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救得了四州吗?/曾志涛

马哈迪身穿绿色外套,为国盟站台。
日前,登嘉楼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末山苏里宣布,国盟执政的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四州将联手成立“四州政府组织”(SG4),并委任了敦马哈迪医生为非官方顾问。
阿末山苏里和马哈迪异口同声表示,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发展被视为最贫穷的四个州属,而不出于任何政治动机。
据报道,该四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13亿令吉,只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3%。与之不成正比的是,这四州的人口为560万,占全国3200万人口的17.3%。
生产总值远低水平
四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 863令吉)。其中,登嘉楼为32,199令吉,吉打为25,967令吉,玻璃市为23,126令吉,而吉兰丹最低,仅为16,547令吉。正因为如此,国盟认为有必要成立SG4,为四州经济寻找出路。
SG4的概念与哈佛经济学家麦克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
产业集群发展着重于整合地理相近和相互依赖的组织结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在该组织的理念下,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这四个州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提升四州的经济表现。这种合作类似产业集群里企业、供应商和相关机构的密切互动,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
马哈迪扮演的角色,是为这四州吸引新的投资和商业伙伴, 并提供改善行政效率,如提高项目审批速度等建议。
然而,人们普遍上认为敦马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首先,马哈迪是“非官方”顾问,在一个非官方的框架内行动,只能提供意见,但不能做出决策。
此外,在正规的外交关系中,外国政府和投资者通常会直接与联邦政府进行投资交涉,而不是与各州政府直接洽谈。
再者,由于SG4是由伊党主导的国盟执政,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对这些弥漫着浓厚保守氛围的州属有所保留。
此外,人们也质疑马哈迪是否还有能力吸引投资者。无可否认,巅峰时期的马哈迪有招揽各国投资者的人脉。然而,这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和身无一官半职,甚至连国州议员都不是的马哈迪合作呢?
无法走出旧思维
遗憾的是,马哈迪至今仍无法走出旧思维,不断炒作3R议题,第二度任相时还尝试要动用政府资源解救普腾,同时也因为决策偏差得罪了中国和印度。
整体看来,国盟想利用马哈迪拯救四州的布局将面对不小的挑战。当然,也有人说国盟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要树立更鲜明的对立,让四州选民产生一种“情意结”,以便易于在来届大选操作。
如果国盟真心想振兴四州经济,那么就应该放下成见,直接和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坐下来谈,携手合作,比起搞小圈子来得实际。
基因战略刻不容缓/曾志涛

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指出,政府通过“MyGENOM国家基因组研究计划”第一阶段,已成功收集2000名马来西亚国民的基因组序列。
MyGENOM于2023年8月启动,核心目标是建立一套具代表性的大马人基因组参考资料库,为疾病预测、药物敏感性分析与代谢特征研究等医学应用奠定基础。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博士表示,这些数据将成为研究疾病肇因的依据,也有助于纵向追踪及推动预防医学。
通过基因分析,医护人员可提早识别遗传疾病携带者(如地中海贫血),在临床病变尚未出现前,掌握分子层面的变化。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展开大规模基因组研究计划。例如,英国的“10万基因组计划”涵盖超过7万1000个全基因组,并促成2018年成立的“基因医学服务”,将精准诊断纳入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美国的“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则计划招募100万人参与,特别强调涵盖代表性不足群体,包括女性及有色人种。法国、澳洲、沙地阿伯、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启动类似计划,结合本地临床需求与族群背景,为精准医疗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医疗极具潜力
MyGENOM早前已在砂拉越启动,涵盖以往在基因研究中占比较低的原住民群体,对于建构具代表性的国家基因图谱至关重要。
在国家经济层面,MyGENOM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精准医疗是极具潜力的新兴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达7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以年均11.5%的速度持续增长。
若大马能借此契机建构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鼓励本地大学与生技公司协作研发,不仅有助提升本地科研能力,也可吸引国际药企设立试验基地与临床研究中心,实现技术转移与投资并进。
此外,MyGENOM在公共卫生安全及疾病防控方面亦具战略价值。冠病疫情期间,冰岛凭借其“deCODE Genetics”全国基因数据库,快速追踪病毒传播路径,极大提高卫生资源的调配效率。
从反应式走向预测式
相较之下,马来西亚目前在病原体基因监测方面仍多依赖外部技术支持。MyGENOM的推行,将有望逐步缩小这项差距,提高国家生物安全能力。
未来,MyGENOM也可与卫生部推动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互为补充。笔者认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可优化资源分配与设定治疗报销标准,而结合MyGENOM生成的大数据,则能进一步设定基于基因风险的医疗分级体系,推动医疗从“反应式”走向“预测式”。
当然,迈向精准医疗的道路仍需完善各项配套。卫生部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大众对基因采样益处与隐私保障的认知;政府亦应启动伦理科研机制,优化知情同意制度、数据匿名化标准与跨部门监管框架,确保科研的持续性与公信力。
MyGENOM是一把通往精准医疗时代的钥匙,也是一场重塑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契机。唯有通过全民参与、跨部门协作,以及以循证为本的医学精神,我们才能真正释放基因科学的潜能,提高全民健康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