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榴梿芭无须走成死棋/南洋社论

发生在彭亨劳勿深山里头的非法芭锯倒猫山王榴梿树执法行动,从4年前当局强硬锯断约1万5000棵成熟的果树至今,法庭程序走过了,有了初步结果后,再节外生枝;政府、财团和果农的身分与立场确定了,却争议再起,尚未能好好地协商。
这场本来纠缠不清但现在已经越辩越清的非法榴梿芭地争端,早前的1万5000棵猫山王果树壮烈牺牲不说,近日再锯掉的200棵猫山王,以一棵年产100颗A级果,一颗批发价50令吉计算,就是一年100万令吉的外汇印钞机给执法行动锯到支离破碎了。
试想想,简单用计算机算一算,再这么继续锯下去,再死掉1000棵、1万棵的话,就是国家损失数以亿计令吉的自毁行动,彭亨州政府怎么这么舍得?
最悲惨或人倒树亡
州政府本来不是只要取回地方政府应该征收的税务,以及其他收益分配而已吗?有关财团的进场合理合法,州政府的权力合情合理,非法芭场的果农在法律的地位上未有更坚强的站立点,硬碰下去,最悲惨的结局可能是人倒树亡,这并非是一个聪明的抗争,也不科学。
果农现在有的最结实条件,是许多年来的果树情,他们是数以万计可产金蛋的猫山王“亲手培植者”,这些年也为州政府赚取了数以十亿令吉的外汇,为什么会搞到州政府派出执法人员来自毁黄金树,来个最不明智的玉石俱焚呢?
随着日前彭亨苏丹阿都拉公开发言不容州土地被非法入侵,为果农出头的劳勿区国会议员邹宇晖与猫联主席郑益清双双到警局录供后被扣查,显示非法芭事件的发展趋势,果农完全处于下风。
由此可见,这些年非法芭事件经过政党手段争取和角力,只能累积更多的民意带上法庭见真章,在碰到政党做了政府,甚至还当上副议长和行政议员后,也只是让他们的角色更加尴尬。
毕竟,猫山王芭地确定是非法芭,果农又是政党的忠实支持者,为他们出头的还是党的当地国会议员,要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邹宇晖的热心肠与议员职责,至今显然已碰壁,律法在前,若再蛮干,前路恐将更加茫然。
如果还来得及的话,最好再重新商议寻找一些说得上话的权威代表,设法在州政府方和财团方创造新一个谈判平台。
只要进山的路仍未完全封闭,猫山王还没有完全锯死,执法大队还没有全面扩充与加速行动,说明这局棋尚未走到死局,万一对方也有保留最后的空间等待比锯树更好的方案也说不定呢!
锯掉财路下下之策
毕竟,锯树就是锯掉财路,都是下下之策。果农或邹宇晖已经不适合再硬下去,或许该退一步思考,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破裂的谈判获得修补,那应该是再谈下去。
锯树行动惨烈进行,损失的不只是果农的收入,也是削弱财团和州政府的现成收入,更是国家的巨额外汇损失,没有任何一方得利,完全不是一个有智慧的案例,如此宁为玉碎,不值得借鉴。
州政府如果尊重果农在深山建立起猫山王王国的贡献,财团如果认可深山果园的经济力量,果农如果还想重新进芭灌溉黄金果树,邹宇晖如果要继续为选民服务,只能再找对代表创造新一个谈判平台,才能免掉锯树让果农全输、财团投资进度放缓、政府收入减少和火箭政府形象受损的窘局。
贴“本地”标签误导外国游客 猫山王产地造假毁声誉

