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这个国庆,庆啥?/周若鹏

不重视自己的生日,甚至厌恶。没几个人知道我的生日日期,准时祝贺的只有保险员,这样很好,我正是要把那天发生的干扰减到最低。连自己生日也不在乎,对国庆日无感应也是意料中事,但我本来不是这样的。

所谓本来的样子,就是20年前更年轻的时候(现在也很年轻)。黄毛小子一事无成,唯有在自己生日时才有借口讨关注。也只是借口罢了,其实我的生日完全不重要,因为我没做过什么重要的事。

当我们说“国庆日”是个重要的日子,究竟为什么它重要呢?1957年的那个8月31,马来亚独立,它重要,是个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国父等人的奋斗,为国家争取了自主。

1958年的那个8·31,以至以后的每个8·31,唯一功能只是纪念最初的8·31,如果没有实质进步,没有真诚反省,最多放烟花游行一下,这些都是空洞的仪式。

生日也一样,假设1990年我出世,那天对父母亲友来说确是个特别的日子。如果接下来我天天吃喝玩乐、毫无建树,立志当专业废柴,我生日有什么值得庆祝呢?

借庆生刷存在感

不过,废柴对庆祝生日更有心理需求,因为社会不需要他,他反而更希望借庆祝生日刷存在感,就那么一天也好。

国家当然是在进步,诸如硬体建设、经济发展等等,这些都值得高兴,但似乎没什么好骄傲,因为我觉得那都是“应该”的,就好像一个人学走路、说话、长大、求学、毕业、工作、成家,没什么稀奇。但倘若他得诺贝尔奖,发明了电灯泡,或是创办谷歌、面簿,造福全人类,那就有点儿特别了。

国庆日一直以来都没给我什么特别骄傲的感觉,除了2018年。

那年我们翻天覆地,叫一件60年不曾发生、没人觉得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2019年时,我默默纪念这项创举,相信马来西亚前途无可限量。

今年,我只想说,他X的。(我不是1990出世,你们别猜了。)

反应

 

灼见

【灼见】换血,要顺便换脑吗?/周若鹏

6州选举布局千丝万缕,叫人眼花缭乱。比如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换血,比如槟州首席部长争议;又比如国盟居然还推拿督斯里阿兹敏参选,很耐人寻味地“延迟”公布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的选区。

行动党的一些纷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大,选举重新洗牌,利益重新分配,各家各有得失,难免有人不满。要万众一心很难啦,除非像民政党那样什么都没有,才可能万众一心期待捧回一个席位,不过屈原在天之灵不会容许的。

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长拿督斯里沙拉胡丁骤逝时,刘华才的推特“怀疑被骇”,居然发文刺探可否参加埔莱补选,引发众怒。他报警说账号遭骇客入侵,呃,就交警方调查吧,不过你自己去看看那推特账号有多少追随者,想想值不值得谁花功夫去骇。

政治工作应为长线谋划

总的来说政党候选人换血是积极的做法,政治工作应为长线谋划,非争一时而争千秋,州选只是眼前一战而已,应该要提拔新人为未来打算,也给后来者看到更上一层楼的希望。那么既然说要翻新,怎么那些元老就不把自己给换掉呢?

我试提两种解释,一是恋权,乃人之常情;另一是时机未到,元老毕竟掌握许多资源,无论是金钱、支持率还是人脉,若此刻硬把元老扯下来,有没有合适的年轻一代能接班,并发挥同样效力呢?

大马民主阵线联盟(MUDA)目前面对的窘境可作借镜,希望联盟不接赛沙迪电话,无视结盟申请。这样单打独斗,年轻人能筹集多少资源竞选呢?

年轻很好,我心嘉许,但如果我是国际山庄的选民,叫我投票给刚20出头的邓育琳,你很难怪我心存疑虑。她叫得动地方官员做事吗?大家会给她面子吗?除非她的对手实在太烂,否则对她来说这真是艰苦之战。

勿让负面新闻影响判断

且假设那些元老不只是恋权吧,他们仍能客观地检视大局,相信自己还有作用,未到退位的时候,与此同时积极栽培新人,这样的安排就比较明智。都说换血,没说换脑;若元老无用了却恋权,届时就得仰赖党内的民主机制推动换脑了。

州选结果攸关切身的地方民生,无论觉得多么倦怠都好,大家必须出来投票噢!那些政党纷争是常态,不争才奇怪,也别让负面新闻过度影响判断,总之就是要投选正直清廉、有能力、活力和热情、能为民服务的候选人,仅此而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