增多,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在其他行业获得更好的机会。”
他说,若不加以制止,这可能会给集团或非法代理人打开方便之门,利用制度弱点非法转移外劳,从而影响他们在本国的合法地位。
“雇联会建议,此政策仅适用于在原雇主处工作已完成最低期限的员工;转移过程在各方同意下进行协调;建立机制,确保以高昂成本从本国引进外籍员工的原雇主能按比例获得所涉及的费用补偿;定期评估该政策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
他说,转换过程必须在原雇主知情和参与下,至少通过书面同意或系统确认,以确保不会发生单方面终止合约和中断营运的情况。这可保障原雇主的初始投资,并确保遵守雇佣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