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阿末扎希树立威信/利亮时教授

巫统历经两次全国大选,战绩一次比一次差。第14届大选后,巫统沦为在野党,而国阵也分崩离析。

由于后来慕尤丁带领土团党脱离希盟,加上人民公正党的分裂,导致希盟失去政权,当时的巫统支持国盟,让巫统再次获得中央政权,但是主席和署理主席,皆没有入阁,造成巫统内部出现裂痕。

巫统在国盟执政的两年多时间里,一直都只是在权力边缘,加上主要领袖没有入阁,使得有官职的领袖,接近无视巫统党中央的命令。

当时的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基本上无法如当年马哈迪、阿都拉、纳吉等能以威权式领导巫统。

阿末扎希在2020-2022期间,都只能用协商的方式来跟其他领袖沟通。2022年11月的第15届大选后,巫统的国会议席数目进一步下滑;当时出现的3个阵营(希盟、国盟与国阵)都面对席次不过半的窘境。阿末扎希为了突破之前在国盟主政的困境,率先向希盟伸出橄榄枝。

阿末扎希虽然面对其他巫统领袖,如希山慕丁的强烈反对,但是他依然率领国阵支持希盟组织政府,这都是从本身及党的利益去思考。

摆脱国盟侵蚀

阿末扎希除了为自己政治利益着想外,支持希盟亦是要摆脱国盟对巫统的侵蚀,另一方面他在希盟这里获得更好的加盟条件,当中包括本身获得副首相一职。阿末扎希重新获得内阁官职之后,其在巫统的主席地位就有一定的分量。

为了进一步树立威信,而开始对之前一些存异心或挑战其权威的领袖进行处分。

日前巫统最高理事会开会,并宣布开除林茂区前国会议员凯利与最高理事丹斯里诺奥马。另一方面,则是对部分领袖采取冻结党籍6年的处分,当中包括前国防高级部长希山慕丁、巫青团副团长沙里尔韩丹、地不老区部主席毛利占布江及仁保区部主席沙林。

凯利是劲敌 希山威胁小

阿末扎希在处理这些党领袖方面,亦是有着各种的考量,凯利遭开除党职,主要在于他拥有个人领袖魅力,未来可能是竞逐党主席的劲敌。

开除了凯利,就让他无法在巫统有所作为。

对于希山慕丁,阿末扎希就没有如此重手,主要考量他先祖父翁惹化和已离世父亲胡申翁都是巫统昔日的党主席,在党内拥有一些势力,而希山慕丁本身缺点不少,亦不构成对阿末扎希的威胁。

由于巫统两个高职不开放竞选,再加上在党选前就开铡上述领袖,基本上阿末扎希已经达到立威的效果。只要党选没有太多的变数,而未来在官司上亦能全身而退的话,阿末扎希就能牢控巫统,成为一位真正掌握实权的主席。

 
 

 

反应

 

言论

民主行动党须革新/利亮时教授

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开始,就已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在野党,其从州资源到中央资源的累积,让该党逐步壮大。

该党的基本盘主要来自华社,而在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面对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其行事作风其实跟昔日马华的部长没有太大的差异。

作为华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是要华人部长去冲撞体制,而是要适当的维持我们基本的权益。华社对林冠英担任财政部长期间的作为,确实有些怨言的。

笔者认为,行动党中委选举有必要调整。林氏领导已历经两代,党绝对不亏欠林家,尤其林家第二代两人都曾出任中央和州的政府要职。

作为一个民主的社会,民主行动党有革新的必要,并朝向多元政党路线发展,这方能在族群议题上与伊斯兰党较量,致力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

须摆脱华基政党形象

行动党如果成功摆脱华基政党的形象,渐进式推动“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慢慢让更多马来人接受,这样不但能够壮大行动党,也会推动国家向上发展。

这次的党选,党主席和秘书长,应该由不同种族的党领导人来担任,让党的华人色彩淡化。

如果要实践“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理念,华人政党和社会,不要在意本身族群占有多少位部长,而是让贤者能够为民服务,把国家带往一个美好的未来。

民主行动党走到今天,其路线有必要调整,而林冠英亦有心理准备退居幕后,或者再担任一届国会议员后就引退。

权力和政治资源,确实会让人有点舍不得,然而作为有智慧的政治人物必须知所进退,为自己留下身后的好名声。林吉祥和林冠英都在民主行动党发展的某个阶段,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父子在党已经青史留名,没有眷恋的必要。

勿沦为马华2.0

这次党选不管谁当选,该党党如果要继续在希盟的执政道路上作出贡献,其不能只靠华人选票的支持,而必须获得更多印度人选票,并逐渐得到马来选民的认可与支持。

民主行动党如果没有革新的决心,其很有可能成为马华第二,最终可能也会被各族群的选民所唾弃,因此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急迫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