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历史定位为何/刘泰安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日前作客卫生部前部长凯利与巫统前宣传主任沙里尔韩丹共同主持的博客节目“出去一下”(Keluar Sekejap)时,大放厥词,发表巧言令色、甚至无中生有的谈话,令人瞠目结舌,不吐不快。

主张“政治无道德”

马哈迪针对凯利询问是否可被视为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时,直认不讳。不愧是马基雅维利的出色“徒孙”,好一个“马家主义”的传人啊!

众所周知,马基雅维利是15世纪意大利的知名政治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等,他最著名的《君王论》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其中“政治无道德”的权术思想,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对政治家(应称政客)的评论是:背信弃义、掩盖真相、文过饰非、歪曲事实,以及维持正义的表象,正义尽管没有实现,但永远是其矢言争取的目标。

这些评论,无不吻合马哈迪的身影,过去有之,于今尤烈。

马哈迪在访谈中承认,当初利用民主行动党推翻时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领导的国阵政府,如今选择与伊斯兰党合作,也是为推翻现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他振振有词说:“当有目标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的说词乍听不无道理。但这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谋”。只有利益,而无道德、原则,岂是君子所为?怎能令人敬重?

漂白历史 推诿过错

马哈迪近年来不遗余力要漂白历史、推诿过错的言论,已是司空见惯。他把无法交棒给安华担任首相的责任,推到人民公正党前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兹敏和土著团结党的身上,因为后两者联手推翻希望联盟的政权,才导致他没有兑现交棒的承诺。他还不忘强调自己是个信守承诺的人。

这番倒果为因的诡辩,无疑是睁眼说瞎话,试问有谁会相信?

另一方面,马哈迪又借题发挥攻击了他如今的“头号敌人”安华。

针对节目主持人询问他对安华是否适合任相的看法时,他讥讽指安华是个“人前人后两个样”的人;任相前一直说要检讨和改革,任相后的作为却比那些他认为需要改变的人更糟糕。

好笑的是,马哈迪的“人前人后两个样”论,不啻是“有口说别人,没口说自己”,因为最擅长此道者,非他自己莫属,有关事例,不胜枚举。

令人不解的是,马哈迪突然指责“华人和印度人拒絕接受同化政策,是因为蔑视马来人”。无中生有,挑拨是非,不知居心何在?

华印裔什么时篾视过巫裔同胞?马哈迪自已从小就开始敌视华印裔就算了,为何年近百岁了还要煽动巫裔仇恨他族、肆意破坏国內种族和谐关系呢?他的良知去了哪里?

马哈迪一再歪曲事实,指称我国接受多元种族性质时,马来人已失去国土。他的“马来人变穷、外来者变富”的谬论,老调重弹,还有比“胡说八道”更恰当的形容词吗?

奉行性恶 恐非善人

话说回来,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其实有一个“人性本恶”的假设,与古代中国荀子和先秦法家思想相似,所以有“君主应该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论证。马哈迪既然奉行马基雅维利主义,说明他本性大有可能非善。

已故台湾国际佛光会创办人星云大师对“政治家与政客之不同”有非常精辟的分析,例如:政治家一心做事,政客一心做官;政治家想到利人,政客想到利己;政治家公而忘私,政客私而忘公;政治家为正义而服务,政客为利益而服务;政治家高瞻远瞩,政客短视近利;政治家有道德勇气,政客泯灭良知;政治家肯为理想牺牲,政客只有贪欲的企图……。

他总结得好,在历史长河中,政治家终会流芳千古,政客唯有遗臭万年。

马哈迪的历史定位,究竟是政治家,还是政客?显然未到盖棺已可论定了!

 

 
 

 

反应

 

言论

烈火争锋/刘泰安

人民公正党将在5月24日举行三年一度的中央选举。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原任署理主席拿督斯里拉菲兹与原任副主席努鲁依莎角逐第二把交椅。

现年45岁的努鲁依莎是公正党主席兼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长女,素有“烈火莫熄公主”的美誉。她这次挑战现年48岁的经济部长拉菲兹,两位政坛“明日之星”的对决,若不擦出火花,反倒令人意外!

似曾相识 值得玩味

此外,共有12人竞选4席副主席职,战况同样激烈。其中,亲安华派系的有5人,即雪州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峇央峇魯国会议员沈志勤、企业发展及合作社部副部长拉马南、公正党雪州副主席许来贤和上议员阿布苏依。亲拉菲兹派系的则有4人,即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森州大臣拿督斯里阿米努丁和昔加末国会议员华岚。

这次公正党的中央选举,让人有种法语中所谓“Déjà vu”(似曾相识)的感觉,值得玩味!

首先,公正党全国共有222个区部,据悉超过150个、即三分之二的区部已表态支持努鲁依莎竞选署理主席职,声势浩大。

回顾巫统1993年党选,时任副主席安华获得各州多数区部支持更上一层楼,并在当时每获得一个区部提名就自动得到额外10张红利票的制度下,先声夺人,逼退了本来有意捍卫原职的署理主席兼副首相嘉化峇峇,不战而胜,一举跃上第二把交椅。

如今公正党已无“红利票”制度,而且区部派出的中央代表中也有不少非当权派人马,因此,获得大多数区部力挺未必稳操胜券,但努鲁依莎若能重演其父安华当年首次问鼎巫统署理主席的风光一幕,可谓“虎父无犬女”!

其次,拉菲兹提名后马上推出5人“HIRUK”(即“在权力考验中重振改革理想主义”斗争理念)竞选团队,成员包括聂纳兹米、郑立慷、阿米努丁和竞选妇女组主席职的安邦国会议员罗诗雅,令人刮目相看!

这令人想起安华在巫统1993年党选中组成的“宏愿队伍”,成员包括时任国防部长纳吉、时任柔州大臣慕尤丁和时任雪州大臣莫哈末泰益,向元老派宣战,最终逼退原任署理主席嘉化峇峇,挤掉原任副主席阿都拉,横扫党内三大机构的重要职位,风光一时无两。

拉菲兹仿效安华当年之举,足证他确是擅长打选战的高手!

败了辞官 赢了不入阁

另一方面,拉菲兹于5月11日扬言,若未能在党选中捍卫署理主席职,他将辞去内阁职务,展现破釜沉舟的决心,令人肃然起敬。

如果中央代表认为拉菲兹这两年多来兼任署理主席与经济部长期间表现称职,对党对国皆有贡献,便应支持他连任,以便留在内阁继续发光发热。

相反地,若代表们认为拉菲兹政绩乏善可陈,甚至颇多争议,那么让他落选与辞官,反而是“求仁得仁”的结果,以便不再受到内阁约束,更能敢怒敢言。

与拉菲兹大异其趣的是,努鲁依莎宣称,即便当选署理主席,她亦无意入阁。

如此表态,显示她竞选高职的目的并非为了当官的气度。她亦强调,现在是时候重新找回公正党的斗争理念初衷即为所有人带来公正和公平的机会。不愧“烈火莫熄公主”之名!

平心而论,努鲁依莎具备未来成为我国首位女首相的潜能,也广受期待。但她至今尚缺乏入阁经验与实际磨练,难以一蹴而就承担国家领导重任。

因此,若努鲁依莎成功击败拉菲兹,而拉菲兹也言出必行辞去内阁职,她应改变初衷,通过受委上议员方式,欣然接任经济部长一职,并在未来两年好好表现,协助公正党备战第16届全国大选,从而证明她“能顶半边天”,堵住“裙带关系”之嫌的悠悠之口。

拉菲兹与努鲁依莎势均力敌的对决,鹿死谁手?一周后便可揭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