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退休生活不香了/许国伟

最近两则新闻报道,都让人觉得,老了,退休的生活,一点都不香。

第一则报道是关于老年人保费调涨。

人民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接获投诉,有投保人因进入新的年龄阶段,保费大幅上涨45%至50%,令不少退休人士被迫中止缴付了数十年的医药保单。

这是残酷的现实。

这不只是退休人士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即将退休的人都必须面对的考验。

一位朋友估算,他还有10年就要退休,现在的医药保险一年就要数千令吉。

保费将成最大成本

依照保费的调涨率,当他60岁退休时肯定要缴比现在更高的保费,接下来几年如果继续调涨,每年可能要缴上万令吉。

这样一来,保费的开销就成了他退休生活中最大的成本。

这迫使他不得不考虑,在退休后直接断保,有病再到政府医院挂号就诊。

据他说,反正退休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在政府医院排队排多久都能等。

多数人退休金不足

朋友这番话说完,大家都笑了。可这很可能不是笑话,而是许多人退休后的无奈选择。

因为,我们多数人都面临退休金不足的问题。这正是第二则报道提到的事。

华研智库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生活成本高涨与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下,现有24%的公积金缴纳率(法定缴纳率为雇主13%和雇员11%)已不足以支撑国人退休所需。

因此,华研智库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分阶段将公积金缴纳率调高至30%;二是建议从2028年起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1岁。

问题是这两项建议政府未必会采纳;即使采纳,也未必能在短期内落实;即使想落实,也未必受欢迎,最终可能不了了之。

早前的报道就有数据指出,24万令吉已无法应付退休生活所需,而是需要至少39万令吉,若想过理想的退休生活,则需65万至130万令吉。

但现实是,目前大多数公积金存户都未达标。

多数连退休金都不足以应付生活所需的人,不可能依靠医药保险,也负担不起高额保费。

年年都有人退休,年年都有人无法应付退休生活,未来也可能年年都有人断保。

这意味着,不用太久,可能只需5年,选择断保的人就会大量涌入政府医院,令本已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压力山大。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本该是老年退休后最基本的生活愿景。只是,在保费持续上涨、退休金又严重不足的残酷现实下,人们可能连老去都成了一种奢望。

 

 
 

 

反应

 

言论

拉菲兹的警钟/许国伟

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拉菲兹向来直言不讳,自认是“逆耳忠言”的代言人,也不在乎是否得罪人。

他曾批评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身边尽是阿谀奉承之辈,只会说好话、讲安华爱听的话。

“感觉良好”氛围弥漫

如今,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在国会拥有三分之二多数,希望联盟与国阵的合作在几场补选中告捷,国盟的土著团结党与伊斯兰党又屡传分歧,各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团结政府再赢下一届大选,问题不大。

这种“感觉良好”的氛围,自然也弥漫在公正党高层之间。

然而,拉菲兹提出警示:希盟在华裔和印裔选民中的支持率正在下滑,而马来选民的支持仍显不足。

根据他引述的数据,自2020年8月以来,希盟在马来选民中的支持率从20%缓慢上升至2025年4月的27%。但若公正党要维持30至40个国会议席,至少需获得35%的马来选票。

他也指出,华印裔选民对希盟的支持率已从超过70%下降至不足60%,且近几场补选中,华裔投票率不足40%。

这无疑是一记警钟——问题是,希盟,特别是公正党领袖,愿不愿意听进去?

这两组数据的背后,多少也反映了团结政府部分政策,正在偏离希盟原有路线。

首先,马来选民支持率上升,而华印裔支持率下滑,很可能与团结政府倾向宗教保守与土著至上的政策有关,令长期支持希盟的非马来选民感到失望。

更值得注意的是:马来选民的支持率虽在上升,但速度缓慢;华印裔的支持率却快速下滑。这是否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危机?

华印支持率快速下滑

其次,那些上升的马来支持率,是真心支持希盟?还是支持国阵的巫统?抑或只是认同团结政府?这一点仍有水份,稍有风吹草动,或许就打回原形。

若希盟一味迎合国盟,以种族与宗教议题争取选票,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关键是,身为首相与希盟主席的安华,是否有意愿、有能力板正当前政策上的偏差?如果希盟的“非种族、非宗教”理想在团结政府内逐步妥协,又如何唤回原本支持者的热情?

多位希盟领袖在选举期间,为争取华人票,总喜欢说:“难道你要包头佬做政府?”或者“投国盟就没短裤穿!”,以致网民调侃,如今有了新的“神明”:短裤神,每次选举前必须膜拜才“有保庇”。

如今,拉菲兹直言,这一招已失效。华裔选民不会转投国盟,但只要选择不出门投票,公正党在混合选区就大势已去。

拉菲兹就像《国王的新衣》里的那个孩子,当所有人都称赞国王的新衣时,他道破真相:“国王什么也没穿。”

童话中,人们可以哄堂大笑;现实中,说得太直白,只会招人讨厌。

这,就是拉菲兹的困境。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