陈绍厚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14日讯)虽然目前正值马来西亚榴梿的产量空窗期,但市面上依然可见大量贴上“本地猫山王”标签的榴梿,引发真假产地的疑虑。
据了解,这类状况在部分本地零售市场也有所发生,部分景点或热门品尝区的榴梿并非本地出产,却仍贴上本地标签,恐误导专程来马品尝猫山王的外国游客,影响他们对本地榴梿的印象,长远也将伤害国家形象。
针对不法商家借“马来西亚猫山王”之名售卖非原产或非正宗榴梿产品的行为,马来西亚果农公会已向政府反映,并建议采取多项紧急措施应对。
该会会长拿督陈绍厚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证实,有出现相关情况。
他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市场巡查小组,定期检查市场上的榴梿产品,对违规商家实施严惩。
他指出,为维护大马榴梿特别是“猫山王”的国际声誉,政府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并提高罚款。
他建议,所有商贩须在显眼处标明榴梿产地,明确区分本地与进口产品,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快速透过销售记录追溯源头,避免本地优质榴梿因假货而受损声誉。
“除了加强监管措施,果农公会也呼吁推动品牌宣传与消费者教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公众介绍正宗猫山王的特征与辨识方式,提高辨别能力与品牌认知。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假冒行为破坏马来西亚榴梿的声誉。只有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才能让‘猫山王’这块金字招牌在国际市场上长青不衰。”
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针对本地榴梿进入“产量空窗期”的现象,陈绍厚认为,这是整顿与升级的关键时机,产业各方应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能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以缩短生长周期并提高整体产量与果实品质。
“我国应加强榴梿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突出‘树上熟’的独特优势,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与美誉度。”
他指出,根据公会统计,全国榴梿产量比去年同期锐减约30%,主要受极端天气影响。近期的过量降雨严重干扰榴梿花期,导致影响授粉、果实发育不良,整体产量下降之外,部分产区的果实品质也受到影响。
虽然,高端品种如“猫山王”和“黑刺”的供应虽未至于“有钱也买不到”的程度,但因核心产区产量减少,优质果实供不应求,价格已较去年上涨约20%。
“公会将尽力保障重点市场的基本供应。”
设全链条认证溯源体系
陈绍厚说,为确保榴梿出口的品质与可追溯性,政府已建立完整的认证体系,规定所有果园须获得马来西亚良好农业规范认证(MyGAP),并完成农业部注册与审查,才能取得国家植物保护组织(NPPO)编号。
他说,出口榴梿需通过15项检测指标,包括农残安全与果实成熟度,只有“树上熟”果实才可获得产地证明和出口许可。包装与运输也须符合食品安全或良好生产规范,确保每粒猫山王都为正宗大马高品质原产榴梿。
“目前我国已针对包括猫山王在内的核心出口品种,建立起涵盖种植、收成、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全链条认证溯源体系,为出口筑起品质防线。”

应对越泰抢占市场
业者应推高品质榴梿
面对越南与泰国凭低价和高效供应链快速抢占市场,陈绍厚表示,本地榴梿业者坚持以高端品质立足国际。
不过,极端天气与产量波动仍对稳定供应构成挑战。
他说,鉴于各国在农业管理标准、产业政策与贸易规则上仍有差异,现阶段不考虑区域合作,而是专注强化本地产业根基。
他透露,业界将加大科技投入,携手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研发先进农业技术,导入精准农业系统,以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与气候,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提高榴梿抗灾能力与整体产量。
同时,他也指出将推动生物技术研究,增强榴梿的抗病虫害能力,并鼓励果农依照各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合理规划种植区域与品种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许观兴
许观兴:业者应设明确标签
严格品控维护品牌声誉
劳勿原产业种植人公会主席兼榴梿出口商许观兴表示,零售业者有责任明确标示榴梿的品种与产地,避免误导消费者。
他说,对于慕名到我国品尝榴梿的消费者来说,本地业者有责任做好明确的标签,不能让来者混淆产地。
山寨猫山王困扰多年
“在海外,出现“山寨马来西亚猫山王”榴梿的现象并非近年来才开始出现,实际上,它已经困扰了马来西亚榴梿产业多年。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热度飙升后,猫山王榴梿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仿冒品的泛滥也愈发严重。”
许观兴说,保护品牌的正宗性是当前最为紧急的任务。
他认为,政府必须严打“山寨马来西亚猫山王”,通过加强认证与溯源,并立法确保出口中国的榴梿品质可控、来源可查。
”只有通过严格的品控,才能保持品牌的声誉,确保消费者购买到正宗的马来西亚榴梿。”
他说,猫山王榴梿的主要市场在中国,我国政府或可以与中方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猫山王的品牌保护和标准化认证,确保市场上流通的、猫山王榴梿都能够符合双方的质量标准,从而有效阻止假冒伪劣产品的进入。
“近年来,猫山王已成为中马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象征。通过“榴梿外交”,我国不仅扩大农业产品的出口,还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因此,保护猫山王榴梿品牌的正宗,也是维护马来西亚在国际市场上声誉的重要举措。”
大马榴梿产业现况面面观
● 极端天气影响榴梿品质产量锐减
● 推动生物科技创新提高抗灾能力
● 本地榴梿需以高端品质立足国际
● 维护马来西亚猫山王品牌正宗性
● 建议设巡查小组打假与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