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的通货膨胀率是东盟5个主要成员国当中最低的一个。这是因为有关当局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包括提供补贴、设定统制品顶价,以及升息来抑制通胀。
尽管上述措施已经奏效,但补贴措施去年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本报专栏作者白文春认为,这是难以为继的。
如今,在国库捉襟见肘下,政府已暗示,或将改为实行针对目标群的补贴机制。
根据以往的策略,每当RON95汽油零售价格调涨时,小贩和商家们就会以此为借口,趁机调高物价。这造成通胀压力,并让国人产生了通胀预期。
无论如何,新一轮的通胀压力也许已蠢蠢欲动,而我们或将难免的受影响?
对许多马来西亚年轻人来说,退休看似遥远,但专家警告,忽视储蓄恐将带来晚年困境。数据显示,73%年轻人背负债务、71%理财习惯不佳,而近90%的学生对毕业后的财务规划毫无头绪。
“先买后付”盛行,加上社交媒体的攀比文化,正侵蚀财务健康。专家指出,年轻人普遍缺乏理财知识,情绪消费成常态,储蓄自然成难事。
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从现在开始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每月存下20%,哪怕只是50令吉。关键不在于金额,而是储蓄的惯性。
退休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从今天每一个理性决定开始。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存下第一笔钱的自己。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cookies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