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华能否再起?/利亮时教授

马华历经2013年与2018年两次大选的惨败,几乎只能依存在巫统底下。2020年敦马哈迪医生的恋栈权位,最终导致希望联盟失去了执政权。

微弱的新气象,不到两年就烟消云散,旧政权又再次回到执政的位子上。

马华在这一役,亦重新获得官位,但是跟昔日相比,目前马华是内阁华人代表的点缀。

马华能否重新获得华人的支持呢?民主行动党在执政期间的作为,是否已让主要的支持者华人社会失望呢?

从敦陈修信以来,历任马华总会长基本上都是以巫统马首是瞻。昔日中兴马华的丹斯里李三春,也无法有所作为,最终是归隐山林。之后的马华在处理华人议题上,小事好办,但面对大事就只能说需要“国阵的协商精神”来处理。

由于马华难有积极作为,而使得该党跟华人群众越走越远。

在丹斯里黄家定掌权时代,曾经获得华人社会的支持,这证明华人社会还对马华存有一丝丝希望。

然而,后来的发展,包括拿督斯里纳吉的贪腐与马华的消极态度,令华人社会是彻底失望,并全数反映在选票上。

马华没有吸取2013年的教训,或者该党也无力改革,最终在2018年面临几乎全军覆没的惨败。

华社料三成回流马华

如今希盟执政失利,巫统是信心满满能够重回执政宝座,而始终相随的马华自然也满怀希望。

正如笔者上方的问题,马华是得到华人的支持吗?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华人社会的选票大约有三成会回流马华。华人选票的小部分转向,可以让马华在这次选战,有机会拿下10至12席的国会议席。

投向马华的选票,固然部分是马华的支持者,另一部分的选票则是对民主行动党的不满。

2018年是马华在政治道路上的谷底,来届大选该党应该在国州议席都会有斩获,但是要大举收复失地,则不太可能。

马华有必要在未来,积极处理华人社会的问题,并且要求巫统释放利多,这样马华才有机会在政治角力赛中击败行动党。

2018年后马华在野可以静观希盟的执政,以等待希盟失分,如今重新登上执政之路,马华在现在和未来都必须有所作为。

如果还是延续昔日前人的老路,则会在不久的将来遭遇大败,愿马华诸位领袖要审慎思考未来之路。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新加坡行动党大捷关键/利亮时教授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5月3日的全国大选中获得65.57%的选票,并拿下87个国会议席。这次选举中,对人民行动党产生一些压力的是在野的工人党,该党在这次选举中夺下了10个国会议席。

选前新加坡以外的一些观察认为,这次大选新加坡人民可能需要更多元的声音,而且不希望一党独大。笔者认为没有长期生活在新加坡,只是依靠一些新闻报道,或者政治学的观点去评论,往往对于新加坡大选的预测是缺乏准确度的。

 新加坡选举的竞选期十分短,只有一周的时间,而在这一周中在野的竞选场合,吸引不少的观众。如果我们以此认为这些出席在野活动群众,皆会转化为支持在野的选票,这就不了解新加坡选民的内心想法。

工人党拥基本盘

这一次选举,长久经营的工人党在新加坡东部已经拥有其基本盘,但是该党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撼动人民行动党。新加坡虽然面对通胀和其他生活的压力,但是人民行动党并非毫无作为,各项补贴都在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面对美国突然掀起的关税战,更加深新加坡人民的危机感。

新加坡人民是十分务实的一群,他们相信人民行动党才有能力带领人民度过此次的危机,而在野党的能力基本上尚未获得选民的信任。在野工人党能够胜出,积极经营本身的选举获得在地选民的认同是其一;在候选人方面,工人党这次推出一些政治精英,让人民眼睛为之一亮是其二。

然而,在野的工人党只能在阿裕尼和盛港两个集选区,以及后港单选区获胜,无法进一步攻城略地。工人党这次选举策略相当保守,党主席留守阿裕尼,而强攻的选区,基本上只有榜鹅集选区让人民行动党有感受到些许压力,而让资深部长颜金勇移师榜鹅捍卫该选区。

总的来说,人民行动党在这次选举大捷,并在多个选区拿下逾七成的选票。这显示总理黄循财的选举策略奏效。

选民方面,人民行动党长期建立的政绩,让他们在这个非常时刻,只愿意相信人民行动党,因此让该党的支持率较上一届上升了逾4%。

人民行动党历任领导人建立的信誉和治理能力,不但为新加坡厚植基础,也赢得人民的信赖。看来,新加坡在野党在未来十年间或更久都无法取代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